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规模扩大、在校生人数快速的增长,传染病在校内时有发生、爆发、流行,学校传染病防控任务日趋艰巨。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期间,按照卫生部、教育部的要求临时设置校内医学观察治疗点,是特殊时期学校的防控手段之一。校内医学观察治疗点的设立,既减轻了定点医院的压力、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紧张、恐怖心理,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校内大规模爆发和流行起到了  相似文献   

2.
张峰  刘晓静 《中国校医》2011,25(2):126+128-126,128
2009年9月17日,徐州市矿业大学附属中学发生了1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泉山区疾控中心在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和《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居家隔离治疗与管理技术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和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事件调查处理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用个体化护理方法 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实施有效干预.方法 对2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减慢病情的进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结论 经抗病毒及综合治疗,实施个体化护理,是降低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4.
刘安银 《中国校医》2011,25(2):156-157,159
目的探讨高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方法学校高度重视制定防控预案和相关制度、协调学校各部门;大力宣传教育;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踪制度;校医院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对发热病例分级管理隔离治疗。结果隔离密切接触者484名、38℃以下流感样病例305名;治疗38℃以上流感样病例2 000例;转诊39℃以上重症病例150例,无死亡病例,教学正常进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效果满意。结论学校重视,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密切接触者不需隔离,校医院实施发热病例分级管理,隔离治疗是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9年秋季我校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为高校制定防控甲流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况调查2009年10月至11月我校甲流隔离观察区收治的学生患者,将其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93例收治患者中,甲型H1N1流感确定诊断10例,临床诊断198例,疑似病例285例;我校甲流呈流行态势,总体罹患率2.23%(确诊罹患率0.45‰),治愈率100%;我校甲流秋冬季高发,高发学区为一学区B院,生源地在外省市(特别是生源地为甲流疫区或途经疫区)的08~09年级理工类或音体美专业的20~22岁男生为相对易感人群。结论我校甲流疫情为输入性因素所致,且存在时间、地点、人群分布规律,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  相似文献   

6.
官永玉  李丽娟 《中国校医》2011,25(6):474-475
<正>2009年3月,甲型H1N1流秆(以下简称为甲流)疫情在墨西哥爆发,之后席卷全球。至2010年2月24日全球已有1.6万人因甲流死亡,至2010年2月28日我国甲流确认病例已上升至12.7万例人,死亡793例。截至2月8日,2011年全国共有9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  相似文献   

7.
徐小冬  李瑞  蒋希宏 《中国校医》2014,(11):848-850
目的通过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12月27至2014年1月26日,该校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4例,罹患率为2.37%。病例全部为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病例均为轻症表现,未出现大规模暴发。采集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新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面积之广,其流行强度已经直追甚至超过禽流感和SARS.到2009年12月底,全球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万余人,且死亡人数还在增加.WHO在短时间内提升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为6级,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85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部感染确诊病例资料.结果85例患者中,56例为学生,11例有明确接触史.昆明地区79例,其余6例分别来自于3个县.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85例)、咳嗽(85例)、咽痛(67例)等.体征包括咽部充血(82例)、扁桃体肿大(79例)、双肺呼吸音粗或可闻及干、湿性啰音(85例)等.外周血WBC偏低51例,占60.0%.胸部CT或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支气管炎、支周炎、肺炎、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治疗首选奥司他韦(达菲),未见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合并肺部感染时症状加重,易发展成重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简称H1N1)的时空传播机制。方法 利用2009年成都市H1N1数据,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和小世界网络分析探讨疫情流行强度的演化机制。结果 热点时间多分布在9月中上旬。热点区数量由市中心向外呈现递减趋势,其中主城6区占据多数热点区。热点区单位大多数是学校,占单位总数的51.85%。成都市H1N1传播的小世界网络呈现以下特点:H1N1病例大致是从较偏远的外圈层流向一圈层(主城区);主城六区以入度(输入型病例)为主;三圈层、较远的二圈层均为出度(输出型病例);主城六区间的传播网络就是强连通网络,并且主城区之间输入输出病例数值均较大;主城六区和双流、温江是H1N1传播网络的核心,在H1N1的传播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结论 不同圈层的区县在H1N1传播风险程度上差异较大;主城区的传播风险程度最高;学校是聚集性疫情的高危险区;在传染病疫情到来时加强这些区域及高风险单位防控措施的强度;对控制整个成都传染病疫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尚昆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2):1196+1200-1196+1200
乌拉特前旗(以下简称前旗)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位于该市的最东端,与包头市相接,南与鄂尔多斯市隔黄河相望.占地面积7 974 km2,总人口为344 001人.共有中小学校45所,托幼机构40所.现有学生38 146人.其中高中生7 182人、初中生8 356人、小学生17 508人、在园儿童5 100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医院2009年10月25日-12月20日收治的34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临床以轻症为主,重症患者仅1例;主要症状为发热34例(100.0%),最高体温平均(38.8±0.68)℃,咳嗽27例(79.4%),咽痛22例(64.7%),咳痰15例(44.1%),全身酸痛13例(38.2%),头痛12例(35.3%),乏力8例(23.5%),流涕8例(23.5%);主要体征为咽部充血30例(88.2%),扁桃体肿大15例(44.1%);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32例(94.1%),降低2例(5.9%),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14例(41.2%),淋巴细胞分类降低12例(35.3%),58.8%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不同程度升高;国产奥司他韦治疗24h内,80.0%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34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近60.0%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有别于其他季节性流感的临床特征;国产奥司他韦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重症及危重甲型H1N1流感和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中是否有区别.方法 对2009年9月23日-2010年1月20日,对多家医院收治的65例甲型H1N1流感(H1N1组)和37例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细菌感染组相比,H1N1组CRP计数明显降低(102.5±14.9,27.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计数亦明显降低(16.1±2.1,6.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曲线下面积为0.904(CI=0.799~1.010);CRP浓度对于细菌感染的鉴别值为43.5 mg/L,其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5.9%.结论 CRP水平可以帮助区别重症及危重甲型H1N1流感和肺部细菌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2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并总结其特点。方法分析2009年9月10日-2010年1月30日,328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分为奥司他韦组281例和中西医结合组47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328例患者高发年龄为18~64岁;多发症状为发热308例(93.9%)、咳嗽298例(90.9%)和咽痛219例(66.8%);常见阳性体征为咽部充血299例(91.2%)和扁桃体肿大75例(22.9%);与奥司他韦治疗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亦缩短。结论中国目前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非输入性病例为主;其性别及年龄构成与国外相似,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类似;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优于单用奥司他韦胶囊。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初以来,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情在全球肆虐,在我国境内也不断蔓延,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由于高校人群相对密集、社会交往比较频繁、集体活动相对较多,全国不少高校的甲流疫情也时有散在发生,事关校园稳定和师生安全健康,防控工作不但非常重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6.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教育部、卫生部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1].本文总结了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的经验,供其他学校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地区早期新型甲型H1N1型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24例新型A/H1N1型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程、抗病毒治疗后新型A/H1N1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1)男女性别比为1.1∶1,63.8%的患者年龄分布在18~40岁之间;(2)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为特征,且男性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6.71±2.45)× 10^9/L比(5.74±2.10)× 10^9/L,F=10.063,P=0.002;(16.32±18.27)mg/L比(12.05±11.44)mg/L,F=4.026,P=0.046];(3)女性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低于男性[(244.80±76.05)mg/L比(272.06±93.51)mg/L,F=5.800,P=0.017];(4)经CT确诊为肺炎者占21.9%;(5)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显著降低[(3.81±4.93)mg/L比(10.80±12.92)mg/L,F=6.709,P=0.013];CD3、CD4及CD8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449.46±446.71)个/μl比(700.50±307.46)个/μl,F=57.940,P=0.000;(762.69±255.66)个/μl比(370.08±157.62)个/μl,F=47.587,P=0.000;(592.38±238.24)个/μl比(288.88±164.98)个/μl,F=34.409,P=0.000];(6)新型A/H1N1型流感病程(3.9±1.4)d,治疗后病毒mRNA转阴时间为(3.8±1.3)d,住院时间(5.0±1.7)d.结论 (1)新型A/H1N1型流感临床以发热、咳嗽、咽部充血、CRP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为特征;(2)新型A/H1N1型流感病毒具有多器官分布特性,可影响肝脏合成PA及机体的免疫功能;(3)早期新型A/H1N1型流感临床症状较轻、病程短,奥司他韦疗效肯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9年11-12月应用连花清瘟囊配合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17—31日湖北恩施某高等学院中职校区发生1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进行了全面处理,有效控制和防止了全院性以致社区大范围流行的可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10~25日期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 567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血清抗凝实验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结果全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9.41%,未接种疫苗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3.94%;全人群中,省会城市抗体阳性率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在全人群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6~岁和16~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高,60岁及以上组抗体阳性率最低,中小学生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医护人员。结论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目前仍需加强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