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7年,湖北省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最低年份为2000年(58.7/10万),最高年份为2007年(151.7/10万);甲肝病例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从1997年的30.6%下降到2007年的2.9%,乙肝则从1997年的51.4%上升到2007年的86.0%。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为农民、学生与工人,15~44岁年龄段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4.3%。结论湖北省病毒性肝炎流行态势严峻,应重点强化甲肝,尤其是乙肝的防治工作,并对15~44岁年龄段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凌云县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趋势,为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县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和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876例,以乙型肝炎发病最多,占55.25%(484/876),其次是未分型肝炎,占31.28%(274/876)。甲型肝炎的发病近年来呈局部爆发流行趋势,以人口高度集中的中小学校学生为主,占12.79%(112/876)。本病的好发人群是中小学生及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6:1);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多。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加强甲、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应用、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加强对食品卫生、医院血制品、注射器材的监督管理是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聊城市乙肝疫情发展动态,进一步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聊城市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聊城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5 052例,年均发病率为52.68/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37.43、68.00、68.11、57.55、32.30。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东阿县最高(185.35);15~64岁最高(39.86~83.40),0~14岁最低(2.28~5.85);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42.96~94.00、25.19~45.64)(P<0.01)。全部病例中,农民占67.00%。[结论]近几年聊城市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青壮年和农民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济阳县2006~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乙肝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提取济阳县2006~2011年的乙肝网络直报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济阳县2006~2011年累计报告乙肝1 407例,年均发病率为43.05/10万。全县10个乡镇中,年均发病率居前两位的是济阳街道办事处(58.79/10万)和仁风镇(52.02/10万);男性发病率为59.40/10万,女性为26.45/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27∶1。发病以20~40岁年龄组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7.23%。全县1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0.67%。结论济阳县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各乡镇间发病有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乙肝的高危职业人群为农民;应加强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于杰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10):893-896
目的分析安阳市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安阳市1990—2006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7年来病毒性肝炎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3.94%;发病率波动在41.70/10万~98.07/10万之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2.7%;以乙型肝炎病例最多,占61.96%,发病逐年上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0.41%;季节分布不明显,8~10月发病相对较多,占29.02%;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44:1;15—45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56.01%。结论17年来病毒性肝炎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后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应以乙型肝炎为主,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博白县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规律,为制订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2005年博白县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5年博白县肝炎发病率在10.24/10万~28.15/10万,年均平均17.13/10万;流动人口较多的7个乡镇为23.40/10万,其他21个乡镇为13.45/10万(P〈0.01);男性为23.49/10万,女性为9.72/10万(P〈0.01);15~39岁发病率最高为23.56/10万,其次40岁以上为16.60/10万,其他年龄人群为4.69/10万~10.60/10万(P〈0.01);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分别占41.12%和18.50%;乙肝占70.18%,甲肝占20.89%,其他型占8.93%。[结论]甲肝和乙肝是肝炎防治的重点,农村、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地区为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泰山区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泰山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泰山区肝炎发病率为59.45/万~102.2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89.06/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23.73/10万,女性为53.75/10万(P〈0.01);15~39岁的发病率最高为112/10万,其次40岁以上为96/10万,小于15岁为21/10万(P〈0.01);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分别占29.04%和25.27%;乙肝占92.45%,甲肝占0.82%,其他型占6.70%。[结论]乙肝是肝炎防治的重点,工厂、农村等人口密集地区为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沈阳市病毒性肝炎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8年沈阳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结果 2013~2018年沈阳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2 7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96/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2.91/10万(13 249例)... 相似文献
9.
王丽华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3):204-204,227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病变以肝脏炎症及坏死为主,传染性强,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全球,甲型肝炎每年造成约150万人患病,乙型肝炎造成全球约20亿人感染[1],2009年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甲肝发病率3.30/10万,乙肝发病率88.82/10万[2],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2004~2012年南陵县病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岛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青岛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青岛市病毒性肝炎累计发病22177例,年均发病率为35.56/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依次为2004年23.12、2005年27.74、2006年62.44、2007年47.92、2008年40.68、2009年32.06、2010年25.11、2011年26.04。甲肝累计发病489例,年均发病率为0.78/10万;乙肝累计发病17427例,年均发病率为27.95/10万;其他型肝炎累计发病426I例,年均发病率为6.83/10万。2004~2011年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48.20,女性为22.84(PdO.01);0~岁为2.12,5~9岁为2.52,10~14岁为3.49,i5~19岁为19.18,20~29岁为45.42,30~39岁为41.03,40~49岁为46.85,50~59岁为50.40,≥60岁为36.43(P〈0.01);7个区为47.98,5个县级市为27.90(P〈0.01)。结论青岛市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乙肝是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12.
福田区1985~199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福田区13年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情报告、监测及血清学调查资料对其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985~1997年肝炎发病5 450例,发病率波动在20.52/10万~228.12/10万之间,可分为快速上升、高峰和快速下降三个时期;季节高峰在3~6月份,发病率以20~39岁年龄组最高、男性高于女性、户籍人口高于暂住人口;甲、乙型肝炎占60%以上,皆与上述特点相一致,但不同职业人群甲、乙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1991年(流行高峰期)人群血清学调查显示甲、乙型病毒感染标志尚未打破自然感染的模式,说明当时甲、乙肝疫苗接种尚未较好地开展.结论应在发病高峰前的1~2月份加强肝炎防制措施,对易感人群普种甲、乙肝疫苗,及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田区13年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 情报告、监测及血清学调查资料对其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985~1997年肝炎发病5450例, 发病率波动在20. 52/10万~228. 12/10万之间,可分为快速上升、高峰和快速下降三个时期;季节 高峰在3~6月份,发病率以20~39岁年龄组最高、男性高于女性、户籍人口高于暂住人口;甲、乙 型肝炎占60%以上,皆与上述特点相一致,但不同职业人群甲、乙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1991年 (流行高峰期)人群血清学调查显示甲、乙型病毒感染标志尚未打破自然感染的模式,说明当时甲、 乙肝疫苗接种尚未较好地开展。结论应在发病高峰前的1~2月份加强肝炎防制措施,对易感人 群普种甲、乙肝疫苗,及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是济南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多年来通过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 ,以免疫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 2 0 0 1年全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上升较大 ,为探讨其上升原因 ,以便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 ,现将全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资料来源 :2 0 0 1年疫情资料病例数来源于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人口资料来源于各县 (市 )、区统计局。1 2 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两型 ,其他各型及未分型统归为其他型。同期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证实病毒性肝炎漏报率为 0 3 6%。2 结 果2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聊城市乙型肝炎发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聊城市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聊城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1 475例,年均发病率为65.48/10万。2011~2013年年均发病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东昌府区最高(95.57/10万);无明显季节性分布;20~69岁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的92.8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全部病例中,农民占72.79%。结论 2011年以来聊城市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青壮年和农民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因此应加强对次人群乙肝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控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对甲肝三间分布、疫苗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1996~2011年平顶山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3.43/10万~17.4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7.25/10万,2004~2011年共报告甲肝3 249例,年均发病率为8.20/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3.55/10万,2007年最高17.40/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7~9月份,农村高于城市,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46,P< 0.001).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共1 647例,占病例总数的50.69%,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学生发病最多,为1186例,占发病总数的36.50%;其次为儿童和农民,分别占36.23%和21.42%.结论 防治甲肝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1~2003年东阳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东阳市病毒性肝炎疫情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为东阳市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经过复核原始资料后按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及构成的变化趋势。结果 东阳市1991-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居各类传染病首位,总体呈下降趋势,自1999年后略有回升;发病数以乙肝为主,占69.60%,变化趋势主要受乙肝的影响,乙肝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甲肝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结论 近年来东阳市病毒性肝炎的防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防制形势仍然严峻,今后的防制工作应以控制乙肝为主,全面开展15岁以上健康人群中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92~1999年某部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近年来某部病毒性肝炎发病特点和疫情动态变化及其流行特征 ,为科学制定部队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 方法 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进行录入、依据病例发病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2~ 1999年该部病毒性肝炎发病呈现下降趋势 ,发病数以乙型肝炎为主 ,占一半以上 ,其发病数逐年平稳 ,而甲型肝炎病期逐年下降。丙型肝炎病例数最低 ,未分型肝炎发病呈起伏上升状。 结论 近年来部队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议今后的防治工作在以乙型肝炎为主的同时 ,还应设法有效控制以未分型肝炎为主的传染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聊城市乙肝疫情发展动态,进一步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聊城市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聊城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5052例,年均发病率为52:68/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37.43、68.00、68.11、57.55、32.30。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东阿县最高(185.35);15~64岁最高(39.86~83.40),O~14岁最低(2.28~5.85);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42.96~94.00、25.19~45.64)(P〈0.01)。全部病例中,农民占67.00%。[结论]近几年聊城市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青壮年和农民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昆山市近几年乙肝的发病水平、病例构成、流行特征,给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昆山市网络直报系统中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昆山市累计报告乙肝1703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20.3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3/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城区为21.20/10万,其他乡镇为15.19/10万(P<0.01);男性为27.63/10万,女性为8.25/10万(P<0.01);<5岁为0.73/10万,5~19岁为6.01/10万,20~34岁为32.89/10万,35~54岁为21.67/10万,≥55岁为7.88(P<0.01)。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2004~2010年昆山市的乙肝年均发病率低于全国其他多数地区的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