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建国 《北京中医药》2005,24(5):305-307
在<伤寒论>本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启迪、引导学生学习、研究<伤寒论>临床诊治疾病的辨证思维方式,授人以渔,提高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能力,是<伤寒论>本科课堂教学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伤寒论>的兴趣、方法和效果.有鉴于此,本人结合多年学习、研究、实践及教授<伤寒论>的体会,认为<伤寒论>本科教学思路为:稳定专业思想,培养学习<伤寒论>兴趣;精讲原文,突出<伤寒论>辨治思路;归类比较、学用结合,掌握学习<伤寒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由1800年前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撰写,它开辟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先河,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建立了丰功伟业,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中医临床之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世界文明有了很大进步,人类疾病谱也有了很大变化,过去没有的疾病现在出现了,过去已有的疾病则与现在不同了.因此,应用<伤寒论>理论辨识外感、杂病,亦应结合现代疾病谱的变化,深入研究<伤寒论>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半表半里,与表、里一样,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只有在第148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笔者立足于现存文献、<伤寒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去探讨,认为半表半里作为一个病位概念,是<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一个重要纲领,是仲景在<伤寒论>所提出,有实在内容,是疾病规律的反应,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很好地指导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罗俊华  巴元明 《光明中医》2014,(10):2039-2040
探讨了《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肾性水肿的理法及代表方剂,并结合临床对其主要症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对现在的中医肾脏水肿病的诊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耿建国 《北京中医药》2006,25(7):440-441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对临床各科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其所载方药在临床上有着卓越的疗效.千百年来<伤寒论>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广泛推崇,时至今日,<伤寒论>仍然是中医高等教育中的骨干课程.学习<伤寒论>,学好<伤寒论>,运用<伤寒论>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不仅是培养中医本科生、研究生成为中医高级人才和临床综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中医成人教育(以下简称:成教)中完善成教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提高成教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为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一直是中医高等院校必修课程.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家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伤寒论>方剂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在中医临床各科中进行广泛地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培养高素质跨世纪的中医药人才,把<伤寒论>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以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我们深入地进行了<伤寒论>教学改革,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查阅国内外中医期刊杂志,摘取<伤寒论>方剂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资料卡片,撰写有关方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性论文,结合<伤寒论>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论文交流,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撰写中医论文的水平,取得了满意的教学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并未明确提出"同病异治"之法,但通过对<伤寒论>各篇条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先师仲景通过辨证将病与证相结合,临床表现相同的疾病,但因其证不同,而治疗方法各异,并不拘泥于一方一证,在方剂运用上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的精神.笔者分别从脉象、病因、病机、病位四个方面论述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运用这一法则治疗疾病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众所周知,此书之全名应为<伤寒杂病论>.由于历史的原因,仲景的原作被"一分为二",初经晋王叔和编次整理,将<伤寒论>部分单独分出来,后来<伤寒论>又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即从宋代起留传下来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本书,其内容十分丰富和精湛,言简意赅,法简完备.本文仅就<伤寒论>六经理论的临床应用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自愈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自愈的论述有很多,"阴阳自和"是疾病自愈的根本原因,正气渐复、邪气消泄是疾病自愈的机理.而天人相应及疾病的自然病程是疾病自愈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医著之一,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伤寒论>的方剂,古人誉之为"经方",其组成药精味简,力专效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备受古今中外临床医家的推崇.熟练掌握经方的组成、功效及主治证候,是学习<伤寒论>的主要任务之一.现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伤寒论>方剂的掌握技巧.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及痰饮咳嗽病的方剂.其功用是解表化饮,临床多用于咳嗽哮喘类的疾病.笔者将其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同样取得肯定疗较.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通过对<伤寒论>药物剂量的考证,明确仲景经方的实际药量,为提高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的疗效提供思路和借鉴,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物剂量应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药物实测、炮制方法、方药配伍、煎服方法、安全性及临床用药特点等方面考证<伤寒论>药物剂量.结果 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伤寒论>1两折合今秤15.625g;药物实测证实<伤寒论>药量远较现代教科书所标明的剂量为大.并通过中药炮制、配伍及特殊煎服等手段能确保用药安全.<伤寒论>方药少而精、药专力宏、中病即止,多为治疗急危重症而设,然慢性病的治疗、调理尤其是长期大剂量用药应谨慎.结论 <伤寒论>经方1两约合今称15.625g(简为15.6g).  相似文献   

13.
建国40余年来,以实验为主对<伤寒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伤寒论>方单味药的药理研究;<伤寒论>方"药物配伍"的药理研究;<伤寒论>方整体的药理研究;六经实际的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统一内因外因的研究.提出了<伤寒论>课题科研设计研究的思路,即:立足于对<伤寒论>方剂的综合研究,建立符合六经病证特点的证候动物模型,注重<伤寒论>类方的研究,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伤寒论>包括阐释辨证,使六经辨证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研究<伤寒论>方药,整理<伤寒论>文献.  相似文献   

14.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以"胃气为本"之论述,<伤寒论>结合临床实践,使之进一步发挥、完善.论中反复(10余次)提及胃气,并以脾胃所派生出的营卫之盛衰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内在根据,以能食与否(胃气的弱)作为疾病发展(传变)和转归(预后)的辨证依据,提出了"无犯胃气"、"令胃气和则愈"的治疗原则.保胃气之秘旨贯穿通篇.试从疾病的发生、传变、预后、治疗等方面粗浅地探讨<伤寒论>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1 太阳受邪责在营卫 <伤寒论>认为"脾胃为中州,升腾心肺之阳,提防肝肾之阴",是六经发病的内在根据. "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尚论篇>).病邪外袭,必犯太阳,营卫首当其冲,营卫失调而罹病.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贯穿着中医理、法、方、药的辨证思想与方法,在汗、下、吐、消、和、补、温、清八法中尤以温法论述最多,故有"伤寒为法,法在救阳"之说.就治疗心系疾病的方法而言就有温补心阳、温阳利水、回阳救逆、温通心脉、温阳补阴等.现将学习心得结合导师运用各温法治疗心系疾病中的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玉良  李其忠 《中医杂志》2008,49(7):659-661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方证系统分析与综合,说明<伤寒论>中定量辨证思想贯穿于伤寒辨证治疗体系的各个方面.重点从<伤寒论>中定量辨证的方法进行阐释,说明张仲景主要通过病程、症状、脉象、文字描述的对比及药物试探五个方面对病证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17.
"异病同治"是指虽然病种不同,症状不一,但只要病因、病机、病位等相同,就可采用同一治法进行治疗.该法本源于<黄帝内经>,而发展于张仲景.为了进一步探讨"异病同治"在<伤寒论>中治疗疾病的规律,兹就其用法略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运用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指导针灸治疗的体会,以开拓针灸工作者的临床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对生、干姜的运用十分广泛,遍及六经论治之中.在<伤寒论>所载113方中,59方有姜,其中用生姜37方,干姜22方.方中或为君臣,或为佐使,临床随证选用,每建奇功.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书,其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紧密,理法方药也非常完善。其论述外感疾病太阳病证治所占篇幅超原书三分之一多,其开拓了外感疾病在预防、辨证与治疗等方面的思路。文章对《伤寒论》在外感疾病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通过四则病案,探讨了《伤寒论》在指导外感疾病临床遣方用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