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平  傅杰 《中药材》1997,20(3):158-160
本文考证了地龙的名称沿革、原动物来源、产地及效用,认为古今地龙的主流品种是一致的。本草所记载的地龙的功效大多已被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中药莪术在中医临床中为常用药,其基原之一的广西莪术被遴选为广西“桂十味”道地药材种类。中药莪术为多基原植物,在古代曾与其他姜黄属植物发生混淆,其基源植物出现混乱,以及产地发生变化。为追本溯源,便于临床应用,因此经查阅各代本草及结合近代相关资料,证明中药莪术在古代主流产品为蓬莪荗;莪术道地产区于唐起源于西戎,清后形成为川、广(桂)、温三大道地产区;古代广西莪术的药用部位为根茎,功效主治基本相同。该考证为中药莪术正本清源,为进一步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锦灯笼为历代医家常用中药材,兼具药用和食用的双重价值。通过对锦灯笼来源进行本草考证,可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也为锦灯笼药材资源及质量研究,乃至其原植物酸浆的整体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栀子临床应用广泛,且历史悠久,为更好地利用栀子资源,通过梳理历代文献与现代研究,对栀子名称、品种、产地、炮制、功效等方面进行考证,发现栀子命名主要以形态、色泽为依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栀子的特征,并且存在与水栀子混用"黄栀"之名的情况。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栀子产地最早为南阳,但产量不高,受人口迁移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栀子的产地主要转移到南方,且以南方产者为佳。在历代本草文献中记载入药用的栀子为山栀子,水栀子不堪入药,但在《伤寒论》等古代方书中有"肥栀子""大栀子"入药用的记载,通过后世对相应方剂的记载,确定二者应为水栀子,为水栀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之所以与本草文献记载有所差异,应与《雷公炮炙论》和《伤寒论》的年代不同,栀子的产量及采收能力有所差距,且本草书重规范,择优入药,方书注重实用等特点有关,并且根据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山栀子与水栀子化学成分组成、含量相似,具有相同的利胆作用。此外,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与方书中栀子的炮制方法和功效,并进行了分析,为栀子属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龙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原名蚯蚓,别名有土龙、曲蟮等。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广地龙与沪地龙2个品种,但由于地龙品种众多,市面上存在混有非药典收载科属地龙的现状。笔者在系统翻阅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地龙的名称、基原、产地分布、道地产区、采收时间及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证。通过分析各类本草古籍和现代研究文献及其附图后,发现古籍中所提的"蚯蚓""白颈蚯蚓"是环毛蚓属的统称,古代药用蚯蚓可能为广地龙一类;古人认为白颈蚯蚓为质量较好的药用药材,与现代研究发现广地龙药材质量较土地龙好的观点相同。古今文献对地龙产地的记载较为一致,但由于环境的变化,野生地龙产量减少,现地龙输出以人工养殖为主。古时采收应尽量在春、夏、秋季,现代最佳采收时间是秋季。不同年代、地域流行的地龙炮制方法有所不同,应注重遵循和传承古法炮制,并结合现代研究技术,制定地龙炮制的量化标准,使地龙药材得到全面有效的应用。该文可为地龙的正本清源、资源开发、临床使用、道地产区及炮制方法确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叙述了中药贝母的名称考证、原植物考证和疗效的考证,并且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贝母的疗效进行了辨证的思考,以及对十八反中的“贝母反乌头”进行了现代药理的初探。  相似文献   

7.
中药天仙子的本草考证肖新月杨兆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天仙子使用历史较长。主治胃肠痉挛,脱肛,牙痛,哮喘等。其别名、土名较多。至今尚无较系统的本草考证资料。现将历代本草记载天仙子的有关资料加以介绍和分析。天仙子《神农本草经》称作莨菪子,列为下品。谓:“莨菪子。味苦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1]《名医别录》云:“味....  相似文献   

8.
丁永辉 《中药材》1995,18(9):476-478
对马勃本草资料的考察,认为马勃用药在历史上经历了变化的过程:(1)汉至唐,为紫色马勃;(2)宋代则包括了紫色马勃、大口静灰球和长根静灰球;(3)宋以后进一步扩大,大马勃和脱皮马勃开始使用。本文还就马勃用药部位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9.
鹿茸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在历代医书上均有详细的记录。鹿茸的药用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之久,但因朝代更迭、地域差异、古分类方法不够完备等原因,历代文献中关于其药用价值的描述也不尽相同。为明晰古代和现代有关鹿茸的各种记录。文章从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采集炮制、性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为其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药自然铜为接骨要药,本文对自然铜进行本草考证。自然铜始载《开宝本草》,又名石髓铅。”自然铜,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今信州火山军皆有之,于铜坑中以石间采之,方园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苏颂在《本草图经》言:“今信州出一种乱如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不难断定苏颂这里描述的自然铜是矿物自然铜。矿物自然铜是在原生热液铜矿床中,由地质作用形成还原条件,使铜化物矿中的铜还原而自然流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中药龙胆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别名有陵游、草龙胆等,该文针对历代本草记载龙胆品种较为混乱,亦混有当地习用非龙胆科植物的现状,在系统查阅龙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历代本草书籍,对其名称、基源、产地分布、道地产区、采收时间及炮制方法进行全面考证。通过分析各类本草书籍中对龙胆的形态描述及附图,得出古代龙胆基原与今日龙胆药材原植物中的龙胆Gentiana scabra与条叶龙胆G. manshurica基本相符的结论,整理了各文献中出现的龙胆药材原植物的拉丁学名;龙胆的商品分为关龙胆和滇龙胆,其中关龙胆包括龙胆G. scabra,条叶龙胆G. manshurica与三花龙胆G. triflora.,现主产于东北;滇龙胆G. rigescens产自云南;由于历史变迁等各种原因,关龙胆的道地产区由江浙一带变为东北一带;龙胆炮制方法有酒炙、甘草汁炙、生姜汁炙等,目的皆为抑制其苦寒之性,其中酒炙龙胆历史最为悠久,并可促进龙胆有效成分的溶出,为较好的炮制方法。该研究为龙胆的正本清源、资源开发、正确使用、道地产区及炮制方法确定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秦皮为较常用清热药,古时多用治目疾,风湿和热痢,近代除用于细菌性痢疾外,尚用治气管炎。秦皮日趋广泛的应用,对秦皮生药学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药山楂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山楂的本草考证高光跃,冯毓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北京100094)山楂为常用中药,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中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正品为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及山里红C.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 ̄[1]。然而我们在对全国山楂商品调查中,发现尚有同属的其他种及他属植物的果实亦作山楂药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本草考证,对山楂的用药品种进行整理。一、名称以山楂之名载入本草,始见于《....  相似文献   

14.
中药瞿麦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凤琴  王振芳 《中药材》1995,18(11):581-583
考证认为,本草记载的中药瞿麦原植物为石竹和瞿麦;石竹是古代中药瞿麦的主流;混淆品有石竹科的剪秋罗和禾本科的雀麦等。本文还对瞿麦的本草名称和药用部位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药五加皮进行了本草考证,从古代本草记载的五加以叶的形态特征命名、产地、现今五加属Acanthopanax植物的分布和形态等方面考证出五加正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通称五加),白簕A.trifoliatus(L.)Merr在梁代之前已与细柱五加同时作五加用。并从细柱五加含有效成分紫丁香甙Syringin,白簕不含的角度,证明了古代本草所载“五叶者良”和“四叶三叶者…为次”的观点是正确的。同时对五加皮的混淆品杠柳Periploca sepiumBunge等也作了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中药菖蒲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史学资料和植物调查,对菖蒲进行系统考证,认为《神农本草经》菖蒲是泛指菖蒲属(Acorns)生石上、根茎节稠密的多种植物;《本草经集注》及其多数本草所载是指石菖蒲A.gramineus及大石菖蒲A.tatarinowii等叶有“剑脊”的狭叶类植物。尽管《名医别录》及《图经本草》所载尚包括水菖薄A.catamus,但本草谓其不可作菖蒲(石菖蒲)入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药三棱的考证,认为莎草科荆三棱(Scirpus yagara Ohwi.)药用较黑三棱科黑三棱(Spargan.um stoloniferum Buch—Ham.)要早,二者都有较长的药用历史。此结果为确定该药正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泽泻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泽泻是常用中药 ,历版《中国药典》中均有记载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 Alisma orientalis(Sam.) Juzep.干燥块茎。冬、春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 ,洗净 ,干燥 ,除去须根及粗皮。具有利水渗湿 ,泄热通淋 ,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 ,水肿胀满 ,泄泻 ,痰饮眩晕 ,遗精等。为了使这一古老中药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确保泽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本文对其进行了本草考证。1 名称药材名除泽泻外 ,另有水泻、芒芋、鸹泻[1 ] ,泽芝 (《典术》)、及泻 (《名医别录》)、禹孙 [2 ] 、天鹅蛋、天秃 (《药材资料汇编》)。植物异名 :  (《诗经》) , 、 …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证,我国古代药用菟丝子主要是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和金灯藤(C.japonicaChoisy),其使用范围和目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陈晨  王鹏  谢欢欢 《中药材》2018,(3):745-748
从名称、基原、药用部位、药性、功效、食用历史等方面,对中药荆芥进行了考证研究。荆芥最早以"假苏"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首载"荆芥"一名者当为唐代《新修本草》;首次以"荆芥"为正名收载者为唐代《食疗本草》。历代本草所见荆芥别名主要包括假苏、鼠蓂、姜芥、菥蓂、稳齿菜、四棱杆蒿、哈日吉菇格(蒙语名)、山薄荷、小苗香等。《吴普本草》最早记载了荆芥的形态特征,结合历代本草文献记载和药图,荆芥基原植物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气味辛香,茎方,部分枝节梢头为红色,叶对生,羽状深裂,裂片3~5片且多呈狭长披针形,羽状叶脉,主脉明显,叶片颜色淡黄绿色或深绿色,花序为轮伞花序多轮密集成穗状,农历二月抽叶,农历八月为花期。其特点与唇形科荆芥属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基本一致。自宋至清,间有医家仅选荆芥穗入药,但其余大多时期多数医家皆以茎穗同用。根据历代本草记载,荆芥药性可概括总结为性温,味辛,无毒,归肺、肝经。其功效多体现在疏风散邪、透疹消疮、活血、祛湿除痹、消食等方面,治疗病证多与风邪、气滞、血瘀有关,可用治外感寒热、瘰疬、疮疡初起、瘀血及湿痹等,兼具消食、清利头目、醒酒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