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五维五感”综合手段促醒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PVS患者均采用电针、高压氧、运动疗法、中药、推拿等五维综合治疗手段及视、听、味、嗅、深浅感觉刺激等五感综合护理方案治疗。结果:治疗1-3个月,31例患者PV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11.2±3.0与7.2±2.5,P〈0.05),其中意识恢复14例(45.2%)。结论:促醒治疗对PVS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五维五感综合手段治疗对PVS患者的促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方法对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治疗作用,分析影响PVS患者苏醒的可能因素并预测其苏醒的可能性。 方法60例PVS患者,采用感官刺激治疗、家庭治疗、物理治疗、针刺、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3个月至1年。按PV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对影响PVS患者苏醒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 结果60例PVS患者中,23例完全清醒,12例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家庭治疗、运动姿势、促醒开始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 结论对PVS患者应采取综合的促醒康复治疗方法。家庭治疗、运动姿势、促醒开始时间是促进PVS苏醒的重要因素;而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年龄、气管切开、发病部位、入院时的PVS评分等对PVS患者苏醒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孔磊  宋献丽  黎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603-1605
目的观察刺激性康复护理为主的综合干预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复苏的疗效。方法将PV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刺激性康复护理为主的综合干预。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恢复越快,疗效越显著。结论刺激性康复护理为主的综合干预对脑外伤后PVS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可作为脑外伤后PVS患者重要的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促醒康复方法对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疗养院开展促醒治疗的意义。方法 19例PVS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针灸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前庭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1年。按PVS评分标准、GCS评分、CRS-R、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9例PVS患者中,初步脱离植物状态9人,完全脱离植物状态6人,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促醒率31.58%。结论采用综合促醒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适合在疗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刺激性康复护理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1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型颅脑损伤病员经临床抢救、治疗护理即使度过危险期后仍持续昏迷,意识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终身昏迷不醒,临床上称为植物状态 [1](Persistent Uegetatire Sste PVS)对 PVS患者除了采用药物治疗、营养调理、运动康复及基础护理外刺激性康复护理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促使昏迷患者苏醒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科自 1996~ 1999年 12月试行了一套 PVS促醒刺激性康复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996年 12月~ 1999年 12月,我科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 14例 PVS患者进行刺激性康复护理,男 13例,女 1例,年龄 1…  相似文献   

6.
促醒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62例PVS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VS促醒疗法.按照PVS量表评分分别对PVS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6.7%(P〈0.001).结论 PVS促醒疗法可显著改善PVS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清醒.  相似文献   

7.
田伟  王征美  孙岚 《中国康复》2012,27(4):283-28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促醒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效果。方法:PVS患者30例,均给予药物、高压氧、针灸、物理因子、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采用ADL及PVS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3个月后,26例患者脱离植物状态,有效率86.67%。PV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促醒持续性植物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药物、物理治疗等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的促醒作用。方法沪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07/2004-07住院的50例PVS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高压氧组)和单纯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前者接受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后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PV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组治疗后有效率达81%(21/26),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PVS有明显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9.
7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和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脑电和诱发电位在评价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疗效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对入院的70例PVS患者治疗前根据PV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检查脑电、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经过促醒和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3个月及意识恢复后复查,并根据PVS评分量表评价疗效。每项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将治疗前后和意识恢复前后电生理结果进行对比(t检验),分析电生理对PVS的评价意义。结果:意识恢复率为32.9%,总有效率为77.1%。治疗前后及意识恢复前后脑电检查都无明显差异,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PVS评价疗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促醒作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药物、物理治疗等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促醒作用。方法沪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07/2004-07住院的50例PVS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高压氧组)和单纯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前者接受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后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PV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组治疗后有效率达81%(21/26),明显优于常规组(P&;lt;O.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PVS有明显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促醒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方法。方法27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分为不同年龄段,均采用药物、声光电刺激及运动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2~5个月。按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者的病程与年龄段与康复疗效有关,10~30岁年龄段及发病3个月内的治疗效果最显著。结论系统地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率,且年龄愈小发病时间越短,康复效果愈好,大部分植物状态患者有康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意识障碍(DOC)患者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DO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tDCS治疗,采用7cm×5cm的等渗盐水明胶海绵电极于患者左前额叶背外侧行阳极刺激,阴极刺激位于右眼眶或右肩上,刺激强度为2mA,治疗时间每次20min,每日1次,每周6次,2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上肢体感诱发电位(USEP)、脑电图(EEG)及格拉斯哥量表(GCS)和持续植物状态(PV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GCS、PVS、EEG、BAEP、USE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GCS、PVS、EEG、BAEP、USEP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且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评估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有效率为7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1%,显著有效率为42.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DOC患者的BAEP、USEP、EEG、GCS、PVS评分,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tDCS治疗的联合干预方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水针疗法组、肌肉注射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常规康复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水针疗法组和肌肉注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头部穴位注射GM1和肌肉药物注射GM1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测定每位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发育指数(PDI),并检测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阻力指数(RI),同期检测血清NSE和T-SOD的水平。结果:3疗程结束后,三组脑瘫患儿MDI和PD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水针疗法组相对于其他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水针疗法组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Vd明显升高,RI显著降低(P0.05),肌肉注射组与常规康复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水针疗法组NSE降低,T-SOD升高,其余两组无变化。结论:水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盐酸纳洛酮在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在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 (PVS)中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45例颅脑外伤后PVS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对照组、小剂量纳洛酮治疗组和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 2 4~9 6mg/d ,连续治疗 1~ 2个月。 3个月后比较各组意识转清率、GOS恢复良好率及PVS预后评分 ,观察治疗前后脑脊液 β 内啡肽 ( β EP)含量变化 ,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 (SEP) ,比较经颅多普勒 (TCD)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组 3个月后脑脊液 β EP水平下降 ,BAEP的Ⅰ~Ⅴ波峰潜伏期 (Ⅰ~ⅤIPL)、正中神经SEP的N1 3~N2 0 峰间潜伏期 (N1 3~N2 0 IPL)缩短 ,大脑中动脉血流增快 ,其意识转清率、GOS恢复良好率及PVS疗效评分明显提高。结论 纳洛酮通过降低脑脊液β EP水平 ,增加脑血流 ,改善微循环 ,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对颅脑外伤后PVS有一定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经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方法 33 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8),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疗效( P <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患者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特殊意识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家庭、社会造成的负担极重。患者的照护主要依赖护理,难度大且问题繁杂,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却缺乏相关指导,使得照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该文从促醒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家庭照顾者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方面综述了研究进展,为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构建临床护理规范和路径提供依据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氡泉浴配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氡泉浴、电脑中频、推拿、针灸、牵引等综合治疗5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85例患者中,治愈62例,占72.9%;有效10例,占11.8%;好转12例,占14.1%;无效1例,占1.2%。结论运用氡泉浴配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颈面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0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颈面部穴位按摩。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SS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配合头颈面部穴位按摩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9.
Sarà M, Pistoia F, Mura E, Onorati P, Govoni S. Intrathecal baclofen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2 hypotheses.Sporadic cases of recovery from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intrathecal baclofen (ITB) have been reported without giving any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its paradoxical effect. We summarize our recent findings on 5 patients with PVS treated with ITB and make some speculations on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clinical improvement. The patients developed spasticity and were judged eligible for ITB therapy. Two weeks after pump implantation, patients began to show a clinical improvement that, at the end of the 6 months' follow-up, was stable in all but 1 patient, ranging from a mere increased alertness to a full recovery of consciousness, as revealed by changes of the 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CRS-R) scor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TB might favor a variable degree of clinical improvement. A proposal for a pharmacodynamic explanation of this effect has not been formally put forward. We hypothesize 2 possible mechanisms: first, a modulation confined to spinal cord segmental activities and to neuronal centripetal outputs reaching the cortex; and second, a modulation of sleep-wake cycles that, although present, may be dysregulated and interfere with alertness and awareness. Although our research is confined to a few subjects, it provides follow-up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the CRS-R that is a validated standardized neurobehavioral instrument expressly designed for use in patients with PVS. Our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furthe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and the putativ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ITB should be undertak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