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认知理论包括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二者都是强调模拟一个与人脑更为相似的认知加工模型。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具身认知强调了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3个角度来理解具身认知:1认知的内容是由身体提供的;2认知的结果是会受身体影响的;3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具身认知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热点与趋向,与此同时,具身认知的本身也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作为近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三大经典理论流派,其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人性进行了论述,创造性在人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三种理论体系中人的创造性的论述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创造性的发挥程度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施明选 《解剖学杂志》2005,28(6):M0004-M0004,624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当新接触的信息或概念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前概念对立或者矛盾的时候,是实现新的概念代替原有概念的最佳契机。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不能长期容忍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冲突的功能。一旦引发这种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心理学的不平衡,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根据认知学的这个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将组织学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以肌组织这一章节为例)。  相似文献   

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相应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巩固的联系时,学习便产生,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反复尝试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在操作技能的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基础护理技术,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原则和具体条件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在相应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巩固的联系时 ,学习便产生 ,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反复尝试的过程 .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 ,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 ,终于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 .在操作技能的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让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基础护理技术 ,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 ,并能根据原则和具体条件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社会功能转归和疾病的预后.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从表现、评测方法到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结果 认知功能损害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神经心理损害中有一定特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心理测验中都发现有额叶功能损害.认知障碍的病理学基础是前额叶-纹状体-丘脑-颞叶(称为额-颞叶系统)相互之间的连接功能紊乱,其中海马功能障碍起着重要作用;自知力与认知损害有密切联系,改善认知功能不但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对治疗的反应,还可改善社会问题的处理技巧,提高心理社会技巧,促进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将促进病人整体功能的恢复.结论 如何正确评测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利培酮和氯氮平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5- HT2A受体拮抗剂,不但能保持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不继续恶化,而且还能改善其认知功能.认知行为治疗比一般支持治疗有效,并可减少复发和住院次数,减少社会的医药卫生负担.  相似文献   

7.
抑郁的归因理论与归因训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王纯  张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23-425,435
抑郁的归因理论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Abramson等从归因方式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该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心理学界广泛的关注,近二十年来已成为抑郁研究的热点[1-3].抑郁的归因训练就是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它的出现为抑郁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条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抑郁的归因理论及相关问题进行一些介绍和探讨,并简要介绍抑郁的归因训练,以期能够引起国内学者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8.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述评,促进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理解与研究。方法结合心理学研究重视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对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进行阐述,通过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对其局限性及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它承认人类发展的环境与生物因素的作用,但其研究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物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包括了儿童周围的环境,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确定了相关的4个系统之间存在交互耦合的联系及影响,使心理学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了人的发展的动态性,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结论生态发展观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环境的限定的局限性,拓宽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范围。尽管在生物因素影响及人类发展连续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情境影响提供了与众不同和全面的解释,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PTSD的认识理论及认知行为治疗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理论的发展状况。方法从抑郁三联症和抑郁自我图式两方面对抑郁的认知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结果抑郁三联症可缩减为对自我的消极想法1个维度,抑郁者消极自我图式中还存在大量积极信息。结论需要加强对抑郁认知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华文认知能力量表的理论构思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智力测验和理论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但目前的智力评估技术与理论缺乏很好的联系。本文简要复习了目前几个知名的理论,如Cattell的流体-晶体理论、Das和Naglieri的计划-注意-同时和继时加工理论、Flanagan的CHC理论。通过理论复习。确定了华文认知能力量表的理论框架,并根据当代的智力理论对新编量表的结构、功能和内容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但是病理学理论知识内容抽象、繁杂,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陷入“机械记忆-应付考试-快速遗忘”的恶性循环中。这就要求病理学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当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尤其是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笔者近几年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病理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强迫症的主要特征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患者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共存。认知理论对强迫症的解释和治疗得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强迫信念对闯入性思想的评价是强迫症状得以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因素。几个有影响力的强迫症的认知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的强迫信念是如何导致强迫症状的。可以采用认知治疗技术克服强迫思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飞行员个性特征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德明教授编制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系统2.0版。该测验共分数字快速拷贝、汉字快速比较、心算、正反字识别、心算答案回忆、双字词再认和无意义图形再认。同时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填写。结果在精神质倾向中,稳定型个性占了调查者的多数,而认知能力上只有数字快速拷贝因子在个性特征为稳定型中显示了明显优势,具有显著性差异(F=7.48;P<0.05);内外向、神经质或情绪稳定维度的认知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群体飞行员具有稳定、外倾型的良好性格特怔,也更适合飞行职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自Allport1937年提出认知方式的概念以来.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国外学者关于认知方式的研究历史及其主要的测量方式。在此基础上综合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关于认知方式的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学业成绩、学生阅读能力、创造力研究、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医学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临床》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定价50元),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部的姜乾金教授。书中广泛吸收国外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结合作者长期教学、科研和实践经历,构成本土化的医学心理学体系。在心理理论、研究设计、临床和实践操作等各个环节均有突出的自主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全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献综述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及ABC理论逻辑论证。  相似文献   

19.
社会焦虑与认知行为治疗 I.社会焦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其主要危害是在高血压持续过程中所发生的心、肾、脑、血管等靶器官功能和结构的改变[1] 。高血压对大脑的影响已经由严重的大脑失调 ,即高血压脑病而得以认识[2 ] 。高血压与认知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己有 5 0多年[3 ] 。这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 ,它的积累来自多个角度、多个学科的合作研究。对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关系的考察主要来自三个层面 :常规性研究 (涉及流行病学和心理学 ) ,临床药理研究 (涉及药理学、病理学与心理学等 )及动物实验研究 (涉及病理学、生理学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