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饮片汤剂改革的一种尝试,具有无需煎煮、易于调剂、服用方便等优点。尽管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已历经20多年,但由于其与中药饮片的等效性对比研究缺乏系统性,很难制定出科学规范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体系,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本文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临床疗效与中药汤剂的等效性研究进行综述,为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配方颗粒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吴茱萸为示范性研究对象,探索建立评价配方颗粒和临床煎剂间的等效比例关系。方法:以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吴茱萸总生物碱、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以临床煎剂的煎煮方法制备的10批对照汤剂的平均值为临床煎剂的评价标准,以多个临床常用的炮制品为研究对象,比较配方颗粒和临床煎剂间的等效比例关系,并以药效指标进一步验证等效比的正确性。结果:通过系统的比较,配方颗粒和临床煎剂间的比例关系在吴茱萸各饮片间约为2,药效学比较证实该比例下的配方颗粒与相应饮片间的药效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等效比计算模型可做为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在换算等效关系时参考;但值得注意的是:药物不同,其等效比可能不同,应根据生产工艺、生产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得到各药物的等效比,最终的等效比关系仍需临床验证的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方颗粒是现代中医药临床使用的新剂型,因其具有方便高效等优势逐步在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通过文献查阅,主要对配方颗粒在质量标准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饮片单煎和合煎的主要化学成分、药效学、临床疗效等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进行了综合文献分析。结果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剂临床使用方便,中药方剂单煎和合煎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共有成分比例相近,大量相关药效、临床研究显示两者应用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代替传统汤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在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用,是对传统中药饮片的补充~[1]。它克服了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的诸多不便,并保留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性药效,在携带、运输、储存、药效稳定、服用等方面有传统中药饮片不可比拟的优势~[2],是对传统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尝试和有效补充~[3]。"分煎"后合并的中药配方颗粒与"合煎"的传统汤剂是否等效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两者  相似文献   

5.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饮片改革的一种新形式,多年来以其三效三小及五方便的特点受到患者青睐,是中药国际化的优质产品。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用量不断增加,有关企业统一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为此,如何建立一个专属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规范化体系就成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理学及临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为配方颗粒的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伟  孙叶芬  金传山  高波  任萃姣  赵宏苏 《中草药》2022,53(22):7221-7233
随着《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发布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陆续出台,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从政策法规、工艺研究、质量评价研究、化学成分及其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对中药配方颗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中药配方颗粒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保障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总结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现状,对中药配方颗粒应用及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从配方颗粒的产业布局、质量控制、制备工艺、价格比对、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阐明其与传统中药的不同,说明配方颗粒剂型对药效的影响。经研究得出虽然中药配方颗粒便于服用、携带,但目前应提倡传统饮片的传承、应用,配方颗粒只能作为传统饮片的补充品。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与市场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它以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断技巧,确切的疗效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饮片入药,临用煎汤”的服药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在经过长期的广泛研究、调查论证的基础上,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的研究课题,并将该课题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并分析川芎配方颗粒与川芎饮片标准汤剂是否具有药理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雄性小鼠50只进行实验,分为两组各25只,利用热板法、扭体法,对比川芎配方颗粒与川芎饮片的主要药理作用。结果:经药物处理后,配方颗粒组与饮片处理的小鼠热板痛阈均有显著提高,且配方颗粒组的热板痛阈在治疗后1 h及3 h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2.38,7.95;P0.05)配方颗粒组小鼠在用药后的20 min扭体频次仅为(13.21±4.23)次,较饮片组更低,且抑制率相对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0.67,9.84;P0.05)。结论:川芎配方颗粒与川芎饮片标准汤剂具有药理等效性,均可发挥镇痛、改善扭体等功效,在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补充,在临床应用中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中药饮片,而是各有利弊。为避免医与药判为两途,药与医离为二致的局面,临床应用时须从中药药性、煎煮、炮制、剂量等方面权衡利弊,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特点,使其推广使用。方法:将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优缺点进行对比。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剂量小,服用、携带、贮藏方便。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前景广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运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海训  王建国 《中医杂志》2006,47(7):499-499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科学提取、低温浓缩、瞬间干燥、干法制粒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的单味中药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及其研究的认识和体会。质量控制和单煎与合煎等效性是当前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现代色谱技术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当前市场上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饮片原料标准、统一的生产工艺和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单煎与合煎的等效性研究包括成分的比较、药效的比较和临床疗效的比较,等效性研究对指导传统经典方剂配方颗粒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注重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验手段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方颗粒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于其剂量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家食药总局曾下发《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从多个角度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提出要求,转变管理方式,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标准的建立是中药配方颗粒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的必要前提,而当前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多年仍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标准化成为当前中药配方颗粒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现状与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对进一步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研究的思路进行探讨,为中药配方颗粒相关标准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超微粉碎大黄配方颗粒小肠推进药理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微粉碎制备大黄配方颗粒(颗粒)与大黄标准煎剂(煎剂)、大黄细粉剂(细粉)和大黄超微粉剂(超微粉)促小肠推进的药理等效性。方法:同批次中药饮片制备的大黄煎剂、细粉、超微粉和颗粒以不同剂量组灌胃给药一次,计算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CPRI)。结果:大黄煎剂、细粉、超微粉和颗粒所有剂量组CPRI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增加(P<0.05);量效曲线分别采用复合、复合、幂指数、复合曲线拟合;大黄配方颗粒效价(mg/kg)=34.354+0.055×大黄煎剂(CPRI:45.28%-50.09%)=40.765+0.103×大黄细粉(CPRI:45.28%-54.18%)=60.088+0.532×大黄超微粉(CPRI:45.28%-68.63%);在121.88-3 900mg/kg剂量(2-5-20倍临床等效剂量)范围内,大黄颗粒效应(%)=-14.243+1.762×大黄煎剂=-11.939+1.578×大黄细粉=1.550+1.055×大黄超微粉。结论:大黄颗粒药理等效性>超微粉>细粉>煎剂。  相似文献   

16.
正川芎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等作用,和不同药物配伍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情况~([1])。川芎在临床加工的过程中包括配方颗粒、饮片,但二者在药理方面是否具有等效性,对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2])。笔者针对川芎配方颗粒进行药理等效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过程之中发现患者与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种种疑虑,主要体现在关心其疗效、质量与控制标准、如何正确使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和疑虑,谈出作者在临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体会,认为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的改良新剂型,有存储、携带和服用方便等优点,适合中医临床辨证施治与随症处方的需要,肯定了其临床疗效和发展前景。为了避免临床调剂的差错和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出了扩大知名度、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改进包装、加大研究与开发的力度、正确使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方颗粒,1992年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首家研制成功.多年来一直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生产、科研与临床疗效验证工作.2001年4月国家药监局组织专家会议,正式确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命名,目的在于从行业管理角度促进和确保该项目由科研阶段向科学化、规范化、合法化和产业化的方向过渡.  相似文献   

19.
张美玉  李丰 《北京中医药》2007,26(6):361-362
白癜风是一种后发性的局限性皮肤色素脱失症[1],是由于皮肤局部色素障碍、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使表皮明显缺少黑色素细胞,致使皮肤色素脱失而致.白癜风虽然不影响患者的健康,也无痛苦的症状,但由于它常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而影响美观,使患者常感苦恼,严重时可遍及全身,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 《光明中医》2010,25(5):879-880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主要源于对传统中药汤剂调制程序的改变,以及相关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的薄弱。对此,作者提出了拓宽思路、分类对待、各取所长、为我所用的指导思想,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