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葶苈小复方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葶苈小复方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动脉血气、肺阻抗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葶苈小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络活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肺阻抗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似;治疗组可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aCO2、O2AST,延长B-Y间期,增加HS,减缓HR,降低mPA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药葶苈小复方通过泻肺活血以降低血液粘度,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并在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较西药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华  熊旭东 《中医杂志》1999,40(4):225-226
观察了54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症病例,中药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减低,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升高,心率(HR)、心输出量(CO)、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PVR)降低(P<0.05)。中、西药组比较,mPAP、PVR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循环收缩压(SBP)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观察表明,复方葶苈注射液具有降低mPAP,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作用,且对体循环压力无影响。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好转,中药组有效率89.3%。  相似文献   

3.
复方葶苈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t-PA、PAI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葶苈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1)临床观察部分: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复方葶苈注射液,对照组予酚妥拉明,观察两组治疗后t-PA及PAI活性的变化;(2)动物实验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予复方葶苈注射液)、西药组(予酚妥拉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造模后分别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不造模),观察大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改变.结果复方葶苈注射液升高t-PA活性、降低PAI活性的作用与酚妥拉明相近.结论复方葶苈注射液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4.
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陕西中医》1997,18(12):531-531
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60例,设对照组观察,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复方葶苈注射液对本病具有降低PAMP,PVR和增加CO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左  熊旭东  赵辉 《中成药》2000,22(2):143-145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O)在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给SD大鼠一次性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复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模型.分别用非平衡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及50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及血清NO含量及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改变.结果中药组大鼠ET为36.36±2.63 pg/ml,较模型组48.05±3.90 pg/ml明显降低,P<0.001;NO为89.05±6.78 μmol/L,较模型组73.10±5.51 μmol/L明显升高,P<0.001.中药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为11.00±1.13 mmHg,较模型组14.67±1.96 mmHg明显降低.ET与mPAP呈正相关(r=0.5001,P<0.05),NO与mPAP呈负相关(R=-0.4256,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ET为45.70±13.26 pg/ml,较治疗前65.58±18.02 pg/ml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NO为67.21±18.54 μmol/L,较治疗前52.40±23.08 μmol/L明显升高,P<0.01.讨论ET与NO是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子,通过观察其含量变化,探讨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部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复方葶苈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葶苈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各中医证类的疗效。方法: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血瘀水停,气阴两虚及痰浊阻肺3个证类,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分析总疗效及各证类的疗效;并设西药酚妥拉明对照组作疗效对比。结果:复方葶苈注射液对血瘀水停证类的疗效明显高于其它证类及酚妥拉明对各证类的疗效。结论:复方葶苈注射液体现了辨证论治的优势,用于临床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熊旭东  王左 《陕西中医》1996,17(12):563-564
野百合碱制成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50只,用复方葶苈注射液肌肉注射,具有提高PaO_2,O_2AST,降低PaCO_2作用,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治疗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71.43%,对照组为57.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mPAP、血液流变学(除红细胞压积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能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多具有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tion,PH)的基础。近几年Pll发生机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对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在血管功能状态调节方面的研究[1]。EC通过释放一系列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因子,来调节血管功能状态[2]。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是目前认识到的较重要的一对由EC释放的血管调节因子[3,4]。我们测定了30例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ET、NO水平,旨在探讨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机理。1对象和方法1.1对象SO例均为1997年11月~1998年10月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对照组用酚妥拉明,2组均配合抗感染、吸氧、输液等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总有效率87%,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血流变学指标,提示具有强心利尿、改善肺换气与抗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