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凌江红  洪瑞香  韦宗平 《广西医学》2000,22(6):1180-1182
目的:为探讨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ILISA法定性检测170例胃镜受检者CagAHpIgG抗体。结果:170例受检查中,Hp感染者106例,其中CagA阳性69例,阳性率为65.09%,Hp感染的DU、GU、GCa患者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Hp感染的CG患者(P〈0.05),DU、GU、GCa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提示CagA与Hp相关的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agA^+Hp与消化性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粘膜涂片Giemsa染色及RUT确定Hp感染,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溃疡边缘PCNA阳性表达情况,对Hp阳性者抽取静脉血1ml按HpCa-gAIgG检测盒说明操作检测CagA抗体。结果:GU患者CagA^+Hp的检出率为72.72%,DU患者CagA^+Hp的检出率为68.18%。溃疡边缘上皮PCNA阳性表达上皮PC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显著病变者;Hp阳性溃疡边缘PCNA阳性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01);但CagA阳性溃疡边缘PCNA阳性表达与阴性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Hp相关溃疡CagA^+Hp菌株占优势,且Hp感染可导致溃疡边比上皮细胞增殖加速,但CagA可能不是导致细胞增殖加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建义  郭道增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1):1056-1056,1058
目的 研究血清抗细胞素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98例Hp相关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agA-IgG抗体。结果 在Hp感染患者中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69.2%。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为67.2%。慢性萎缩性胃炎为72.4%。胃溃疡为56.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79.2%。胃癌为71.4%;各疾病间Cag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CagA抗体检测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致不同胃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623汕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HpcagA基因阳性率为56.45%。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5.56%、54.17%和63.64%。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  相似文献   

5.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什菌CagA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勤动  孙丽萍 《浙江医学》1999,21(9):515-516,525
为研究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上关蛋白(CagA)菌朱感染的关系,对415例慢性胃中层得进行了血清HpCagA抗体检测,并同时进行快速尿毒酶试验、组织学检查、抗体检测和^14C-尿毒呼气试验Hp感染。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患者HpCag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1.67%、21.92%和28.43%,无显著性差异(x^2=1.86,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幽门螺杆菌(Hp)与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而CagA基因被认为是幽门螺杆菌的毒力标志。探讨CagA基因型幽门螺杆菌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方法(1)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8例胃十二指肠患者的胃粘膜进行CagA基因检测。(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胃粘膜培养上清中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67例Hp感染患者中50例检出CagA基因。其中1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全部检出CagA基因,10例胃溃疡患者中8例检出CagA基因,42例慢性胃炎中27例检出CagA基因。Hp阳性组的胃粘膜培养上清中TNF-α、IL-8、IL-6的含量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1),CagA+Hp组胃粘膜培养上清中IL-8的浓度显著高于CagAHp组(P<0.01)。TNF-α与IL-8、IL-6呈正相关。TNF-α、IL-8、IL-6的浓度在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组织学表明,CagA+Hp与胃粘膜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有关,而与肠化生、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慢性胃炎17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62例,弥漫性胃窦胃炎57例,多灶性萎缩性胃炎55例)和十二指肠溃疡54例患者血清Hp进行检测分析,对Hp阳性的132例慢性胃炎和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VacA、CagA抗体检测。结果:慢性胃炎174例中检测出Hp阳性132例,阳性率为75.86%(其中浅表性胃炎Hp阳性率为75.81%,弥漫性胃窦胃炎为78.95%,多灶性萎缩性胃炎72.73%);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阳性率为92.59%。在182例Hp阳性者中VacA、CagA抗体检测出阳性率为53.85%,而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提示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收集49例经胃镜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和2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分别用放免法( R I A)测定血清中胃泌素水平, E L I S A 法测定血清中抗 Hp Ig G、 Ig A和 Ig M 水平,根据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分为4组观察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 H A C803、人结肠癌细胞 H T29增殖的影响,细胞增殖试验采用 M T T 法测定。结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139.6±3817pg/m l)明显高于正常人(63.12±28.7pg/m 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高 Hp Ig G 抗体滴度组( A 组)和高 Hp Ig A 抗体滴度组( B组)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 P< 005),尤其是高 Hp Ig A 抗体滴度 B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4组患者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都没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P> 005)。结论:受 Hp 感染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高滴度的 Hp Ig G 组和 Hp Ig A 组对胃癌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而此作用与血清胃泌素水平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亚型cagA+基因株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阳性株(cagA^+株)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92例胃癌和24例浅表胃炎组织石腊标本Hp和cagA^+亚型株的感染。结果:①Hp感染在胃癌和慢性浅表胃炎间无差异,而cagA^+株感染是前者高于后者(P〈0.05);②Hp感染早期胃癌地进展期癌、胃窦癌高于贲门癌、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癌(P〈0.05)。然而只有肠型胃癌cagA^  相似文献   

10.
分析322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病理变化与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CagA^+HP^+患者胃炎的严重程度比CagA^-HP患者重,且发展为萎缩、溃疡及癌症的机率较高,尤以男性为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62株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 ;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cagA基因阳性率为 5 6.4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5 4.17%和 63 .64 % ,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0 .3 7%、79.17%和 40 .0 0 % ,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为 68.8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之间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p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Hp感染个体发生的不同类型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cagA基因 ,空泡形成细胞毒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对 6 2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分离获得幽门螺杆菌菌株的vacA基因型和cagA基因进行测定 ;应用Hela细胞方法测定体外空泡形成细胞毒素活性 ;应用酶免疫测定方法检测同一患者的血清CagA抗体。结果  6 2株幽门螺杆菌菌株均具有vacA基因 ,所有菌株的vacA基因型均为sla/m2型。cagA基因的总阳性率为5 6 4 5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分离获得幽门螺杆菌的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 %、5 4 17%和6 3 6 4 % (P >0 0 5 )。空泡形成细胞毒素的阳性率为 37 10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分离获得幽门螺杆菌菌株表达空泡形成细胞毒素的阳性率分别为 33 33%、2 9 17%和 6 3 6 4 % (P >0 0 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CagA抗体分别为 70 37%、79 17%和 4 0 0 0 % (P >0 0 5 ) ,血清CagA抗体的总阳性率为 6 8 85 %。结论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cagA基因、空泡形成细胞毒素和血清CagA抗体不能预示H pylori感染个体将更可能发生何种类型胃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 (CagA)抗体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Hp幽门螺杆菌阳性的 118例病例 ,用ELISA方法进行CagA抗体检测。结果 :10 9例消化性溃疡中 ,CagA抗体阳性 90例 ,阳性率 82 .6 % ;9例慢性胃炎中 ,CagA抗体阳性 5例 ,阳性率 5 5 .6 %。消化性溃疡组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P <0 .0 1)。结论 :CagA抗体检测在消化性溃疡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地区表达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的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127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分为四组。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HP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各组CagA-IgG,并作组间的比较。结果慢性胃炎(CG),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胃癌(GC)患者及无症状组(AC)血清中HP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4.2%,85.7%,81.5%,77.8%,61.6%,Cag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61.3%,66.7%,63.0%,70.4%,34.0%。经χ2检验显示,在DU与GU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AC组(P<0.05、P<0.01),而CG及GC组与AC组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agA HP感染率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胃肠疾病组间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仅DU与GU组的HP感染率高于AC组,而CagA HP感染率在CG、DU、GU与GC组,均高于AC组,可见CagA-IgG的表达情况,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致病因素与诊疗、防治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区分CagA HP感染所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能产生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细胞空泡毒素(VacA)的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分析经尿素酶及组织学Giemsa染色证实HP阳性的血清标本共117份,其中慢性胃炎68份,消化性溃疡49份。观察两种疾病中CagA与VacA阳性的HP检测结果。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的CagA与VacA阳性的HP感染率分别为35.29%(24/68)和61.12%(30/4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具有CagA与VacA的HP的菌株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16例已明确诊断的Hp感染患者血清中CagA、VacA和尿素酶抗体,并将Hp分为二个类型。结果Ⅰ型Hp在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GC)中阳性率分别为58.69%、95.45%和96.15%,显示CG组与PU、G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U和G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Ⅰ型Hp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因素,而且更易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严重的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18.
对19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组织进行幽门弯曲菌(CP)检查、病理切片及尿素酶试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的CP 检出率分别为90.91%;48.31%和24.40%。尿素酶阳性率分别为94.55%;55.62%和33.33%。活动性炎症的 CP 检出率和尿素酶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炎症。正常粘膜组织则均为阴性。表明 CP 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中幽门螺杆菌不同毒力菌株的感染情况,以及不同毒力菌株分型与慢性胃炎、肠化生、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和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毒素分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以高毒力的Ⅰ型菌株[细胞毒相关基因A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protein A,CagA)和/或空泡毒素A(vacuolar toxin A,VacA)抗体阳性]为主,占56.8%,Ⅱ型菌株(CagA和VacA抗体均阴性)的比例为43.2%。CagA和VacA抗体阳性人群与CagA和VacA抗体阴性人群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9.7% vs 44.2%)、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17.1% vs 22.9%)、消化性溃疡(33.2% vs 32.9%)等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进行分组,40岁以上患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患病率更高(62% vs 44%,P=0.002);而小于40岁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更高(40% vs 25%,P<0.001)。根据职业进行分组,非农牧民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高于农牧民(39% vs 30%,χ2=5.342,P=0.027);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患病率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以高毒力的Ⅰ型菌株为主,但不同毒力菌株感染患者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随着年龄增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患病率升高,而年轻人群及非农牧民人群消化性溃疡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何媛  赵晶  林泳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6):4424-4428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的患者2 65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 01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468例、胃溃疡组7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236例、胃癌组140例。入选患者均未曾行H.pylori根除治疗,采用蛋白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CagA、VacA和Ure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H.pylori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74.58%)、胃溃疡组(74.34%)、胃癌组(72.1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1.58%)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4.49%),各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H.pyloriⅠ型感染者1 596例,H.pyloriⅡ型感染者259例。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6,P<0.01);其中胃溃疡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P<0.005)。1 596例H.pylori Ⅰ型患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占60.15%(960/1 596),其次为VacA抗体,占34.27%(547/1 596),CagA抗体占5.58%(89/1 596)。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P<0.01);其中胃溃疡组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05)。各组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及胃溃疡组(P<0.005)。各组Ur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7,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P<0.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P<0.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不同H.pylori菌株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Ⅰ型菌株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且以CagA+VacA抗体均表达者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