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常见的风险,包括气管切开并发症、使用呼吸机、患者因素和护士因素带来的风险,以及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和评价方法。认为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密不可分,加强风险管理,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全面、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
杜建芳 《全科护理》2011,(5):438-438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重症监护病房的优越性已被社会公认,并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CU)是以救治各类神经系统重症病人为主的诊疗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重症监护病房的优越性已被社会公认,并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CU)是以救治各类神经系统重症病人为主的诊疗  相似文献   

4.
郭云 《当代护士》2018,(4):170-171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26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组),2016年7~12月收治的240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组),比较其管理效果。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4.62%(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8.22±1.03)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2.14±2.78)分(P0.05)。结论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具有独特的风险性与复杂性,实施护理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降低神经内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以及增强护理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神经内科患者多,病情危重,工作量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存在许多引起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现将护理神经内科患者是存在的常见风险因素及相应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为今后的管理提供依据,有效避免护理风险发生.方法: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进行护理风险教育,改进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改进护理工作方式,提高急救应急能力,减少护士行为过失.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产科的产后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护理记录质量及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对产后并发症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等。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呼吸内科病人多: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且多以老年病人为主。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方法:对以往工作中潜在的、容易疏忽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用护理风险管理连续识别,及时措施。结果:减少和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的安全,防止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概述,国内外现状,评估引起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具体原因分析,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了安全的护理服务,保证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14例住院期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以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效果,每月评定1次,随访2个月。结果经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ANSS、PSP、NOSIE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桂瑞 《全科护理》2012,10(15):1363
[目的]为长期大量输液病人提供良好的静脉通路。[方法]经病人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到上腔静脉,输入高渗、刺激性药物。[结果]27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无药液外渗发生。[结论]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外周血管,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的护理中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神经内科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护理、用药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护理等一些基础性的护理[1];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心感和抗病信心以及生活的质量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安心感以及患者的抗病信心与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整体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通过整体护理在神经内科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与探索,进一步阐述整体护理的理论模式和临床价值。结果表明:通过更新护理观念、改变工作模式、制定护理表格和完善考评制度等.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受益,增强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建立了新型的医护及护患关系。作还对整体护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韩杰 《全科护理》2013,11(5):394-395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神经内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分别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压疮)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韩国云 《全科护理》2013,11(14):1313-1314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呼吸内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消毒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病房消毒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唐玉平  熊爱民 《护理研究》2006,20(16):1473-1474
为了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从病人的合法权益、护理记录、护理操作、急救物品、医嘱执行、病区环境、健康教育和医疗费用8个方面提出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并从加强护理风险教育、专科业务培训、护理风险监控、护理书写指导、护患交流、急救物品管理、病房管理、收费管理8个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以降低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玉平  熊爱民 《护理研究》2006,20(6):1473-1474
为了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从病人的合法权益、护理记录、护理操作、急救物品、医嘱执行、病区环境、健康教育和医疗费用8个方面提出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并从加强护理风险教育、专科业务培训、护理风险监控、护理书写指导、护患交流、急救物品管理、病房管理、收费管理8个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以降低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汪慧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03-10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评价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选择2012年1~6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采用统一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服务(操作技术除外)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树立行业新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之前神经内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以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该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之后,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从15.4%降到4.7%,护理满意率从91.0%上升到97.6%,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患者安全风险,和谐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