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精华,涵盖了疾病发生的各个阶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中,中医药及时介入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全国名中医袁今奇教授结合案例,从这三个方面提出:对于高危人群,采取扶正气、避邪气方法,防止发病;对于已病人群,采取清热化湿、解毒救逆方法,防止病邪深入和转化;对于治愈人群,采取健脾补肺、益气养阴方法,防止复发。从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部分患者病情传变迅速。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内涵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适用于传染病防治的各个阶段。周明军老先生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参考中药处方五,微调几味中药的剂量,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微调后药物组成:生黄芪7 g,白术12 g,防风9 g,苍术9 g,藿香10 g,沙参7 g,金银花15 g,贯众10 g。该方包括玉屏风散原方,既益气固表,又祛风散邪,适用于易感人群。外用方剂为周老先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药,药物组成:八角茴香40 g,肉桂20 g,甘草20 g,白芷20 g,苍术20 g,藿香20 g,制为香囊,于枕边、胸前各放一个。该方具藿香正气散之方义,有治疗山岚瘴疟之功效,孕妇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3.
季盛 《江西中医药》2021,52(8):21-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烈性传染病,具有起病隐匿、传播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已严重影响人民的健身体健康.中医学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符合预防医学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疫情以来,中医专家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新冠肺炎防治进程中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方面应用,现加以总结,以为社区"治未病"理念的运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鲁西南地区运用扶正祛邪、祛湿通络法对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治,对易感人群实施辟秽防疫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应用养护正气、调节体质为主的预防调护措施,祛邪外出、疏通气血的辨证施方治疗策略,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一种防治疾病的先进理念,它包含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防治疾病非常系统而全面。首先,艾灸的消毒灭菌、抗病毒以及针灸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对人们的侵袭,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其次,针灸的抗炎作用,有利于防止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恶化,促进他们的恢复,发挥“既病防变”的作用;最后,针灸调节脏腑功能,保护肝肾功能,改善胃肠道反应,能够进一步巩固已康复患者的疗效,同时减轻西药治疗对人体的伤害,降低“瘥后防复”的风险,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措施,作好预防,防止疾病发生,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冶未病”思想贯穿于肛裂防治之中。肛裂未发,预防保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便秘,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卫生,防止感染。肛裂已发,采取综合治疗,促使肛裂早期治愈,防止传变。肛裂已愈,注意调护,远离诱因,辅助正气,增强体质,保持机体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阻断疫情,本文从中医治未病角度,针对普通人群,提出具体预防措施,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外治疗法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明显优势。三伏贴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用于防治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代表性干预方法,它运用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和顺应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来预防或治疗疾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我国对新冠肺炎一直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国内外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疫情反复的危险仍然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群普遍易感性使全球卫生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基于三伏贴的核心理论“治未病”,从其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临床运用方面进行阐述,为其应用于临床防疫提供一定的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已变防渐。"治未病"思想在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中有充分体现,提倡人们通过适度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摄精神等方式增强正气,从而抵御病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根本是预防动脉硬化,提前干预,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运用到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中,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传统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一种防治疾病的先进理念,它包含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防治疾病非常系统而全面。首先,艾灸的消毒灭菌、抗病毒以及针灸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对人们的侵袭,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其次,针灸的抗炎作用,有利于防止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恶化,促进他们的恢复,发挥“既病防变”的作用;最后,针灸调节脏腑功能,保护肝肾功能,改善胃肠道反应,能够进一步巩固康复患者疗效,同时减轻西药治疗对人体的伤害,降低“瘥后防复”的风险,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而抑郁症在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并成为一种精神危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章试从未病先防、欲病先调、已病防变三个方面探析“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抑郁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其在中医皮肤科中的防治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其能有效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并贯穿中医诊治疾病的全程,但由于其理论的抽象化及高度凝练,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解并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中存在困难。此次以湖北武汉为主阵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过程中,中医药"防-治-复"全程参与,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效。拟通过分析本次防疫过程中,中医药针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措施,探析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及在教学中的实施,以期加深学生对中医"治未病"的理解,并强化学生的中医理论及文化信心。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思想始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预防治疗学的特色和优势。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病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改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未病先防,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有病早治,防止高血压病的发展;既病防变,防止高血压病并发症;瘥后防复,防止高血压病的反复。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郁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郁病,不仅能防止郁病的发生,并且能提高患者自我预防意识,主动积极配合,从而收到较好疗效。理论探讨,结合临证体会,试从未病先防、欲病先调、已病防变的角度论述其在防治郁病中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社区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23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15,采用西医常规健康管理)与观察组(n=115,在西医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历史起源和现代临床医学,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传防变"和"愈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其在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恩欣 《新中医》2010,(6):122-122
<正>"治未病"始见于《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丰富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治方法,预防为主是"治未病"的核心内容。肿瘤已成为常见病、疑难病,肿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