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几种方法。主要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综述和评价。目前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主要有实验性(药物性)模型、自发性(遗传性)模型和转基因模型等。上述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价格低廉,可操作性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糖尿病形成的病理过程,成为目前研究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动物模型。旨在将国内外有关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以脂肪乳及四氧嘧啶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为切入点,在临床化学宏观评价的基础上,借助代谢组学平台,探讨临床化学结合代谢组学在模型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脂肪乳及四氧嘧啶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符合T2DM表征,可用于T2DM病理机制及新药开发研究。结论临床化学结合代谢组学可用于动物模型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几种诱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综述诱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方法:主要对诱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机理进行综述,并评价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诱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可分为化学试剂诱发模型、转基因模型、基因敲除模型等。结论:诱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很多,各有其特点。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的不断进展,为深入探讨糖尿病病因、病机及其药物治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葛根,丹参、大黄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方法: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用葛根、丹参、大黄治疗6周,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葛根、大黄能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结论:葛根、大黄具有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实验性2 型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糖乐宁对实验性2 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SD 大鼠,按体重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8 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30mg.kg-1)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糖乐宁高、糖乐宁中、糖乐宁低剂量进行治疗,并与西药盐酸二甲双胍对照,第30 天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糖乐宁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 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结论糖乐宁对实验性2 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和未来同类模型的展望。方法:主要对T2DM大鼠模型的建立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T2DM大鼠模型目前可以分为自发性T2DM和实验性T2DM模型,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结论:经过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各种建模方法均有优缺点,目前较认可的是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因价格低廉,造模方便而广受欢迎,但仍缺乏一定的造模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黄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以高脂饮食,分组对照给药8周,观察四黄汤对造模大鼠内皮素、血栓素B2、C肽、血脂、血糖等15项化验检查的影响。结果高剂量四黄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血浆血栓素B2水平、尿中的微量白蛋白都有明显降低;对造模大鼠的血糖、胰岛素、C肽无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四黄汤可以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预示四黄汤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等血管病变的治疗、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探讨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成模标准。[方法]模型组大鼠灌服中药干姜、附子,连续4周,然后用玉女煎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反证。[结果]在高脂加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造模方法的基础上,再根据中医理论运用中药四气五味的药性来研制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是切实可行的。从而将阴虚热盛“证”动物模型与糖尿“病”动物模型结合起来,使糖尿病动物模型证候化,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相一致,以便为广泛开展糖尿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链脲佐菌素加高脂膳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并对其胰岛素敏感性进行评估。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按25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2周后,口服糖耐量试验,挑选0和120min血糖分别大于7.0和11.0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组,继续喂以高脂饲料4周,造成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体重(BW)、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水平(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索钳夹技术测定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GIR)和大鼠股四头肌3H—葡萄糖摄取率(GHR),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BW、FBG,INS、FFA、TG等均明显上升,ISI和GIR和GUR均显著下降。结论:该模型具有2型糖尿病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同时具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是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实验研究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狗胆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动物灌胃给药,用四氧嘧啶制备实验性糖尿病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胰岛B细胞形态学改变,比色分析法检测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狗胆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胰岛B细胞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可以降低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论:狗胆时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稳定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全面检索了近5年有关寒凝血瘀证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寒凝血瘀证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不同干预方法对寒凝血瘀证模型的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寒凝血瘀证尚无理想的模型平台,实验动物相对单一,造模方法有待完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干预方法比较局限,因此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证候和临床实际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平台以促进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常用实验动物穴位的标准化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针灸科研水平的逐渐提高和针灸标准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急需对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制定国家级标准,因此研究科学的实验动物穴位定位方法对于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动物穴位的相关研究,对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常见的4种方法:1)中国兽医针灸学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参考,参考家畜的穴位对实验动物穴位进行模拟定位。2)比较解剖学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基础,将人的腧穴模拟到实验动物身上。3)经络穴位特性的现代研究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科学依据,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检测定位。4)穴位的效应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关键因素,把发挥效应的检测点作为穴位。以上4种方法各有利弊,可以综合利用上述方法,从而提高动物穴位定位的准确性,使常用实验动物穴位的标准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子宫发育不良即幼稚子宫,主要是指女子青春期以后甚至进入到生育期子宫体积明显比正常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因发育过程相关激素低下导致,主要表现为经迟、月经稀少、痛经、甚至发展为闭经,婚后常表现为不孕等。本文基于子宫发育不良的中医、西医临床病证特点,总结归纳目前现有的子宫发育不良的动物模型。根据子宫发育不良的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断标准,分析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模型与子宫发育不良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情况,提出相应动物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及现有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的完善思路及改进方法。而目前子宫发育不良建模方法不多,现子宫发育不良模型为病理性模型,以西医指标为主。已有模型从一些方面反映了子宫发育不良的临床情况,但缺少子宫发育不良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缺少体现中医病因的动物模型。通过与现有的单因素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与临床病证相结合的、更接近人类子宫发育不良典型症状的复合动物模型,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同时完善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中医证型的子宫发育不良病证结合模型是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研究进展,为契合临床疾病特点的痛风病模型提出展望与思考.方法:通过近30年来相关文献整理,从造模方法、模型载体选择、造模原理及模型特点等方面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思考痛风病模型建立的切入点.结果:痛风相关模型主要为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尿酸性肾病模型,模型动物常用啮齿类...  相似文献   

15.
证候动物模型的制作是证候研究的焦点。认为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应从临床实践出发,体现证候的"核心",有选择的引进疾病模型,要避免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体系要以证候的"主症"为核心,并适当引入具有明确意义的生物学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不应苛求在实验动物上完全模拟中医四诊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明确山茱萸降糖、促进胰岛增生和增加胰岛素分泌作用的基础上 ,研究山茱萸乙醇提取液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大鼠骨骼肌GLUT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降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制备NIDDM大鼠模型。将动物分为 3组 ,每组 6只 :①正常对照组 ,②NIDDM模型组 ,③NIDDM模型 +山茱萸乙醇提取液给药组。动物每天灌胃一次 ,连续给药一个月。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中GLUT4mRNA表达量 ,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GLUT4蛋白表达。结果:NIDDM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表达显著减少 ,用山茱萸乙醇提取液治疗后 ,GLUT4 mRNA表达明显上调;GLUT4蛋白的表达变化与其mRNA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山茱萸通过促进NIDDM大鼠胰岛修复增生 ,增加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 ,使骨骼肌等外周组织GLUT4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 ,发挥快速转运葡萄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白虎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白虎汤高(15 g·kg-1)、中(7.5 g·kg-1)、低剂量组(3.7 g·kg-1)和二甲双胍组(0.2 g·kg-1).人参白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不同剂量的人参白虎汤,二甲双胍组ig二甲双胍,模型组与对照组ig等量自来水.给药4周后取血,测定血糖(Glu)、血脂、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和胰岛素耐量的变化.结果:人参白虎汤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Glu(P<0.05或P<0.01)、胆固酵(TC)(P<0.05或P<0.01)、甘油三酯(TG)(P<0.05或P<0.01)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改善糖耐量(P <0.05或P<0.01),增强糖尿病大鼠Ins敏感性(P<0.05或P<0.01),但对Ins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人参白虎汤在降血糖、降血脂、改善糖耐量、增强Ins敏感性方面作用显著,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增强大鼠对Ins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D动物实验研究是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而TD模型的构建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关键。目前TD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但尚无一种公认的、标准的模型评价方法。近年来提出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注重与临床相结合,为TD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笔者采用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对现有T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机制、优缺点及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显示目前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尚无一种模型可同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具有高吻合度,IDPN+隔日断食+慢性束缚+游泳复合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一般,多数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缺乏中医证候表现。TD动物模型评价面临着缺乏客观评价指标的现状,加之TD病证结合模型研究匮乏、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无法满足TD模型研究客观化、标准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对该疾病的研究。因此,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基于抽动障碍中西医临床诊疗特点建立起TD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TD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现代应用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刚  李艳  崔琳琳  苗明三 《中草药》2019,50(16):3971-3978
中医药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病证结合模型成为当前中医药动物模型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中医药动物模型制备尚存在:所选动物与疾病人群体质不符,部分疾病缺乏证候体现,疾病与证候关联性不强,缺乏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体系等问题。模型应用存在:忽视模型的周期性;忽视环境对动物模型的影响的问题;单以正常动物进行中医药毒理研究不符中医药本质。从6方面提出:与发病人群相符体质的动物造模;扩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用范围;运用中医药理论"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七情""六淫"气候箱,并以"四诊信息"合参解决病证关联性不强问题;采用"证候"指标+"病"指标,从四诊信息、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完善模型评价标准;在模型应用中重视模型周期性,尤其重视环境对动物模型"证候"形成的影响;毒理研究中考虑增设模型动物组,以调整中药应用剂量,提升中药药效。通过以上问题的改善,以期为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完善及正确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熊勇  彭锐  邹季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86-2687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用于颈椎间盘退变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实验组采用特制的固定套将兔颈部固定于屈曲60°位4h/天;对照组兔戴上布套,允许其颈椎自由活动。分别在造模开始后第4、6、8月,每组随机取5只大耳白兔处死后行MR I检查,比较各组间存在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出现颈椎间盘退变的典型征象:T2信号明显降低;对照组无特异性改变:仅有T2信号轻度改变。结论:本造模法符合人椎间盘退变的客观规律,操作简便易行,造模效果确切,而且对所观察椎间盘无直接干扰,有利于对椎间盘退变的防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