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8年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术病例200例,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7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133例。结果LC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OC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优于OC。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在鼻胆囊引流管(ENGBD)引导下施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的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肝胆外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和重庆市中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2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后取石,术中置入ENGBD者分配入试验组(A组,n=47)、置入鼻胆引流管(ENBD)者分配入对照组(B组,n=77)。2组均于ERCP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困难病例则中转开腹实施胆囊切除术。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组在ENGBD的引导下,较B组更易完成LSC术(53.2%vs 20.8%),中转开腹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比例也大为降低(4.3%vs 35.1%)。B组可能因胆囊与周围器官之间形成内瘘(包括Mirizzi综合征)、意外胆囊癌、胆囊管汇合异常等复杂情况,NEGBD难以成功置入,使得手术中发生肝动脉/肝静脉损伤,又因担心胆管损伤而被迫中转开腹。结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时,于ERCP后置入ENGBD有助于LSC的顺利实施,可有效降低中转开腹比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差异性以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病程不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少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下床活动所需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长的胆囊炎病程能够增加腹腔镜胆囊炎手术的难度,影响患者术后机体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孔双视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DPLC)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127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采用ODPLC治疗,对照组采用四孔法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3.6±3.4)min、术中出血量(25.0±5.0)mL、中转开腹率1.67%、术后住院时间(2.4±1.4)d、住院总费用(4 065.0±415.3)元,对照组分别为(42.4±5.7)min、(48.0±26.0)mL、4.58%、(3.5±1.3)d、(6 840.7±562.4)元;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胆管损伤、胆瘘、胆囊残株炎等并发症。结论与LC比较,ODP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冯波  冯志  于海涛  刘飞 《山东医药》2011,51(14):58-59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老年胆囊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85例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LC组122例和MC组63例,分别行LC、MC治疗。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均〈0.05),术后6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MC相比,LC更适于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腹腔镜组和小切口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6.2±9.3)ml和(4.1±1.5)d,均显著少于小切口开腹组的(121.4±27.3)ml和(7.5±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小切口开腹组的2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全腹腔镜术式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8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8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肺功能、肝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3 d与7 d的肺功能与肝功能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高,对患者肺功能及肝功能的不良影响也更小。  相似文献   

8.
周明银 《山东医药》2005,45(18):67-6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为手术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有效方法,但其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性明显大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为预防LC术中胆管损伤,我们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连续实施LC500例无胆管损伤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杂性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81例复杂胆囊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66例,萎缩胆囊炎14例,Mirizzi综合征1例。所有腹腔镜手术在使用吸引器刮吸分离与超声刀切割相结合下完成。手术历时1.5~3 h不等。结果 79例LC手术成功完成,手术中1例肝总管损伤在腔镜下缝合修补,1例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前怀疑Mirizzi综合征,手术中确诊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成功的关健是术前对病例进行认真讨论,术中使用吸引器与超声刀解剖Calot三角,胆囊切除采取顺行与逆行结合,全部切除与部分切除相结合,有效地避免术中大出血和胆管损伤,使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切除变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2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转四孔法,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1~10 ml,平均3 ml。全组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5例随访4~13个月,平均7个月,无胆管狭窄及胆系症状。结论胆囊后三角入路有助于解剖和辨认Calot三角内的组织结构,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和胆管损伤等并发症,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和疾病负担成本。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就诊并住院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其中行急诊LC者31例(LC组)、行急诊OC者11例(OC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效果及疾病负担成本。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月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年龄小于OC组,文化程度高于OC组(P<0.05)。两组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OC组(P<0.05)。两组患者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自负费用和西药费用少于OC组(P<0.05)。LC组患者出院后误工费用、总误工费用、家属照护费用及雇佣护工费用少于OC组(P<0.05)。LC组退休患者和非退休患者疾病总负担费用和个人承担费用均少于OC组(P<0.05)。结论急诊LC治疗符合LC指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疾病负担成本均优于急诊O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方法急性胆囊炎行LC 53例,中转开腹3例。回顾53例LC操作经验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LC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79 min,术中出血5~200 ml,平均住院6.5d(3~16 d)。结论急性胆囊炎首选LC。腹腔镜下顺行切除胆囊更加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外科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痛苦轻微,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尽管腹腔镜外科在我国广泛开展已十多年,但有关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免疫球蛋白影响的比较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免疫对蛋白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其对老年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LC)与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应用SLC治疗52例,应用急诊LC治疗40例。在行SLC时,先行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抽出胆汁,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在炎症控制后3月,再入院行LC,在行急诊LC时,于发病72 h内行急诊LC术,手术中依照常规方法留置腹腔引流管,手术结束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 两组均成功顺利完成手术。SLC治疗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2±7.0) min、(24.1±3.3) h和(5.6±1.3) d,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5.8%)和0例(0.0%),而急诊LC治疗组则分别为(58.7±8.1) min(P=0.784)、(26.2±5.8) h(P=0.047)和(8.1±1.9) d(P=0.029),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20.0%, P=0.018)和7例(17.5%, P=0.039); SLC组术后发生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S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好,更安全,应尽量减少行急诊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胆囊结石病的治疗状况。LC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较开腹胆囊切除术高,处理不当可致复发性胆管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不良后果。我院自2000年10月开始对LC中暴露胆囊三角区不理想的19例患者行术中急诊ERC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5例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2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转四孔法,手术时间25~60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1~10ml,平均3ml.全组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5例随访4~13个月,平均7个月,无胆管狭窄及胆系症状.结论 胆囊后三角入路有助于解剖和辨认Calot三角内的组织结构,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和胆管损伤等并发症,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13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其中行PTGD后联合LC的70例,单纯行LC的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B超引导下PTGD联合LC组中,无并发症发生病例,中转开腹1例,腹腔引流10例,平均LC手术时间46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7d;在单纯LC组中,并发症发生1例,中转开腹3例,腹腔引流36例,平均LC手术时间91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6d.两组比较,在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率、LC手术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GD联合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较LC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4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3例。在Excel表格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 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因腹腔粘连和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开腹组1例术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66例患者获得治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5.6±15.4) min、(65.6±23.6) ml、(7.5±2.3) d、(2.4±1.3) d,显著优于开腹组的【(61.8±16.49) min、(103.9±35.6) ml、(14.3±2.9) d、(3.7±1.5) d,P<0.05】;术后第1、3、5、7 d,腹腔镜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1.3)、(4.4±1.1)、(3.1±0.8)、(1.5±0.8),显著优于开腹组的【(7.5±1.8)、(6.6±1.5)、(3.9±1.1)、(2.8±0.9),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9%(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均是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杨尚风  黎颖 《山东医药》2011,51(6):68-69
目的观察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3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21例(A组)采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18例(B组)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均无胆道损伤及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 d即进低脂、半流饮食。随访1个月,均无腹痛、腹胀等不适。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所需补液量少于B组(P均〈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满意,与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相比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黎颖 《山东医药》2011,51(22):70-71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良性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经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良性胆囊结石27例(Ⅰ组)和23例(Ⅱ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方面显著少于Ⅰ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相仿,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