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瑾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17-118
目的:探讨重度胎盘早剥的诱因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8例重度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重度胎盘早剥发生率0.23%。有明确发病诱因16例(88.9%),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缠绕、外伤性因素、胎膜早破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出血、腹痛、腰腹酸胀、血性羊水等。B超检出率72.2%。剖宫产12例(66.7%),阴道分娩6例(33.3%);子宫胎盘卒中8例,DIC 5例,产后出血11例,积极对症治疗后18例产妇无1例死亡,正常新生儿4例、新生儿窒息4例、围产儿死亡6例,流产4例。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根据孕妇状况及胎儿宫内状况及时终止妊娠,合并死胎者可以尝试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2.
胎盘早剥6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89-19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母婴预后.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及房事、胎膜早破为三大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腰腹痛、阴道出血、胎心和胎动异常、宫体板硬及压痛、血性羊水等;采取自然分娩9例,阴道助产7例,剖宫产42例,臀助产4例;43例发生产后出血,26例因子宫胎盘卒中,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分娩正常新生儿31例,新生儿窒息22例,胎死宫内3例,围生儿死亡6例,围生儿病死率9.7%.结论重视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外伤和胎膜早破是防治胎盘早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61%。急诊入院患者占41%。有明确发病诱因42例(45.2%),B超检出率65.6%。轻型胎盘早剥39例(41.9%),重型胎盘早剥54例(58.1%)。重型胎盘早剥组的发病到就诊及处理时间均长于轻型胎盘早剥组(P〈0.01)。子宫胎盘卒中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剖宫产70例(75.3%),子宫次全切除2例,阴道分娩23例(24.7%)。孕产妇死亡0例。死胎11例,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6例。结论临床首发症状到临床处理时限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胎盘早剥初期症状无特异性易于临产、先兆临产、先兆早产等混淆。  相似文献   

4.
胎盘早剥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657-658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置方法,以及母婴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胎盘早剥患者资料,分析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临床处置、母婴预后.结果 轻度早剥16例,中度早剥25例,重度早剥19例.胎盘早剥诱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2例(36.6%),脐带因素12例(20.0%),胎膜早破14例(23.3%),羊水过多8例(13.3%),房事2例(3.3%)、外伤2例(3.3%).60例患者中剖宫产分娩35例(占58.3%),经阴道分娩25例(41.7%).胎儿死亡1例,无产妇死亡.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3.0%),轻度窒息3例(5.0%),产妇阴道出血14例(23.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例(28.3%),休克8例(13.3%),子宫卒中4例(6.7%).结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尽早发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胎盘早剥,能够有效地减少胎盘早剥危害;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徐英芳  杜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68-167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94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Ⅰ度的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为主,Ⅱ度与Ⅲ度的临床表现以明显腹痛为主,腹痛达100.00%.Ⅰ度未发现子宫板样硬,Ⅱ度与Ⅲ度的子宫板样硬发生率为35.00%、50.00%.胎盘早剥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为胎盘早剥发生的主要原因,占40.43%,其次为创伤及引产,分别占21.28%、14.89%.分娩方式、母婴结局:94例患者中,6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6例阴道分娩,死胎14例,子宫卒中2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例,无孕妇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宣教与产前检查,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对异常阴道流血、持续腹痛者应考虑该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病例进行分析,提高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探讨重型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诊断、处理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和预防。结果 25例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DIC15例,产前B超诊断18例,经阴道分娩4例,剖宫取胎21例,处理前后积极纠正DIC并扩溶,无孕产妇死亡。结论重型胎盘早剥与妊高症有密切联系,发生可疑胎盘早剥应及时依靠B超结合临床表现尽可能做出诊断,防止发展为重型胎盘早剥,是减少休克、DIC、子宫胎盘卒中及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胎盘早剥孕产妇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减少母婴危害。方法选取95例胎盘早剥患者,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5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明确发病诱因者79例,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居多。临床表现多为腹痛、阴道流血、子宫板样硬、血性羊水。Ⅰ度、Ⅱ度、Ⅲ度胎盘早剥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转科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其病史及诱因,积极地防患和医治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早期识别诊断,及时处理,可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提出胎盘早剥的护理观察重点。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40例胎盘早剥产妇作为分析对象,了解临床表现和体征,比较不同分型胎盘早剥者的母婴结局。结果 40例中羊水异常3例(7.5%),子宫压痛5例(12.5%),胎心异常6例(15.0%),阴道活动性出血16例(4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例(47.5%),下腹部不规则疼痛21例(52.5%)。轻型及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的分娩方式接近,均以剖宫产为主;轻型胎盘早剥者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胎盘卒中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也低于重型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文例数较少有关。结论胎盘早剥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其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高,临床上要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及定期检查,特别要注意胎心音、腹痛、阴道出血及羊水变化等情况,做到早预防早诊断,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4例胎盘早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其次是胎膜早破。54例患者中,产前确诊胎盘早剥39例,15例漏诊,漏诊率达27.8%;发生产后出血11例,子宫胎盘卒中8例,子宫切除1例;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8例,其中死胎7例,重度窒息2例。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以及B超、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全面考虑,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严重的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病主因、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40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从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规律总结。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80%;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为胎盘早剥首要诱因;其次为脐带因素,居第二位。阴道出血、腹痛者约85%,典型的体征者约25%,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及孕妇胎盘早剥四大并发症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剖宫产概率大大增加。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加强产前检查避免漏诊,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尽早的诊断和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刘毅  谢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1953-1954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8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123例,重型64例。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漏、误诊原因,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改善母儿预后。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8%(187/38 673);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使用缩宫素、创伤性因素为主要诱因;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腹痛、子宫张力增高、胎心异常、血性羊水等;B超检出率为55.08%(103/187)。结论提高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难点主要是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临床医生应注重从多方面入手,高度重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结合B超检查进行辨别判断,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的原因。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是否确诊,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产前漏诊,47例)与对照组(产前确诊,7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胎盘早剥诱因、临床指标及胎盘早剥的面积等四项进行比较。探讨产前漏诊胎盘早剥患者的特点及漏诊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胎盘早剥的诱因主要集中在应用催产素(40.43%)和胎膜早破(44.68%)上,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3.19%vs.9.59%),胎盘早剥面积比例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诱因和临床表现不明显,应采用多种诊断方法,并结合病史,对孕妇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者为观察组(70例),非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者为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婴儿结局以及处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发病的时候常伴随着阴道出血,但是少有腹痛的症状,对照组以阴道出血和腹痛为主要的症状,两组腹痛发生率分别为4.3%和9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2,P=0.023);观察组胎盘早剥以Ⅱ度和Ⅲ度为主(81.4%),对照组则以Ⅰ度为主占6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3,P=0.031);两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为95.7%和9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56.6%和5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31.7%和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2, P=0.025);观察组1例孕周28周发病的时候宫口已经全部打开,实施阴道分娩,其他全部手术终止妊娠,对照组有3例从阴道分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对胎儿以及围产儿具有较大的危害,手术终止妊娠是处理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桂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77-178
目的对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分娩的70例临床产妇病例,其中35例产妇出现单纯的胎盘早剥症状,定义为A组;另外35例产妇在出现胎盘早剥的同时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现象,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对共性差别进行总结,从而归纳出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过仔细对比研究发现,分娩方式、分娩孕周、血性羊水、宫腔积血、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均是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主要临床特征,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充分系统的掌握和了解,可以使产妇在临床分娩的过程中有效避免出现上述症状,使母婴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进一步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59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记录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59例胎盘早剥中妊娠期高血压和胎膜早破为主要诱发因素,其中妊高征19例,占32.20%,胎膜早破9例,占15.25%;发生凝血功能异常9例,占15.25;围生儿死亡15例,占24.59%。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极大,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重视发病诱因和高危妊娠的管理,做到早诊断和早处理,可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附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王欢华  吴利玲 《淮海医药》2008,26(5):391-392
目的总结不典型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7月胎盘早剥34例患者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5%,妊娠期高血压仍是最常见的诱因。34例胎盘早剥患者中,B超检查者26例(76.47%),有异常发现19例(73.08%),1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胎心异常,局部轻压痛或腰骶酸痛,在产后和术后检查胎盘发现。结论B超检查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手段,但对B超检查胎盘无异常发现的无原因的胎心变化伴产兆,或伴局部轻压痛、腰骶酸痛应考虑胎盘早剥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经手术证实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结果:疑似胎盘早剥进行超声检查50例,其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42/50),漏诊率为16%(8/50)。结论:超声诊断胎盘早剥迅速、准确,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8例孕产妇158例存活,阴道分娩45例,占28.5%,剖宫产113例,占71.5%;新生儿成活148例,新生儿窒息6例,死胎3例,新生儿死亡7例。结论胎盘早剥是孕期、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才能有效改善胎盘早剥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胎盘早剥28例的彩色多普勒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经剖宫产证实为胎盘早剥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2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25例,符合率为89.3%;漏诊3例,漏诊率为10.7%。本组胎盘早剥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6种类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鉴别胎盘早剥临床准确率高,且安全、简捷,其诊断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