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根据骨折治疗术式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监测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反应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复查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评分为(28.68±5.36)分,对照组为(38.24±6.04)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DS评分为(27.52±6.14)分,对照组为(34.14±5.74)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生活质量F-36评分为(78.25±8.03)分,对照组为(70.34±7.13)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F-36评分为(86.38±8.03)分,对照组为(75.03±7.36)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骨折患者负性情绪,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并提升生活质量,对骨折患者预后改善较为有利,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喉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喉癌术后存在负性情绪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与同期喉癌术后无负性情绪的50例患者进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并对观察对象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单因素调查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好和社会支持情况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认知情况差和社会支持少均是喉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 SAS 评分和SDS 评分大体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针对喉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应加强患者对疾病和健康知识的认知教育,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美国医学局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51-15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1.42±6.38)分、SDS评分为(32.65±7.30)分,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轻度疼痛、中度疼痛的比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的GQOLI-74量表评分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明显升高,干预组干预后的GQOLI-74量表评分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分别为(51.2±9.3)分、(53.2±11.5)分、(55.7±11.6)分、(51.2±14.3)分,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8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下降,而ADL评分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的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冠心病知识教育、运动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2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情况,采用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HAMD和HAM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秀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6):2475-247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IN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收住我院的CIN患者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存质量量表(SGRQ)测评患者接受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CIN患者接受护理后,负性情绪明显好转: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呼吸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和SGQR总分明显降低;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CIN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及她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蒙丽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7)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共270例,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另一组观察组,每组135例。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进行数据统计,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统计,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精神焦虑以及躯体焦虑。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躯体焦虑、精神焦虑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显著提高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裂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肛裂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袁(sAs)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肛裂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肛裂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史丽珠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症状,表现为压榨性疼痛、前胸阵发性疼痛.强烈的身体不适带给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疾病的折磨和压抑的心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7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水平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抑郁、焦虑、恐怖评分低于...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医学研究》2019,(21)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SDS)、焦虑(SAS)、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总满意率(98.15%)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轻其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所住院治疗的6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变化及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癌患者67例,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6个月后运用中国头颈部肿瘤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 - HN)和自拟护理问卷法,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6个月的人性化干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呈高等水平,对照组呈中等水平,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76例喉癌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对照和自身对照,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的综合护理,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在术前、出院时及干预结束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近5年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地心理干预,2组患者经长期随访,采取症状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惧等)明显减少(P<0.0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近3年收治的肝癌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在相同化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地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明显减少(P〈0.0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癌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罗健、孙燕制定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以问卷调查形式对62例喉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对有关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喉癌切除术后患者自身对疾病认识、对治疗的态度、婚姻家庭配合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喉癌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支持,加强疾病知识宣教,争取社会和家庭支持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河南医学研究》2017,(4)
目的探究综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