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优化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处方,建立胶束中紫杉醇与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具有靶向性的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处方中影响包封率的三因素(Soluplus/PTX、Soluplus/TPGS1000、水化时间),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奥曲肽修饰紫杉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增殖能力、表型特征及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制备鼠抗人激发型CD28单抗,采用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CIK的诱导,观察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表型特征;采用CCK-8法检测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诱导的CIK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株的杀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激发型CD28单抗能明显促进CIK细胞的体外增殖且能明显上调具有肿瘤杀伤活性的T细胞比例;CCK8检测发现,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的CIK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CF-7的杀伤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杀伤率随效靶比升高,并确定20∶1为最终效靶比;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加入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的CIK,可提高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CF-7的凋亡率及坏死率(P均0.05)。结论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诱导的CIK能明显提高CIK的增殖能力及上调具有肿瘤杀伤活性的T细胞比例,增强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可能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花  刘艺  李娜  张国琴  王萌 《中国中药杂志》2023,(13):3472-3484
利用中药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3完全代替胆固醇作为脂质体膜材料,制备同时负载双氢青蒿素与紫杉醇的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体,单因素试验优化脂质体处方工艺,对其粒径、Zeta电位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表征,评价药物在多种介质(pH 5.0、7.4)中的释放行为。以CCK-8方法检测其对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细胞划痕实验评价其对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脂质体的靶向能力和溶酶体逃逸机制。利用H9c2细胞对制剂潜在的心肌毒性进行安全性评价。所制备的脂质体呈类球状、粒径均匀分布,平均粒径为(107.81±0.01)nm, Zeta电位为(-2.78±0.66)mV,双氢青蒿素和紫杉醇的包封率分别为57.76%±1.38%和99.66%±0.07%,总载药量为4.46%±0.71%,双氢青蒿素和紫杉醇的累积释放度在pH 5.0条件下优于pH 7.4,低温下储存7 d稳定性良好。给药24 h后,当双氢青蒿素的浓度为70μmol·L<...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五味子乙素聚合物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建立其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制备工艺,采用超声法制备五味子乙素胶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束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工艺为有机相二氯甲烷,m PEG-PLA 4mg,PLA 4mg,二氯甲烷2mL,水相1mL;制备的胶束形态为规则的球形或类球形,胶束平均粒径为118. 6nm,Zeta电位为-2. 94mV;五味子乙素胶束平均包封率为(51. 17±0. 02)%,平均载药量为(10. 03±0. 40)%。结论超声法适用于制备五味子乙素聚合物胶束,所建立的五味子乙素包封率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0、20、40、8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24、48、72h后,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裸鼠皮下接种MCF-7细胞建立裸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五味子乙素组,每4 d测量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32 d后取肿瘤称重。Western blot检测MCF-7细胞和肿瘤组织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肿瘤组织Notch-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五味子乙素显著抑制MCF-7细胞生长,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同时显著降低MCF-7细胞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五味子乙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及质量明显受抑制,且肿瘤组织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五味子乙素可抑制乳腺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裸鼠模型移植瘤的生长、降低Notch-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CD133抗体修饰的紫草素微乳的制备及抗三阴性乳腺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洁  李倩  吴静华  吴华  朱娟英 《中草药》2019,50(7):1587-1595
目的评价CD133抗体修饰的紫草素微乳(anti CD133 antibody-modified shikonin-loaded microemulsion,Anti CD133Ab-SKN-MEs)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利用经典的成乳工艺制备紫草素微乳(SKN-MEs),再通过EDC/NHS缩合技术制备Anti CD133Ab-SKN-MEs,以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为指标优化投料比、抗体修饰密度等工艺参数;采用MTT法考察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行为,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作为探针定性定量考察细胞摄取行为,借助膜联蛋白V-PE/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 V-PE/7-AAD)试剂盒考察给药组诱导细胞凋亡行为;借助悬浮培养技术富集MDA-MB-231干细胞,通过各给药组孵育观察细胞成球性以及CD133+细胞率;建立裸鼠MDA-MB-231异位移植瘤模型,设生理盐水、紫草素(SKN)、SKN-MEs、Anti CD133Ab-SKN-MEs,4 mg/kg隔天iv 5次,观察肿瘤体积、裸鼠生存时间、抑瘤率和CD133+细胞比率。结果 Anti CD133Ab-SKN-MEs的最佳质量比为1.0%,抗体密度为0.025%,粒子形态圆整,粒径为(31.4±2.1)nm,电位为(-18.7±2.5)m V,包封率为(93.6±2.8)%;Anti CD133Ab-SKN-MEs对MDA-MB-231细胞的IC50为(1.53±0.43)μg/m L,细胞摄取显著高于SKN和SKN-MEs,孵育8 h可诱导(67.9±4.2)%细胞凋亡;Anti CD133Ab-SKN-MEs可以显著抑制MDA-MB-231干细胞的成球性,明显降低CD133+细胞率;Anti CD133Ab-SKN-MEs体内抑瘤率为78.5%,69 d后仍有12.5%裸鼠存活,瘤组织CD133+细胞率显著降低。结论与SKN相比,Anti CD133Ab-SKN-MEs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方面优势明显,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干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乳腺恶性肿瘤MDA-MB-231和MCF-7细胞凋亡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及MCF-7细胞系用含不同浓度紫草素的完全培养基(分组为0、0.2、0.4、0.8、1.0 mg/mL)进行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FTI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内PI3K/AKT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0 mg/mL)比较,紫草素浓度为0.8 mg/mL以上时对乳腺癌MDA-MB-231及MCF-7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浓度为1.0 mg/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DA-MB-231及MCF-7细胞的凋亡水平随紫草素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紫草素处理的MDA-MB-231及MCF-7细胞PI3K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素具有针对MDA-MB-231及MCF-7乳腺癌细胞系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曹鹏  王东明  顾振华 《中草药》2009,40(9):1418-1422
目的 探讨川陈皮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化疗增敏作用.方法 以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DNA Ladder、核小体双抗体ELISA和流式细胞仪测定MDA-MB-231细胞凋亡情况,凝胶阻滞实验(EMSA)和ELISA检测川陈皮素对核转录因子(NF-κB)的转录激活的影响.结果 20 μmol/L川陈皮素分别与1 nmol/L紫杉醇或50 ng/mL阿霉素联合使用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5.1%和82.6%,单独使用1 nmol/L紫杉醇或50 ng/mL阿霉素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0%和45%;核小体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法和DNA凝胶电泳实验表明川陈皮素与紫杉醇或阿霉素联合用药可明显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EMSA和ELISA实验表明川陈皮素与紫杉醇或阿霉素联合用药可明显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结论 川陈皮素可以促进临床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转录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楝素对乳腺癌糖酵解的干预及糖酵解相关酶的影响。方法: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CF-7;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川楝素(0,2.5,5,10,20,40,60,80μmol·L-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检测10,20,40μmol·L-1川楝素干预后乳腺癌细胞中葡萄糖消耗,乳酸含量,评价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干预作用;检测乳腺癌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H)水平,评价乳腺癌细胞能量供应水平;检测己糖激酶2及丙酮酸激酶活性,考察川楝素对糖酵解相关酶活性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中丙酮酸激酶M2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川楝素可以明显降低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葡萄糖消耗及乳酸含量(P0.05),并降低细胞ATP含量(P0.05),升高NAD+/NADH含量(P0.05),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水平。此外川楝素可抑制丙酮酸激酶活性,但对己糖激酶2活性无影响,蛋白检测结果表明,川楝素可以下调丙酮酸激酶M2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川楝素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影响乳腺癌细胞糖酵解水平,其机制与其干预乳腺癌细胞中丙酮酸激酶M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耐药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DOX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以噻唑蓝(MTT)法测定黄芪甲苷的细胞毒性及其处理前后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变化。采用乙醇注入法-硫酸铵梯度法构建共载阿霉素-黄芪甲苷的脂质体(LPs-DOX/AS),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LPs-DOX/A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乳腺癌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与黄芪甲苷联用后,阿霉素对MDA-MB-231、MDA-MB-231/DOX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均下降(P0.05),并且对耐药细胞的干预效果更明显(P0.01)。脂质体包载后的LPs-DOX/AS-IV比游离DOX/AS-IV对2种乳腺癌细胞的IC_(50)值均下降(P0.05),同样对耐药株的效果更明显(P0.01)。经LPs-DOX/AS-IV处理的耐药株细胞凋亡率也显著高于游离药物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对阿霉素多药耐药具有很好的逆转作用,黄芪甲苷与阿霉素联用及其脂质体共递送体系的开发可以有效逆转或增敏乳腺癌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不同分子亚型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以不同转移潜能MCF-7、MDAMB-231乳腺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设空白对照组及药物组,药物组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溶液作用细胞24h与48h后,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进一步检测β-榄香烯对两种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此外,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β-榄香烯对高转移性细胞株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作用。结果:β-榄香烯对MCF-7、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活力均有抑制作用,且对高转移细胞MDA-MB-231抑制作用更强,对于MCF-7细胞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3.45±0.43),(43.05±0.56)μg/ml,对MDA-MB-231细胞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20±0.61),(8.30±0.27)μg/ml。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β-榄香烯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当β-榄香烯浓度为25μg/ml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达到49.2%,对MCF-7只有15.5%。此外,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当β-榄香烯浓度达到10μg/ml时就能抑制高转移性细胞株MDA-MB-231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β-榄香烯能够抑制MCF-7、MDA-MB-231的细胞活力、增殖和克隆形成,且对高转移性细胞株MDA-MB-231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示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高齐墩果酸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包封材料,研究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脂质体,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处方和工艺。结果齐墩果酸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7;卵磷脂与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5.5,超声时间为35 min。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312 nm,平均包封率为90.66%。结论该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适用于齐墩果酸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土贝母皂苷对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土贝母皂苷作用下转染GFP基因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土贝母皂苷对两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土贝母皂苷作用24h后,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均表现出典型凋亡形态改变;MTT结果显示土贝母皂苷对两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强抑制作用,MDA-MB-231(GFP)、MCF-7(GFP)经土贝母皂苷作用48h后的IC50分别为(17.03±3.22)、(27.96±0.34)μg/ml。结论土贝母皂苷对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雀异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人乳腺癌细胞系的体外生长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ER+)和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ER-)体外培养、MTT比色法、生长曲线和雌激素受体(ER)免疫组化染色等。结果:genistein能明显地抑制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的体外增殖,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是32.5,46.8μmol·L-1。同时能拮抗外源性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生长刺激作用,而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雌激素的存在与否无关。E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经过30μmol·L-1 genistein处理的MCF-7细胞,细胞核内的阳性颗粒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P<0.001)。结论:genistein能明显抑制MCF-7和MDA-MB-231细胞的体外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genistein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是通过ER途径来介导的,而对MDA-MB-231细胞是通过非ER途径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15.
杨红艳  严萍  夏敬民 《中成药》2011,(9):1524-1527
目的 制备肉豆蔻挥发油脂质体,考察各因素对其包封率的影响.方法 以包封率为考核指标,先采用单因素考察,选出对脂质体包封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和水平,再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肉豆蔻挥发油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及工艺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比为4∶1,药脂比为3∶1,水化温度为50℃,水化介质为pH值5.8的PBS水溶液、水化时间为50 min.优化后的包封率为(86±5.3)%(n=3).结论 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药脂比、水化温度3个关键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较大.通过处方和工艺的优化,制备的肉豆蔻挥发油脂质体的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王锐  李娅兰  李建月  杨婧 《中草药》2021,52(15):4519-4527
目的利用脂质体可以共载水溶性物质和油溶性物质的特点,制备共载HBx-siRNA与五味子油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并进行制备工艺优化以及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的药效学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共载HBx-siRNA与五味子油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的制备工艺,采用电位粒径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形态。通过MTT比色法、细胞划痕实验、细胞摄取实验、ELISA法检测乙肝核心抗原(HBeAg)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达水平等实验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2,3-二油氧基-丙基)三甲基氯乙铵(DOTAP)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3∶1,五味子油与脂质体的质量比为1∶5,旋蒸温度30℃,超声时间70min,包封率可达84.08%,测得粒径为(134.000±0.035)nm,Zeta电位为(44.000±0.027)m V,形状呈不规则的圆形。体外药效学实验表明,共载HBx-siRNA与五味子油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结论成功制备了新型脂质体纳米给药系统。体外药效学实验表明五味子油具有较好的协同HBx-siRNA抑制乙型肝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能否通过调节Piwil2的表达来增强他莫替芬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的敏感性。方法通过MTT检测他莫昔芬以及黄芩提取物与他莫昔芬联合作用于MDA-MB-231、MCF-7细胞后,24~96h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通过RT-PCR检测黄芩提取物、他莫昔芬、黄芩提取物与他莫昔芬联合作用MDA-MB-231、MCF-7细胞72h,各组细胞Piwi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他莫昔芬作用于MDA-MB-231、MCF-7细胞24~96h后增殖抑制率显著低于黄芩提取物与他莫昔芬联合作用MDA-MB-231、MCF-7细胞。黄芩提取物与他莫昔芬联合作用MDA-MB-231细胞72h,细胞Piwil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与黄芩提取物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黄芩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Piwil2的表达来增强他莫替芬对乳腺癌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霉素-槲皮素复方脂质体(DQ-Lip)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氢化大豆磷脂(HSPC)和胆固醇(CH)为膜材,薄膜超声结合硫酸铵梯度法制备阿霉素(DOX)-槲皮素(QUE)复方脂质体。单因素考察药脂比、硫酸铵浓度和孵育温度,优化处方工艺,超速离心后HPLC测定脂质体中DOX与QUE包封率;动态光散射粒径仪及透射电镜测定脂质体粒径及形态。结果:优化处方工艺为:QUE:HSPC=1∶20mol/mol,DOX∶HSPC=1∶7.9w/w,硫酸铵浓度为0.15mol/L,孵育温度55℃;制备得到的复方脂质体DOX、QUE的包封率分别为(90.6±0.61)%、(83.3±0.24)%(n=3),粒径为138.5nm。结论:所得优化工艺制备阿霉素-槲皮素复方脂质体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与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药脂比、p H值、制备温度等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脂质体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是: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为1∶5,药脂比为1∶10,p H值为8.2,制备温度为40℃,按照该工艺制备的蛇床子素脂质体包封率为69.74%。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蛇床子素脂质体形态规则,包封率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9,(2)
目的:优化姜黄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处方进行优化并验证。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脂药比20∶1,水化溶剂pH值6.5,用量24.8 mL。所得脂质体粒径151.1 nm,包封率93.98%,载药量3.07%,在电镜下呈规则圆球形。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姜黄素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及载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