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起源于我国,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饮料。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茶说》中云:“除烦去腻,故世不可无茶”。就连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这样的谚语:“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由此可见,茶叶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多么重要。还是绿茶好市场上出售的茶叶,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红茶是经过发酵的茶,如祁门红茶;未经发酵的茶是绿茶,如黄山毛峰;经过半发酵的茶称为乌龙茶,如福建铁观音;采用经过加工干燥的茶坯与含苞待放的某种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称为花…  相似文献   

2.
梅辰 《大众健康》2007,(3):89-89
梅辰:中国的茶叶共分几大类? 陈宗懋: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绿茶是不发酵茶,名品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红茶是全发酵茶,它因发酵产生了茶黄素和茶红素色素,所以冲泡后茶汤呈红色,名品有祁门红茶、滇红等;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名品有大红袍、铁观音等;白茶是轻微发酵茶,因芽叶北面有白色茸毛以及冲泡后汤色比较浅而得名,名品有福建产的银针白毫等;黄茶则因为特殊的加工工艺而形成了黄汤黄叶。名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再加上所选原料粗老,所以茶色成黝黑或黑褐色。以云南普洱茶最为有名。花茶属于再加工茶,是用绿茶和香花进行拼合窖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  相似文献   

3.
何为冷泡茶 传统的饮茶文化,多以热开水冲泡,这样既可享受茶叶散发的优雅香味,品尝茶汤中甘甜清醇的滋味,也是一种闲暇嗜好.所谓冷泡茶,即以冷水冲泡茶叶,可以说是颠覆传统的一种泡茶方法.冷泡茶在日本叫"水云茶".用冷水冲泡绿茶、乌龙茶、红茶等,既可放在冰箱冷饮,也可在常温下喝.  相似文献   

4.
第一泡茶     
晓霖 《健康天地》2010,(12):7-7
<正>每一壶茶的第一泡往往是最令人难忘的,无论是绿茶的鲜灵清醇、红茶的醇厚干爽、乌龙茶的浓郁醇香,都会让人赞不绝口。但一泡、二泡、三泡……即便是上等的"铁观音"也经不起十几泡,何况是绿茶,红茶。  相似文献   

5.
喝过量咖啡或茶。适量的咖啡和茶对身体有益,过量却会刺激肠胃,影响睡眠。 实际上茶分三类,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三种茶由于寒热之性不一样,对人体好还是不好,要看你的体质类型。绿茶都是凉性的,红茶是热性的,乌龙茶的性质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是平性的。喝茶要适当,  相似文献   

6.
科学而合理地饮茶无疑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对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饮用什么茶都可以,只需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而定;而身体虚弱者,宜饮用茶性温和的红茶或黑茶为好,并在饮用的茶汤中添加奶或糖,既可增加热量又可补充营养;身体肥胖之人,可以多喝消脂减肥效果好的绿茶、青茶、黑茶(如普洱茶、沱茶等)或苦丁茶;身体瘦削者吸收能力差,以饮用消滞化积效果好而又茶性平缓的红茶、青茶为宜。  相似文献   

7.
茶叶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泽元  陶秉莹 《营养学报》1998,20(3):352-355
方法:108只12月龄SD大鼠用(g/300bw.d)0.15、0.30、0.60茶叶和(%)0.6、1.2、2.4浓度茶汤每日每只25ml喂养2个月。结果:茶叶和茶汤均能显著提高老龄大鼠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1),平均提高红茶为117.00%,绿茶为90.79%;均能降低大鼠肝丙二醛(MDA)的含量,平均降低红茶为34.62%(P<0.01),绿茶为25.35%(P<0.05)。结论:茶叶具有显著的生物抗氧化作用,且红茶的抗氧化效果比绿茶显著,茶叶的生物抗氧化机制除茶多酚类物质起作用外,可能还有其它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仪铭 《健康天地》2011,(9):74-74
<正>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徐夤在《尚书惠蜡面茶》中也有关于茶百戏雏形的描述。到了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把茶百戏做到了极致。宋徽宗不仅撰《大观茶论》论述点茶、分茶,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许多文人如陶谷、陆游、李清照、杨万里、苏轼都  相似文献   

9.
波波 《健康天地》2011,(3):21-21
<正>茶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健康饮品。我的最爱是红茶,如大吉岭、阿萨姆、锡兰,以及中国的红牡丹等。红茶和绿茶不同,绿茶没有太大的视觉感,还有苦涩味而红茶却没有。越是高档的红茶,口感越好,如果你泡的红茶有苦涩味,那一定是焖的时间不够。  相似文献   

10.
《健康天地》2011,(10):58-58
<正>问:初学喝茶,兴致蛮高,但听说茶分红茶、绿茶、花茶,还有乌龙茶等等,于是我又迷糊了。到底该喝哪种呢?山东读者郝先生答: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性格",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绿茶性寒可清热,乌龙茶润喉生津,花茶养肝利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喝  相似文献   

11.
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茶难成。因为风味独特、清香淡雅,而且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茶得以流传民间千年,深受喜爱经久不衰。传统的茶,一般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等6种。然而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养生茶,却不属于以上6种茶的任何一种。它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被誉为秋冬养生新宠。细解养生茶《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这便是养生茶入选秋冬乐活新宠的根  相似文献   

12.
健康饮茶     
《日本经济新闻》最近报道:专门经营乌龙茶等中国茶饮的茶馆走俏。日本公民说,“中国茶的饮法有些特别,很有趣,茶具也非常小。”茶,中国人最普遍的饮料,与咖啡、可可并列为世界三大饮料,喝茶的确对人体有益。 我国茶叶按制法、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花茶七大类。绿茶,  相似文献   

1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8名红茶工,17名绿茶工及26名对照者血清总IgE与茶尘浸液特异性IgE水平。红、绿茶工血清总IgE平均水平分别为490.83 IU/ml与536.63I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值(290.63 IU/ml),红、绿茶工间无显著性差别。红、绿茶工血清红茶尘浸液特异性ISE水平分别为7.28与5.59,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值(3.52)。血清总IgE与特异性IgE水平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乌龙茶也称青茶,制茶的工艺大致步骤可分为:晒青、晾青、摇青、揉捻、干燥和拣梗,是介于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完全发酵)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叶。因此,它具有绿茶清香的气味和红茶甘甜的口感,并且巧妙地抑制了红茶之涩和绿茶之苦。  相似文献   

15.
<正>夏天喝茶解暑,是众所周知的,但对于怎么喝茶却不一定人人了解,夏天喝茶也是有很多说法的。不同的茶,特点不一样茶叶的品种有很多种,有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茶的特性各异,适宜人群也不同,比如红茶适合运动量大的人;绿茶适合运动量小的人,常喝还可减肥、降血脂等;而用脑过度、脾胃虚寒者则适合饮用花茶;喜食  相似文献   

16.
小安 《健康》2009,(10):41-41
虽说饮茶起源于中国,但几百年的饮茶史在欧美也形成了当地特定的茶俗,尤其以英国为代表。不同的是,中国人爱喝绿茶,外国人爱喝红茶,也不知是不是中国人讲究茶味,而外国人讲究茶劲,亦或许是红茶对他们爱吃肉的饮食习惯有促进消化作用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7.
<正>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绿茶、花茶、红茶、白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近年来花茶也在"小资"女性中流行起来。有些没有喝茶习惯的人为了追求健康去喝茶,喝了后却很不受用。其实并非人人适合喝茶。喝什么茶,怎么喝茶,都要根据身体的需要和实际状况而定。看体质,喝茶有张"晴雨表"《本草纲目》记载:"(茶叶)苦、甘,微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  相似文献   

18.
对于茶。过去人们一直习惯饮茶,如传统的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种新的时尚又在我国许多地方和世界一些国家流行开来,这就是“吃茶”。其方法是将乌龙茶、红茶或绿茶的茶末、茶粉加入到食品中。从而创造出全新的食品,如茶面包、茶饼干、茶汽水、茶点心、茶酒、茶雪糕等。  相似文献   

19.
茶提取物和茶多酚的抗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慧娟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0):939-940
茶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南部 ,是最常用的饮料 ,世界上 2 / 3以上的人喝茶。中国人在公元 30 0 0年以前就将茶作为一种药品饮用。 6世纪末开始作为一种饮料来饮用。茶不仅具有有效的药物活性 ,而且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饮料 ,其种植区域在世界上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热带国家 ,总种植面积达 2 30 0 0 0 0公顷 ,总生产量达 2 6 0 0 0 0 0t。在世界上 ,不同的地方对茶的加工方法不同。茶叶经过不同的加工 ,制成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绿茶大约占世界上生产的茶叶总量的 2 0 % ,乌龙茶占大约 2 % ,其余是红茶。绿茶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消费。在绿茶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0.
韩大爷是小区里有名的爱茶人,家里红茶、绿茶、花茶样样俱全,每餐饭后泡一杯好茶是他的"必修课"。前两天儿子回来看他,看到他泡茶便说以后最好不要喝"头遍茶",时间长了会影响身体健康。韩大爷很纳闷,自己都这样喝十几年了,也没觉得不舒服,再说又不是喝"功夫茶",有必要那么讲究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