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邱惠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2)
在临床各科的危重病抢救中,气管切开术挽救了不少患者生命。由于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进入气管及肺组织,失去了鼻咽部对气体过滤、湿化和加温的调节作用,从而造成气道变得干燥,使气管壁上纤毛运动功能丧失,影响气管排泄功能,气道内分泌物潴留、粘结、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还易导致细菌的侵入,肺部感染率也随之增高。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临床护理对照总结,对临床护理及方法介绍如下。llk床资料我科从1992~1995年收治气管切开病人共5例,均为脑出血病人,2例…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病人临床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9):235-23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雾化吸入,气管切开口处换药,内套管的煮沸消毒,气道湿化,无菌操作下进行呼吸道吸痰。结果:治疗时间最短2天,因为死亡。最长2年零7个月,因为呈植物状态。结论:做好气管切开病人护理,减少病人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5.
谈林蕊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17)
气管切开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通畅,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抽吸,保证病人维持正常氧饱和度的有效方法,在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现就我科于2004年至2008年成功抢救46例因各种原因而给予气管切开病人,经过精心治疗护理,病人痊愈出院,未合并并发症,而谈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病人插胃管小窍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后需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或从胃管内灌注食物、药物和水分以满足病人的营养供给或治疗需要,在ICU病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这类病人由于气囊或气管套管对气管内壁的推拉作用,给插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按普通插胃管的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胃管不是误入气管,就是盘曲在病人口腔内,而反复插管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和查阅有关资料,总结了一些小窍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困难的一种急救措施。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6月,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病人30例,通过对病人的痰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方法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保障肺部气体交换。方法: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25例患者痰液易于吸出,无呼吸道阴塞及感染,结论:对2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病人应用持续气道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对气管切开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气管切开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气管切口病人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病人持续雾化的效果.方法:将5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按医嘱定时雾化,观察组持续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痰液粘稠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气管切开病人痰痂形成、气管套管堵管等发生率高,采用持续雾化可明显改善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方法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保障肺部气体交换.方法: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25例患者痰液易于吸出,无呼吸道阴塞及感染,结论:对2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病人应用持续气道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伴躁动病人的护理改进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31例有躁动表现的气管切开患者改进了护理方法,井将结果与2011年6月之前相同例数气管切开伴躁动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1例气管切开伴躁动表现患者,在实施改进护理方法之后,其躁动表现例次明显降低,脱管、拔管的情况几乎未发生过,效果明显。结论:对气管切开件躁动患者的护理工作,在积极做好预防的同时,需勤于并善于观察患者的各种临床拄状和表现,充分考虑引起套管脱出的原因及诱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躁动例次以及脱管、拔管发生的例次。 相似文献
13.
何红岩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0):1220-1220
颈脊髓损伤致高位截瘫,由于呼吸肌运动功能丧失,造成了呼吸功能的低下、咳嗽反射的破坏。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故伤后患者并发症重,死亡率高。气管切开是抢救高位截瘫,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最有效的方法。而气管切开术后及时排痰、保证有效通气、防止肺部感染却是病人康复的关键。自2001年起,我科采用急诊手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拌高位截瘫病人40例,其中行气管切开术者30例。现将高位截瘫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及时清理痰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5年以来,笔者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45例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脑挫裂伤10例,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内血肿6例,原发性脑于损伤3例,弥漫性轴素损伤4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9例,人院时GCS评分均在3~7分。人院后3天内行气管切开21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死亡2例。3~7天内行气管切开15例,合并肺部感染8例,死亡4例。7~14天内行气管切开9例,合并肺部感染9例,死亡7例。2讨论通过上述资料显示,早期行气管切开,能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最终降低患者死亡率。2.1重度颅脑损伤病… 相似文献
15.
黄际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33-133
目的为了掌握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时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方法通过对我院36例气管切开病人以听诊为依据,确定痰液位置,选择吸痰时机,依据痰液性状选择吸痰方式。结果有效减少因吸痰过于频繁导致的气道黏膜损伤,未发生痰液带血现象。结论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谭雪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5):167-16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总结预防和护理经验。结果:只要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就能使病人早日康复。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的预防和护理好坏直接影响其肺部感染率,只有加强预防和护理,才能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 ,是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 ,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自 2 0 0 0~ 2 0 0 2年 ,我科收治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病人 2 1例 ,依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针对肺部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 ,采取了有效护理措施 ,有效的预防并控制了肺部感染。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9例 ,女 2例。平均年龄 36± 6岁。均为创伤性疾病 ,16例为机械通气患者。1.2 相关病原菌种类 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多数 (90 .4 % )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 (4 7.8% )… 相似文献
18.
19.
程淑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4):123-123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总结了昏迷病人气管切开的整体化护理,实施了有计划、有重点的护理,使气管切开昏迷病人安全地渡过了呼吸道管理困难期,有效地预防了常见并发症。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气管切开病人156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57例,脑出血49例;男63例,女43例,年龄5~70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