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卒中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卒中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289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出院时患者或亲属填写医疗满意度.结合住院花费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 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出入院NIHSS平均差值、BI平均差值、OHS平均差值均有极显著性(P<0.01);且卒中单元组住院病死率低(P<0.05),住院满意度高(P<0.01).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住院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卒中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145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为病死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出院时患者或亲属填写医疗满意度调查表.结合住院花费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 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出入院NIHSS平均差值、BI平均差值、OHS平均差值均有极显著性(P<0.01);且卒中单元组住院病死率低(P<0.05),住院满意度高(P<0.01).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住院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梗死卒中单元治疗效果.方法 将25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普通病房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疗效、病死率和感染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由28.6±5.20分下降为18.2±6.8分,较对照组由27.8±5.7分下降为23.1±5.9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住院期间感染率(37.12%)明显低于对照组(68.8%),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总病死率(9.85%)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17.6%),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由于脑内病灶直接导致的病死率差异不大,而非脑部原因导致的病死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实施卒中单元较常规治疗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住院期间感染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我院开展卒中单元治疗效果.方法 对进入卒中单元管理后182例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卒中单元治疗组的ADL评分及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卒中单元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的早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芹 《河北医学》2010,16(6):727-729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脑梗死72h内住院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传统住院治疗组和卒中单元组,比较患者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及住院费用、家属满意度(由家属在患者出院时填写满意度评分(VAS)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卒中单元组NIHSS低于传统治疗组,BI及家属满意度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优于传统住院治疗,可提高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且不明显增加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随着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卒中方法不断涌现,卒中单元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医疗发展的良好趋势和方向。现将我院应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卒中单元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7年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238例,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123例)和普通病房组(115例),卒中单元组按照标准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病房组按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1月内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VAS)。结果治疗1月后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生活能力评价、社会功能评价、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卒中单元组均高于普通病房组(P<0.05),但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不增加(P>0.05)。结论联合卒中单元能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残程度,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将26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卒中组(136例)和非卒中组(124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卒中治疗及常规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发生率、病死率及人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人均康复费.结果 治疗后,与非卒中单元组比较,卒中单元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显著降低,人均住院时间、人均药费显著减少.两组人均住院费无显著差异.卒中单元组人均康复费显著增加.结论 在总体相同的经济投入下,卒中单元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普通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治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再给予卒中单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立   《中国医学工程》2010,(1):83-83,85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神经科卒中单元病房及普通病房住院,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Ⅲ级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普通病房组患者按照《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处理及常规基础护理,卒中单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治疗3~4周后比较二组吞咽障碍的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结果: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吞咽障碍,痊愈24例,有效9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1.4%,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P〈0.05)。卒中单元组肺部感染43例,感染率为30.7%,而普通病房组肺部感染72例,感染率为50.7%,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4周后卒中单元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明显增高,与普通病房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期预后好。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明显,肺部感染率低,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李隆龄  李长清  虞乐华  秦燕  胡长林 《重庆医学》2007,36(13):1236-1238
目的 评价移动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1~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3例.他们随机分配到移动卒中单元和普通治疗小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6个月随访期间神经系统功能(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I评分)和残障水平(OHS评分).结果 移动卒中单元组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和OHS评分明显好于普通治疗组.结论 与普通治疗组比较,移动卒中单元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残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家庭病床服务实现的社区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120例患者分为门诊治疗组和家庭病床组,每组各60例。均予规范Ⅱ级预防、康复锻炼及相关疾病宣教、针灸治疗;家庭病床组由全科医师、全科护士上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锻炼及生活能力训练指导,监督服药及血压监测,管理膳食。比较入组后30、90 d两组患者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1年后两组复发率,血压、血脂、血糖控制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90 d家庭病床组较门诊治疗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1年后家庭病床组较门诊治疗组复发率、血压控制不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以家庭病床服务为中心的社区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是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卒中单元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高压氧组,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卒中单元+高压氧组在卒中单元的基础上加上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高压氧组ESS评分及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卒中单元+高压氧组ESS评分及BI评分显著高于卒中单元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时,在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内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第75天,依据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组患者第30天和第75天的ESS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B组治疗后ES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能够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康复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急性脑梗死伴有吞咽困难患者162例,进入卒中单元病房84例,普通病房78例。卒中单元病房组吞咽困难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普通病房组无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和专业治疗小组,依患者意愿辅助进食。治疗前后评价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误吸性肺炎发生率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 卒中单元病房组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住院费用(P<0.05)及住院时间(P<0.05)较普通病房组减少及缩短。结论 康复卒中单元有利于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平均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以来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金纳多治疗组30例,丹参注射液对比组30例,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比组为70%,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以来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金纳多治疗组30例,丹参注射液对比组30例,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比组为70%,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 例。两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丁苯酞注射液100mg2次/d,?连续应用14d。观察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进行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ADL评分差值分别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