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诊断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指导穿刺针吸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确诊的因颈部淋巴结肿大高度怀疑转移的肺癌患者140例(肿大淋巴结140个),根据细胞学取样法分为二维超声组和RTE组,每组各70例;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36例(淋巴结70个)为正常对照组。RTE组和正常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及RTE检查,二维超声组和RTE组分别行二维超声引导下穿刺及RTE引导下穿刺;比较两组穿刺取样成功率、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不同组织为参照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R1、SR2)、弹性面积比(AR)对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二维超声组和RTE组穿刺取样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4.29%,P=0.120),穿刺取样准确率分别为81.43%和9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和RTE组的SR1、SR2、AR分别为1.02±0.47、0.98±0.42、0.82±0.09和2.25±0.81、1.63±0.73、1.08±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R1、SR2、AR诊断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784、0.972;当AR截断值为0.920时,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97.1%、94.3%,均高于SR1和SR2的诊断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R1、SR2、AR在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其中AR诊断价值最高;RTE指导穿刺针吸可提高取样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粗针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粗针穿刺活检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400例,其中200例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引导穿刺(超声造影引导组),200例仅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引导穿刺(常规超声引导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取材成功率和病理诊断准确率。将淋巴结直径进一步细分,比较直径<1.5 cm、1.5~2.2 cm、>2.2 cm时两组患者的取材成功率和病理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引导组穿刺取材成功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5%、91.0%,高于常规超声引导组(80.0%、77.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当淋巴结直径1.5~2.2 cm时,超声造影引导组穿刺取材成功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5.3%,高于常规超声引导组(86.8%、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粗针穿刺中,提高了穿刺取材的成功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尤其对直径1.5~2.2 cm肿大淋巴结临床应用价值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局灶性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胸膜增厚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取得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绘制ROC曲线计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对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36例胸膜增厚病变中良性组与恶性组各18例,2组间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胸膜增厚病变累及的长度小于良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1.49)cm vs(5.36±2.98)cm,P=0.002]。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等-高增强主要见于恶性组(16/18,88.9%),低-无增强主要见于良性组(9/1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胸膜增厚累及长度诊断胸膜增厚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最佳截断值为4.75 cm,等-高增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2项指标相结合后联合因子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816,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9.4%、66.7%、80.0%,约登指数为1.611。 结论常规超声测量的病变最大长度及超声造影强化程度能够有效鉴别局灶性胸膜增厚病变的良恶性。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能够有效提高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为后续穿刺活检和诊断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肿瘤患者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肿瘤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与常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比两种活检术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敏感度72.50%、特异度74.14%、准确率73.47%,均高于常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敏感度50.00%、特异度44.83%、准确率4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可作为肿瘤诊断高效方法,能显著提高诊断肿瘤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27-4728
对126个甲状腺结节行常规超声、弹性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评估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造影与超声成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可做为常规初步检查;超声造影和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二者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甲状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超声造影检查,以术中快速病理切片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造影单一及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良恶性结节超声表现。结果:80例患者共计检出103个甲状腺结节,经过术中快速病理切片诊断证实28例患者为恶性(36个结节),52例患者为良性(67个结节);超声造影检查检出良性结节64个,恶性结节39个;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检出良性结节70个,恶性结节33个;联合诊断检出良性结节68个,恶性结节35个;联合检查灵敏度97.22、特异度100.00%、准确率99.03%均高于结节穿刺活检的91.67%、100.00%、97.09%及超声造影的83.33%、86.57%、85.44%,其中联合检查与结节穿刺活检的特异度、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造影(P <0.05),联合检查与结节穿刺活检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在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儿童浅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9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儿,均行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取材满意度,以及其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免疫组化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和颈部淋巴结病变与分区的情况。结果①195例患儿中,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良性166例,误诊1例淋巴结结核;恶性21例;未做出诊断8例,漏诊1例霍奇金淋巴瘤,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儿童浅表淋巴结的准确率为95.4%,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4%。195例患儿均未见大出血或其他严重并发症。②取材满意者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为99.4%,取材不满意者穿刺活检的准确率为7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988,P<0.05)。加做免疫组化者诊断准确率为99.0%,未加做免疫组化者诊断准确率为9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3,P<0.05)。③颈部淋巴结病变中恶性、良性病例累及Ⅱ区者最多,分别为72.7%、81.6%。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儿童浅表淋巴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操作简单、价廉、安全、患者耐受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Q)技术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且经二维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95例(共97个肿块),均行助力式弹性成像和VTQ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二维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VTQ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ROC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比较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与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BI-RADS分类的差异。结果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80%、53.57%、41.38%、58.06%、85.71%及0.703,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调整BI-RADS分类后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12%、83.93%、79.05%、81.25%、95.92%及0.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可提高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评分在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肺周围型病变患者76例,其中良性30例,恶性46例,比较良、恶性病变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记物单一检查方法评分及三种检查方法联合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评分对应的曲线下面积、截断值、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肺周围型良、恶性病变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记物联合评分分别为(6.90±2.27)分、(11.93±2.29)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肿瘤标记物单一检查方法评分及三种检查方法联合评分的截断值分别为1.5分、6.5分、1.5分及8.5分时,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87、0.754及0.921,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65.6%,71.7%、93.1%和76.1%、65.5%,95.7%、76.7%,其中三种检查方法联合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性均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肿瘤标记物单一检查方法评分。结论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评分对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联合常规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常规超声和VTI检查的1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44个结节),总结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以细针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常规超声和VTI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大小、位置、回声、边缘、血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纵横比和有无钙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结节VTI分级多表现为Ⅳ~Ⅵ级(83.9%),良性结节分级多表现为Ⅰ~Ⅲ级(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个恶性结节的VTI与常规超声测量的面积比为1.45±0.45,82个良性结节的面积比为1.0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VTI分级的截断值为Ⅳ级,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3.5%、90.2%、87.5%、86.7%、88.1%和0.741;面积比的截断值为1.22,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79.0%、80.5%、79.9%、75.3%、83.5%和0.495;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2.3%、92.7%、88.2%、89.5%、87.4%和0.749。结论 VTI和常规超声均可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特异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定量评价青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左室整体应变。方法 选取成功行肾移植的青年尿毒症患者31例(肾移植组)及年龄性别相仿的健康志愿者 31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与肾移植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指标测量;比较各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左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左室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和左室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的差异。结果 术前肾移植组GLS、GCS、GRS、GAS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一月,GLS较术前无显著差异,GCS、GRS、GAS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三月,GLS、GCS、GRS、GAS较术前比较均升高(P<0.05)。术后三月GCS、GRS较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GLS、GAS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1、GLS、GAS是尿毒症患者心肌受损的敏感指标,GRS、GCS是维持尿毒症患者心功能的主要因素;2、青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早期心脏结构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在诊断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方法 将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分别喂养蛋氨酸和胆碱缺乏饲料1w、2w、3w和4w(各10只)构建不同程度的NAFLD模型,造模完成后麻醉及处死状态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肝脏硬度(LSMa、LSMb),计算测量结果标准差(SD),解剖肝脏SWE检测离体肝脏硬度(LSMc),切除部分肝脏行病理学检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不同状态下SWE诊断NAFLD的效能。结果 病理检测大鼠正常组17只,脂肪变性组35只。正常组与脂肪变性组麻醉状态肝脏硬度检测结果标准差(SD)为[(1.70±0.56)kPa、(1.86±1.21)kPa],显著高于处死SD[(0.92±0.65) kPa、(1.08±0.73)kPa,P<0.05],均显著高于离体SD[(0.26±0.16) kPa、(0.33±0.16)kPa,P<0.05];脂肪变性组LSMb为(3.95±1.78)kPa,显著高于正常组[(2.91±1.53)kPa,P<0.05],脂肪变性组LSMc为(1.53±0.32)kPa,显著高于正常组[(1.23±0.16)kPa,P<0.05],脂肪变性组LSMa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LSMb、LSMc诊断肝脂肪变性AUC分别为0.69、0.86,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0.0%、60.0%和82.4%、100%。结论 NAFLD大鼠LSM显著高于正常组,优化仪器性能及测量方法后,SWE在诊断大鼠NAFLD将具有良好的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含量的铜、锌、锡金属板(1号、2号、3号)对不同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及比较.方法 取1ml不同浓度菌悬液混入4ml 56℃营养琼脂液中,浇注到1~3号金属板和阳性对照中,浇注量为1ml/板,37℃孵育24~72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紫铜和黄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临床分离菌株抑菌能力较好,均无细菌生长,青铜次之;紫铜对白假丝酵母菌有很好的抑茵作用,均无细菌生长,青铜和黄铜对白假丝酵母茵抑菌效果较差,3种金属板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效果均较差.结论 不同含量的铜、锌、锡金属板因各自成分不同,对不同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也各不相同,可为医疗消毒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腹膜透析护理服务目录,为社区开展居家腹膜透析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邀请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腹膜透析相关专家参与咨询,对研究组基于文献回顾和需方调研梳理的29项服务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咨询采用两轮Dephi法进行。数据分析是在SPSS24.0和EXCEL 2016环境下进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16位专家参与了咨询,专家权威程度为:第一轮,0.80,第二轮0.83,均大于0.7,表明专家权威性较佳。两轮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位0.378、0.202,专家意见未趋同。经两轮咨询,剔除“建立腹膜透析患者的微信群或QQ群”和“定期组织腹膜透析相关的专题讲座”两个项目,最终保留27项服务,包含自我护理培训、建档与随访、心理社会支持和个性化指导四大类内容。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兼顾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生理问题的护理,旨在解决患者透析行为不规范、透析并发症识别等问题,心理、社会等问题的护理,不仅是要在患者自身面临心理或社会压力时进行疏导,更需要就产生压力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资源引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极速脉搏波技术定量评价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情况。方法 选取30例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12个月的患者(MHD组)和3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超声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测量颈动脉收缩起始时脉搏波速度(PWV-BS)及收缩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ES),得到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数据。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HD组 PWV-BS值和PWV-ES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数PWV-ES较PWV-BS升高更为显著。 结论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参数PWV-ES较PWV-BS能更敏感的反映出血管壁僵硬度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表现在乳腺导管内肿瘤良恶性鉴别上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肿瘤性病变患者68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两组,对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及统计分析,筛选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超声表现(P<0.05)并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乳腺导管内癌组 (23例) 在病灶的长径、前后径、病变位置、内部回声、微小钙化灶、后方回声异常、边界不清超声表现方面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 (45例)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癌组在病灶内部血流丰富、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整、侧边声影、导管扩张超声表现方面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癌组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在年龄、乳头溢血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进一步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表现经多因素Logistic统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长径 (OR 1.083, 95% CI 1.022~1.149, P=0.008)、病变位置(OR 0.214, 95% CI 0.071~0.649, P = 0.006)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将长径14.65mm作为鉴别导管内癌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阈值时,敏感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60.9%、71.1%,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95% CI 0.558~0.829, P = 0.009)。以肿块病变位置是否位于以乳头为中心直径2cm外绘制乳腺导管内癌的二变量ROC曲线,鉴别乳腺导管内癌的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62.2%,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 (95% CI 0.547~0.815, P = 0.015)。结论 多因素分析对乳腺导管内癌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其中肿块长径和病变位置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特发性性早熟女童鉴别诊断及真性性早熟女童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纳入研究,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实验结果将所有患儿分成真性组(中枢性性早熟)52例及与假性组(外周性性早熟)34例,另取同期30例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子宫以及卵巢超声检查结果。此外,真性组女童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8个月后子宫以及卵巢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真性组卵巢长径、卵巢横径、卵巢前后径以及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假性组与对照组(均P<0.05);而假性组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真性组子宫长径、子宫横径、子宫前后径均大于假性组与对照组,且假性组上述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真性组治疗后卵巢长径、卵巢横径、卵巢前后径以及最大卵泡直径小于治疗前(均P<0.05)。真性组治疗后子宫长径、子宫横径、子宫前后径均小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超声检查下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的子宫和卵巢均存在明显增大,且在真性性早熟女童中此特征更加明显,其可辅助评估真性性早熟女童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我国核心期刊刊载的卒中后失眠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分析,以了解该领域大体的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中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和(或)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卒中后失眠护理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数量、期刊、基金、作者、机构、地区、关键词、研究类型及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文献111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护理研究》刊载量最多,以随机对照研究为主。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开展了研究,现研究热点是对卒中患者行中医护理、正念疗法干预失眠。 结论 我国正处在卒中后失眠护理的初始阶段,早期较多开展了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研究,现今中医护理、正念疗法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involvement of large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 channels (BK) and ATP-sensitive K+ (KATP) channels in the regulation of canine basilar arterial tone was estimat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gonist and blockers of these channels, by simultaneously measuring the changes in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Ca2+]i) with the fura-2 microfluorimetric method. In the resting condition, levcromakalim reduced [Ca2+]i and vascular tone. Levcromakalim suppressed the serotonin-induced increases in [Ca2+]i and force of contraction, the maximum effects of which we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nicardipin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evcromakalim were blocked by glibenclamide but not by tetraethylammonium (TEA) or iberiotoxin (IbTX). In the presence of levcromakalim, the curve relating [Ca2+]i with force in the presence of serotonin at different ex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Ca2+]o) was shifted down- and right-war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absence of levcromakalim, suggesting that levcromakalim may reduce the Ca2+-sensitivity of the contractile proteins. Thus, levcromakalim may be a good candidate to suppress 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过去十年创伤后成长的主题脉络和演进历程,以了解目前的热点主题和新兴趋势,旨在为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结果]从创伤成长角度出发的心理护理研究是热点和前沿问题。[结论] 创伤后成长的研究仍需学者们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积极心理角度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