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性 ,77岁。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Ⅲ期 ,高心病心脏扩大 ,心房颤动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冠心病 ,心绞痛 ,心功能四级 ,2型糖尿病 ,胆石症 ,高脂血症。 1 999年 8月 2 1日心电图 (图 1 )为V1、V3导联同步记录 :房颤 ,R -R间期绝对不等。QRS可分为两种形态 :R1,2 、R4 呈正常图形 ,与其前QRS波间的R -R较长 ,在 0 96~ 1 0s,QRS时限 0 1 0s。R3、R5~ 10 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与其前的R -R较短 ,分别为 0 64s、0 5 6~ 0 80s,QRS时限 0 1 6s,为心房颤动伴快频率依赖性束支传导阻滞。图 1 房颤伴快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房颤伴房室阻滞(AVB)或束支阻滞常见,但房颤伴AVB及相性室内双支阻滞少见,现报道房颤伴Ⅱ°AVB、3相性右束支阻滞、4相性左束支及左前分支阻滞1例如下。 患者 男性,78岁。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ECG(见附图)示房颤,QRS分4种形态: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QRS时间0.12s,发生周期为0.38s~0.94s,如aVF R4及V1b前周期分别为0.38s和0.94s;②QRS正常化,时间为0.08s~0.09s,前周期为1.00s,如ⅠR3、V1aR3、V1b R2、V5R3和V5R8的前周期,同时aVL R3、aVR R2前周期分别为0.97s和0.98s,ⅢR2、aVF R6、V1a R6前周……  相似文献   

3.
孙令仪  周民 《上海医学》1997,20(11):F004-F004
患者男性,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附图上二条为V;导联连续记录。所见P波呈正向型,为窦性P波,频率41~45次/分。R1增宽(>0.20s)呈rsR型,为典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其前有相关窦性P波,P-R=0.14s。R14至R18增宽(>0.12s)呈rs型,为典型完全右束支阻滞图形,其前无相关P披,其频率为44次/分。RZ至R13为一系列频率接近但形态多变的loth被群,或呈不完整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或呈“正常”形态,或是不完全供直束支传导阻滞型。该图总体表现为CRBBB型一IRBBB型十“正常”波型一ILBBB型一CLBBB型。呈现逐…  相似文献   

4.
例1,男性,患者,58岁,心电图示:PⅠ.avl倒置,QRS波主波向下;V1~V6R波渐低而S波渐深,R/S比值渐小;各导联QRS时间宽达0.14s,SⅠ.Ⅱavl,V3~V6及RavR均粗钝。左右上肢电极互换并加做V3R-V6R导联,呈现典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型,据此诊断为右位心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5.
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QRS波形态是否正常与其联律间距、代偿间歇有关 [1]。现就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2例进行分析。1 病例资料例 1 患者男 ,6 5岁 ,因胸闷 1 0天入院。临床诊断 :冠心病。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示QRS波群有两种形态 ,Mv1呈 rs R′、r S,R- R规则 ,Mv1呈 rs R′时 ,QRS波群畸宽 ,Ms ,v5粗钝 ;Mv1呈r S时 ,QRS波时限为 0 .0 9s,两种形态出现 R- R长短无关。联律间距为 0 .46 s的提早宽大畸形 QRS后的第一个 QRS波形态…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是心电图诊断中的一个难题。我们曾观察到一例由正常心电图演变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从而获得了明确的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特报道如下: 李××,男性,62岁,因冠心病,心绞痛于1982年2月18日入院,心电图号2626。从附图可见:1982年2月20日心电图示:导Ⅰ、avl以及V_5呈qR型,V_1呈rS型,V_3呈Rs型,QRS时限为0.06秒,属正常心电图。3月4日因胸闷加重,于上午9时和11时分别作心电图检查。9时心电图示:导联Ⅰ、aVL和V_5上的q波消失呈R型,Ⅲ呈  相似文献   

7.
冯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406-406
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冠心病史。主因胸闷、心悸就诊。体检:Bp19.7/12kPa(148/90mmHg),心界扩大,心率平均为42bpm。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距不等,最小PP间距0.97s,最大PP间距2.06s,P—R间期固定为0.26s,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达0.20a,电轴左偏-76&;#176;。I、aVL导联呈qRs型(qⅠ为胚胎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SⅢ〉SⅡ,aVR导联呈QR型,RaVR为0.9mV,R/S〉1,V1导联呈qR型,R波宽顿切迹,振幅高达1.4mV,V4~V6导联呈RS型,SV5深达1.5mV。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8岁 ,2 0 0 2年 5月 2号因左股骨颈骨折入院 ,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史。心电图I、IIa、IIb、V1导联长记录 ,V5导联a、b、c为连续记录示 :基本节律为窦性 ,P -R间期恒定为 0 .1 9S ,P -P间期基本均齐 ,QRS波群呈多种形态规律变化 :Ⅰ导R3-R6 ,Ⅱ导bR3-R6、V1导R4 -R7、V5导bR5-R8,QRS波群由窄逐渐变宽 ,即由正常→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为直接显示性左束支文氏现象 ,Ⅱ导aR3-R6 ,V1导R2 -R4 ,V5导bR2 -R4 ,及V5导cR4 -R7,QRS波群形态由宽逐渐变窄 ,即由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Ⅱ°,心电图(ECG)附图(Ⅰ、Ⅱ、Ⅲ及aVR、aVL、aVF分别为同步记录)示:图中三种不同形态P彼、较圆纯的P波是基本节律窦性P波,频率60次/min.均下传心室,P-R0.14S;Ⅰ、Ⅱ、Ⅲ第5个及aVR、aVL、aVF第3个P波振幅较窦性P波略高.P-R0.16S,配对间期相等,均伴有室上性oRs波,代偿不完全,是房性P波(房早),alffi、aVL、aVF房性P波成对出现;第三种P波在aw导联中呈尖锐或圆纯直立,其余导联呈尖锐或囫纯倒置,很不规则,频率约94次/min,其后均无QBS波,是阻滞团内房性…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心电图分析 窦性P波,P-R间期0.20s.Q-T间期0.56s.心率71次/min。各导联QRS时限增宽至0.16S,Ⅰ、aVF、V6呈宽大切迹单向R波.Ⅱ呈rS型,Ⅲ呈QS型,aVF呈rS型,其r呈直线纤细。STI、aVL、V4~V6下降,STⅡ、Ⅲ、aVF呈弓背型抬高伴T波正负双向。TI、aVL、V5、V6呈负正双向.TV1~V4直立。  相似文献   

11.
张健  王浩  张金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02-1402
患者,男,56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4a,加重3d来我院查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有两种图形,相间出现,一种呈完全右束支阻滞图形,QRS时限为0.122s,另一种呈正常图形。QRS时限为0.78s。出现右束支阻滞时的心率为88次/分,正常图形时的心率为62次/分。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快心率依赖型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9岁。心律失常,原因待查。 心电图分析:PⅠ、aVL、V2-V6直立,PⅡ、Ⅲ、aVF、aVR、V1倒置,P波时限0.10s,波幅0.05-0.15mV;P-R间期0.17s,QRS时限0.10s,心率65次/min,ST-T正常,Q-T间期0.36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前区不适、有紧缩感,常规心电图诊断正常的患者,行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到两种形态QRS波群,一种QRS波群正常,另一种QRS波群时限增宽且顶峰有切迹,呈现左束支阻滞图形,左束支阻滞图形R-R间距等于或接近正常R-R间距,考虑是1例非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异常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左前降支近段可见50%~80%的节段性狭窄,近、中段可见弥漫性斑块。结论:非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70岁,反复胸闷气短四年余。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衰I度.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完全性左束支阻滞;3.提示双室肥大;4.频发定性早搏,5ST-T改变.V4导联的连续摘记:R2、R5、R10、R14.为定性早搏,R2后有过行P波;代偿间歇为1.28S,随后的QRS波恢复正常.R10、R14后有逆行P波与窦性P波形成的房性融合液,代偿间歇为1.20~1.21S,随后的QRS坡变为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R。后有实性P波,代偿间歇为1.18S,随后的QRS波仍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为快频率依赖性左束支阻滞。讨论早对代偿间歇后出现束支阻…  相似文献   

15.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1041-1042
3 QRS波振幅对心肌梗死的判断 3.1 V1、V2、V3导联的QRS波振幅增高正常时上述导联的QRS主波应向下,如果主波向上,最常见的是右束支传导阻滞,但右束支阻滞的形态呈双R波,即R波和R'波(兔耳状),此外还有Ⅰ导联S波顿挫模糊等,应该不难鉴别。除外右束支阻滞后,如果该组导联仍有QRS主波向上,此时的R波被称为梗死型R波,常提示后壁心肌梗死,此时应加做V7、V8、V9导联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6.
例图1:李××,男,68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所见与分析:P波规律出现,正向。P—R间期0.16″,为窦性心律。各导联可见QRS波群时限宽达0.13″。胸导V_1呈rsR′型,V_5的S波及aVL的q波宽钝,时限≥0.04″。T波V_1倒置,V_5直立,提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导联Ⅰ、aVL为qRS型,Ⅱ、Ⅲ、aVF为rS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于1980年发现一家两代共4人患束支传导阻滞(图1)。5年来又陆续发现两个家族共9例患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先证者1,陈××(图1、家族Ⅰ,第Ⅲ代,第6例),男性,19岁,学生,未婚。患者因右肩酸痛半年,于1980年6月14日就诊。(其母患两上肺浸润型肺结核)。体检:血压116/60,心肺无阳性发现。化验正常。X线胸片:肺无实质性病灶,心影大小正常。心电图检查:R—R:0.80〃,心率:75次,P—R:0.16〃,QRS:0.14〃,电轴:-74°,QRS_Ⅰ、aVL呈Rs型,Ⅱ、Ⅲ、aVF呈rS型,S_Ⅲ>S_Ⅱ,S_Ⅲ、Ⅱ、aVL、aVF、V_5宽钝,aVR、V_1呈QR及rSR′型,R及R′宽钝切迹。心电图诊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半支阻滞。  相似文献   

18.
典型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和心电轴左偏(LAD),QRS波在Ⅱ、Ⅲ、Ⅴ1、Ⅴ2导联上呈rS或QS型,在Ⅰ、aVL导联呈R型;在胸前V5、V6导联,QRS波群可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呈宽阔向上的R波;另一种是以S波为主,后者更为常见。临床上可根据上述心电图特点来判断起搏电极的位置是否在右室心尖部或者否有移动。当心电轴和(或)QRS波形态改变(由一侧束支阻滞转为另一侧束支阻滞)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刺激位置改变的结果。但在罕见情况下,即使刺激位置确切在右室心尖部,QRS波也可出现类似于左心室起搏时的右束支传导阻滞(R…  相似文献   

19.
<正>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上行系Ⅱ导联,下行系Ⅰ、Ⅱ、Ⅲ、aVL、aVF、V_1、V_5导联的记录。图中窦性心搏的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相随窦性心搏之后0.52s处,均可见提前出现的形态、时间正常的QRS波群。继之上行在较长的代偿间歇中可见一未下传的窦性P波。从而形成室性早搏二联律。讨论本图为窭性心搏与异位心搏形成二联律。但窦性心搏的QRS波群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组阻滞型,而异位早搏的QRS波群却呈室上型,  相似文献   

20.
隔性q波     
心室除极首先自室间隔左侧面开始。产生的起始QRS向量向右向前,投影在V1、V2导联轴正侧形成隔性r波,间隔向量投影在I、aVL、V5、V6导联轴负侧,出现隔性q波(图1)。室间隔除极异常可使V1~V3导联r波及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引起室间隔除极异常的原因有室间隔缺血、损伤或坏死、束支阻滞、心室肥大、心脏钟向转位、束支阻滞、分支阻滞、室间隔缺血、损伤或坏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