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患者体表胃电参数在消化间期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检测 72例 FD患者体表胃电。结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主频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FD组平均振幅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且胃窦振幅低于胃体振幅 ;FD组主频不稳定系数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FD组 87.5 %存在胃电节律紊乱。结论 :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率明显高于健康人 ,而且存在胃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药穴指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均为15天/1疗程。治疗前后使用体表胃电仪检测60例FD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电活动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主频率、主功率及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药穴指针疗法能显著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消滞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临床疗效、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80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中药健脾疏肝消滞散,对照组予吗丁啉,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和空腹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在缓解早饱、痞满、嗳气、腹胀、便秘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餐后正常慢波治疗后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脾疏肝消滞散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症状,其可能的机制是调节胃电节律和功率,增加胃动力。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外的资料表明,FD与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有密切关系,FD患者存在胃肌电活动异常。儿童FD治疗较为困难,临床常用药物疗效欠佳。我院2005年采用胃电起搏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对胃电图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六味安消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六味安消胶囊(邦消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46例FD患者,停止应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动力的药物1周后,给予症状评分,并进行餐前、餐后胃电图的检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口服2周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并检测餐前、餐后胃电图的变化。结果:FD患者口服六味安消胶囊2周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胃电参数指标进行比较:主频、主功率显著增加(P<0.05);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N%)显著增多(P<0.01),胃动过缓百分比(B%)、胃动过速百分比(T%)显著减少(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可显著改善FD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主要症状,增强胃肌电活动,增加胃电图的主频及主功率,使紊乱的胃电节律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分型治疗胃动素和胃电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动素和胃电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针刺组32例FD患者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热阴虚三型,分别进行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患者的胃动素及胃电参数值,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脾胃虚弱型治疗后胃动素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动素值(P<0.01);肝胃不和型治疗后胃动素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动素值(P<0.01);胃热阴虚型治疗后胃动素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动素值(P<0.05);三型中脾胃虚弱型胃动素值升幅最高.脾胃虚弱型治疗后胃电主功率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电主功率值(P<0.01);肝胃不和型治疗后胃电主功率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电主功率值(P<0.05);胃热阴虚型治疗后胃电主功率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电主功率值(P<0.05);三型中以脾胃虚弱型胃电主功率值升幅最高.结论:针刺可提高FD患者血浆胃动素值和胃电主功率值,针刺组三型胃电主功率值的变化与血浆胃动素值的变化具有对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必欢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以胃电主频率、主功率、慢波藕连百分比为观察指标,观察不同治疗组之间,各组治疗前后胃肌电活动的变化,并以此评价药物的疗效。结果:对主频率的影响,胃必欢颗粒疗效与西沙必利组相当(P>0.05),优于半夏泻心汤组(P<0.01);对主功率的影响,胃必欢疗效优于半夏泻心汤、西沙必利(P<0.01):对慢波藕连百分比的影响与半夏泻心汤相当(P>0.05),优于西沙必利(P<0.01)。结论:胃必欢颗粒对FD大鼠胃电节律紊乱的状况表现出良好的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以口服莱菔提取物,采用胃电测定和胃排空测定方法,观察莱菔提取物对FD患者胃动力的影响,为莱菔提取物的临床应用和治疗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将FD患者随机分成4个亚组,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或等体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药穴指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均为15天/1疗程。治疗前后使用体表胃电仪检测60例FD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电活动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主频率、主功率及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药穴指针疗法能显著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10.
消痞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泌素及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志广  陈翠环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41-2542
目的:探讨中药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消痞汤治疗FD112例,并与口服吗丁啉片剂88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电图、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消痞汤能显著增高胃电幅值(P<0.05),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P<0.01),其作用与吗丁啉相仿(P>0.05)。结论:消痞汤能有效治疗FD,可能与其改善胃动力,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与胃排空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电图异常与胃排空的相关性.方法:使用PolygrafID四导胃电分析系统和不透X线标志物法测定5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电活动和餐后5 h的胃排空情况.结果:FD患者排空异常占31.4%,胃电异常占72.6%.胃电正常的患者与胃电异常的胃排空率差异无显著性.患者胃排空和胃电图异常时,胃电图节律紊乱,主频正常,部分患者合并餐后主功率不增加.轻度、中度及重度者胃排空率无明显差异;胃电异常率重度者较轻度、中度者明显增高(P<0.05),轻度与中度症状之间、Hp阳性与Hp阴性的胃排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Hp阳性的胃电异常率高于Hp阴性(P<0.05).有或无活动性胃炎的胃电异常率及胃排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胃电异常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胃排空延缓与胃电异常无明显联系;重度症状患者和Hp阳性患者胃电异常率明显增高;胃炎有无活动性与胃电图及胃排空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组)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组)临床症状和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FD患者行症状分型和评分、检测餐后胃电和胃阻抗,多潘立酮10 mg,3次/d,治疗2周和4周后,再次评分并复查胃动力。结果:治疗2周后,PDS组和EPS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除PDS组上腹烧灼感和EPS组早饱感、上腹痛外其余症状均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及4周PDS组和EPS组的胃电中频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S组治疗2周后胃阻抗中频百分比较治疗前显著提高,4周后进一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EPS组胃阻抗中频百分比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分析,多潘立酮治疗4周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胃电和胃阻抗显著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后2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升降胶囊治疗军队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观察升降胶囊对军队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66例F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服用升降胶囊,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及78.5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增高,腹胀症状积分明显下降,水负荷实验最大饮水量明显增加,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升降胶囊对FD肝郁脾虚证有明显疗效,并通过多途径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14.
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空腹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永毅  徐瑞萍  汪泳 《重庆医学》2002,31(2):128-129
目的 为了观察西沙比利 (CIS)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疗效 ,我们对 2 7FD病人应用CIS治疗 ,并与安慰剂对照 ,在治疗前后行胃电图 (EGG)检查。FD病人根据症状确诊 ,通过胃镜或B超排除了胃癌、消化性溃疡和肝胆胰疾病。方法 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15例用西沙比利 5mg ,1tid次 ,餐前 15min口服 ,连用 2周。对照组 12例给予安慰剂 2周。治疗前后记录症状变化并应用WCDF 4B型胃电图机测定胃电波形及频谱。结果 FD患者EGG表现为胃蠕动过缓和胃电节律紊乱。西沙比利治疗 2周后症状缓解率为 87% ,而对照组只有 17%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EGG提示西沙比利可以加快胃蠕动 ,无论胃体或胃窦FE(过零频率 )、FC(中心频率 )和FP(主频率 )均较治疗前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P <0 0 1) ,AP(平均振幅 )也较治疗前有了显著增加 (P <0 0 5 ) ,且波形变得规律、整齐。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论胃电频率或振幅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西沙比利能够兴奋胃肠肌间神经丛的 5 HT4受体和抑制 5 HT3受体 ,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 ,可以提高胃电频率和振幅 ,加强收缩力 ,促进胃排空 ,迅速缓解症状 ,是一个治疗FD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乐胃汤加舒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136例经确诊的FD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70例给乐胃汤加舒必利片100mg,2次/d;对照组66例服用吗丁啉10mg,1d3次,疗程均4周,观察症状消失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4周后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6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乐胃汤加舒必利治疗FD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FD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和症状的影响,以判断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5例患者予黛力新治疗和胃动力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胃电图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 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后患者餐前胃电慢波百分比(41.57±5.74%)与治疗前(40.08±4.49%)相比无显著差异,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64.09±5.98)%]则显著高于治疗前[(48.28±5.56)%,P<0.001];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能改善患者胃电紊乱,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7.
黄穗平  张北平 《广东医学》2003,24(11):1164-116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行气消胀方剂“吉氏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痞满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力的作用。方法:FD痞满证患者83例,随机分入“吉氏消痞方”治疗组(观察组)和莫沙比利对照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图和胃窦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作用。结果:“吉氏消痞方”消除FD“痞满”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升胃电图幅值、改善MMC的作用优于莫沙比利。结论:“吉氏消痞方”能明显消除或减轻FD“痞满”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与改善胃电胃动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石美珲  阮洪军 《浙江医学》1995,17(3):148-150
体表胃电图(EGG)通过体表检测胃的肌电活动,它反映了胃的基本电节律。一般认为,胃肌电活动与胃收缩运动有关,胃肌电节律失常可导致胃运动障碍。西沙比利(Cisapride)能选择性地增强胃肠运动功能。但对胃肌电活动的影响报道不多。我们检测了8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体表EGG,并观察了服用西沙比利前后的症状和EGG的变化,以探讨FD的发病机理、西沙比利对胃肌电活动的作用机制和EGG对胃运动功能障碍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它的症状虽不危重,但它却经常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包括:胃电节律及胃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心理因素等,FD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对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的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FD运动障碍型患者60例:肝郁气滞型及脾虚气滞型各30例,另选10例健康查体者做正常对照组。两证型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10mg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疗程15天。观察治疗前后两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胃电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脾虚气滞组的症状积分小于肝郁气滞组,且总效率86.7%,高于肝郁气滞组50%,差异显著(c2=2.58,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电节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餐前后的胃电功率均低于正常组,但肝郁气滞组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餐前餐后的胃电功率增加,脾虚气滞组的餐前餐后胃电功率增加,差异显著P0.05)。肝郁气滞组餐前后的增加无差异性。结论多潘立酮对不同证型的FD患者临床疗效及胃电图影响不同,对脾虚气滞组优于肝郁气滞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