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脂素与脂联素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市中医院心内科、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因AMI行PCI的患者123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47例。术后发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49例(心衰组),未发生心衰患者74例(非心衰组)。另外选取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脂素及脂联素等指标。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心绞痛组、非心衰组以及心衰组内脂素水平升高,脂联素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较心绞痛组和非心衰组脂联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c Tn I、CK-MB、NT-pro BN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LDL-C、CRP、WBC、NE及LVED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8、0.485、0.502、0.541、0.394、0.429、0.205、0.366、0.389、0.305(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96,P0.05)。脂联素水平与c Tn I、CK-MB、TG、TC、LDL-C、CRP及NE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4,-0.425,-0.298,-0.331,-0.354,-0.253,-0.374(P均0.05)。结论内脂素和脂联素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指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D-二聚体(D-D)、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62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D-D、NTpro BNP及c Tn I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D、NT-pro BNP及c Tn I水平在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均明显提高(P0.05);与缓解期比较,观察组D-D、NT-pro BNP及c Tn I水平在急性加重期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D-D、NT-pro BNP及c Tn I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OPD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Gal)-3及正五聚体蛋白(PTX)-3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清Gal-3、PTX-3、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室重构指标,对比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以及未发生心血管事件不同生存率患者的血清Gal-3、PTX-3、c Tn I、NT-pro 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al-3、PTX-3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不同心功能患者Gal-3、PTX-3、c Tn I、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部分缩短(LVFS)水平整体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n 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Gal-3、PTX-3、NT-pro BNP、LVEDd、IVST水平随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LVEF、LVFS随心功能NYHA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3、PTX-3与LVEDd、IVST、NT-pro BNP呈正相关(P<0.05),与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与c Tn I无相关性(P>0.05)。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清Gal-3、PTX-3、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生存率<2年的患者血清Gal-3、PTX-3、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率≥2年的患者(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Gal-3、PTX-3的敏感度分别为73.8%、78.6%,特异度分别为63.7%、65.9%。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3与PTX-3水平异常升高,随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其水平与心室重构和患者预后有关。检测患者血清Gal-3与PTX-3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南京第一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 Tn I、NT-pro BNP水平及心脏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 Tn I、NT-pro BNP水平及心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 Tn I、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 Tn I、NT-pro 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心脏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c Tn I、NT-pro BNP水平,提高患者心脏指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9年8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72例急性CO中毒所致心肌损伤患者(心肌损伤组)的病历资料,另分析同期体检的64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资料。比较2组基线血浆NT-pro BNP、血NLR和血清肌钙蛋白Ⅰ(c TnⅠ)水平,比较心肌损伤组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和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上述指标,分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基线血浆NT-pro BNP、血NLR与血清c TnⅠ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损伤组基线血浆NT-pro BNP、血NLR水平和血清c TnⅠ高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损伤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1.63%;2组患者治疗3d后血浆NT-pro BNP、血NLR和血清c TnⅠ水平低于入院后1h内(P均0.05),治疗7d后低于治疗3d后(P均0.05);且与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1h内、治疗3d后和治疗7d后的血浆NT-pro BNP、血NLR和血清c TnⅠ水平更高(P均0.05);各时间点基线血浆NT-pro BNP、血NLR水平分别与血清c TnⅠ水平呈正相关(NT-pro BNP的r值:0.825,0.807,0.795,NLR的r值:0.726,0.713,0.702,P均0.05)。结论:急性CO中毒所致心肌损伤患者基线血浆NT-pro BNP、血NLR水平和血清c TnⅠ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血浆NT-pro BNP、血NLR与血清c TnⅠ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心肌损伤并发心力衰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肌钙蛋白Ⅰ(c TnⅠ)联合检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和不同预后患者血浆NT-pro BNP、c TnⅠ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浆NT-pro BNP及c 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严重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均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NT-pro BNP、c TnⅠ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脓毒症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与c TnⅠ水平呈正相关性(r=0.732,P0.05);血浆NT-pro BNP水平及c TnⅠ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646,0.579,P0.05)。结论血浆NT-pro BNP及c TnⅠ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早期血浆NT-pro BNP及c TnⅠ水平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 FABP)在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老年急性重度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对照组96例。实验组在血清h FABP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而对照组则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 Tn I)及肌红蛋白(MYO)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分析实验组h FABP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对照组CK、CK-MB、c Tn I及MYO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及两组心肌干预5 h后CK、CK-MB的浓度和CK、CK-MB含量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入院后h FABP呈阳性的开始时间<3 h,而对照组患者CK、CK-MB、c Tn I及MYO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均>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肌干预5 h后CK及CK-MB的浓度均下降了50%(P<0.05)。实验组CK及CK-MB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CO中毒心肌损伤发生后患者血液h FABP含量会迅速升高,检测h FABP含量有利于老年人急性重度CO中毒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 ST2)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年龄>60岁、有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08例为研究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入组后抽血测定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s ST2、心肌肌钙蛋白(c Tn)I2、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8 h内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s ST2在心力衰竭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1.2±15.3)vs(12.5±9.8)μg/L,P<0.05〕,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s ST2浓度差异显著(F=48.63,P<0.01);研究组中s ST2和NT-pro BNP明显正相关(r=0.631,P<0.05);s ST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负相关(r=-0.682,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s ST2明显升高,且随NYHA分级升高有上升趋势,是评价老年心功能较为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梗死前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研究梗死前AP产生的缺血预适应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25例首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按有无梗死前AP分为AP组和非AP组。研究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院内预后指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室壁瘤、心脏破裂等),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l I,c Tn I)峰值,心肌梗死后1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浓度。结果 AP组中CK-MB峰值、c Tn I峰值、NT-pro BNP浓度明显低于非AP组,而LVEF高于非AP组,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AP组均明显低于非AP组,其中心力衰竭发生率在两组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AP产生的缺血预适应作用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急性中毒患者107例,其中合并心肌损害者57例(A组),非心肌损害者50例(B组),另设健康对照者20例(C组)。测定中毒后24 h内血浆NT-pro BNP及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比较3组之间血浆NT-pro BNP水平,并将血浆NT-pro BNP水平与c Tn 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B、C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分别为(3167.64±1120.41)pg/m L、(176.62±45.43)pg/m L、(60.19±42.17)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NT-pro BNP水平在心肌损害组与非心肌损害组间存在差异,且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血浆NT-pro BNP水平与c Tn I成正相关(r=0.96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T-pro BNP是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11.6(P=0.001)。结论:急性中毒可引起血浆NT-pro BNP水平增高,NT-pro BNP可作为判断中毒时心肌是否受损的指标,是预测急性中毒患者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STEMI患者252例,根据血浆NT-pro BNP水平分为NT-pro BNP正常组(NT-pro BNP800 ng/L)126例和NT-pro BNP升高组(NT-pro BNP800 ng/L)126例。所用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并记录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病情况,入院后24 h内测定血浆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I(ultra-Tn I)水平,入院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分析血浆NT-pro 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NT-pro BNP升高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ultra-Tn I水平高于NT-pro BNP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史阳性率及CK-MB、MYO、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升高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NT-pro BNP正常组,单支病变、双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NT-pro BNP正常组(P0.05)。NT-pro BNP升高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于NT-pro BNP正常组,Gensini积分高于NT-pro BNP正常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 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813,P=0.000)。结论血浆NT-pro BNP水平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可通过检测血浆NT-pro BNP水平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定性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88例老年急性发作胸痛患者,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H-FABP定性检测及肌钙蛋白(c 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MB)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FABP、c Tn I、MYO、CK-MB的阳性率均升高明显(P<0.001);对照组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FABP、MYO、c Tn I、CK-MB。H-FABP无论是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其他指标。结论急性胸痛6 h内进行H-FABP定性检测,对于进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筛查准确性较高,可较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QRS时限分为研究组(110 ms,QRS时限延长)和对照组(≤110 ms,QRS时限正常)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清总胆固醇(T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 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T-pro BNP、CK-MB峰值、Tn I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TC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甲状腺激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89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及hs-CRP水平;依据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分位分为3组,比较3组性别、年龄、血糖、血脂、hs-CRP、心肌损伤标志物、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分析FT3、FT4、TSH及hs-CRP与其余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F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高值组相比,中值组和低值组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值组显著低于中值组(P<0.05);中值组和低值组TSH水平显著高于高值组,且低值组显著高于中值组(P<0.05);FT3水平与hs-CRP、CK-MB、c Tn I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FT4水平与c Tn I呈显著负相关(P<0.05),hs-CRP水平与总胆固醇(TC)、CK-MB、c Tn 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TSH水平与上述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AMI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且伴有hs-CRP水平升高,AMI患者FT3及hs-CRP可作为评估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治疗的AMI患者127例(观察组),年龄51~82岁,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4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3例(NSTEMI组),同时选取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GDF-1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b)及左室重构指数(LVRI)。结果 AMI组血清GDF-15为(3.04±1.09)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中STEMI患者血清GDF-15为(3.30±1.10)g/L,明显高于NSTEMI患者(P0.05);AMI组c Tn I、CK-MB和Mb分别为(3.82±1.53)g/L、(45.07±13.16)g/L和(201.11±45.62)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AMI组中STEMI患者c Tn I、CK-MB和Mb分别为(4.07±1.37)g/L、(48.13±17.49)g/L和(210.07±34.27)g/L,明显高于NSTE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GDF-15与CK-MB、c Tn I、Mb呈正相关(r=0.427、0.409、0.511,P0.05);GDF-15与LVRI变化率呈正相关(r偏=0.303,P0.05),而CK-MB、c Tn I、Mb与LVRI变化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GDF-15、c Tn I、CK-MB和Mb均升高,而STEMI患者升高明显,GDF-15与c Tn I、CK-MB和Mb相关,同时与LVRI相关,GDF-15在AMI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老年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5、10 d,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5、10 d,两组c Tn I、CK-MB、PCT、CRP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老年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c Tn I、CK-MB、PCT、CRP水平,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发生并发症(新发症状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分为心肌梗死并发症组(n=158)和单纯心肌梗死组(n=42);根据入院时TMAO水平四分位分组(≤2.43μmol/L,2.43~3.66μmol/L,3.67~6.18μmol/L和≥6.18μmol/L),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不同TMAO水平并发症发生风险的比值比;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TMAO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并发症组TMAO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6.4±1.8μmol/L比4.2±1.3μmol/L,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MAO水平与并发症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校正年龄、糖尿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 Tn I、NT-pro BNP和hs-CRP以后,TMAO水平最高四分位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患者的6.01倍(95%CI:2.03~17.73,P0.05)。TMAO与血浆c Tn I、NT-pro BNP和hsCRP的相关性强弱顺序为:c Tn INT-pro BNPhs-CRP(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62和0.38,P均0.05)。结论血浆TMAO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风险及血浆c Tn I、NT-pro BN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在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汾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初次诊断的AMI患者95例,随机分为rh BNP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入院24 h心率(HR)、脑钠素(BN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入院48 h HR;入院72 h BNP;入院96 h c Tn I、CK-MB;入院时及入院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D、IVS、LVWP、EF。结果 rh 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HR、BNP、c Tn I、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两组LVED、IVS、LVW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BNP对AMI患者治疗有效,对于未行PCI治疗的患者而言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与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CHF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入院第1天的血清c Tn I浓度分为阳性组(c Tn I≥0.5μg/L)和阴性组(c Tn I0.5μg/L),分析两组心脏功能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阳性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脑钠肽(BNP)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血清c Tn I浓度与LAD、LVEDD及BNP均呈正相关(r=0.190、0.362、0.502,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03,P0.05);阳性组住院期间死亡、顽固性心衰及复合终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随访3个月内再入院率和复合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 Tn I浓度为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c Tn I浓度与心脏结构功能密切相关,随着血清c Tn I浓度升高,心脏结构功能逐渐下降,且血清c Tn I可作为CHF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诊断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141例(ACS组),冠心病(HD)患者(除外ACS)110例(CHD组),健康体检者150例(健康对照组),其中ACS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57例(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84例(AMI组),分别进行血清Mb、c Tn I、CK、CK-MB和hs-CRP检测。结果 ACS患者血清Mb、c Tn I、CK-MB和hs-CRP检测值均高于CHD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UA组、CH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Mb、c Tn I、CK-MB和hs-CRP联合检测对ACS诊断的阳性率高于只检测其中任意一种指标或两种指标。结论 ACS患者血清Mb、c Tn I、CK-MB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Mb、c Tn I、CK-MB和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ACS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