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哲学家庄子,他对人的精神、情操、养性、养心颇有研究,他主张"少私、寡欲、清静、超然"的养生之道。少私庄子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经常私心缠身,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整天打个人的"小九九",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他必定是事事患得患失,鬼迷心窍,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哲学家,他对人的精神、情操、养性、养心颇有研究,他主张"少私、寡欲、清静、超然"的养生之道。少私庄子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缠身,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整天打个人的"小九九",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他必定是事事患得患失,日夜不得其安,必然会导致形劳精亏,积虑成疾。人们应当做到心胸开阔,性格开朗,不图名利,排除私心,从而达到长寿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长寿》1996,(6)
庄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一套颇有见地的养生之道。他主张“少私、寡欲、清静、乐观”,强调精神是养生的重要支柱,堪称是醒世济人的古训。 少私。庄子认为私是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满腹,就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终日不得其安,必致形劳精亏,积虑成疾。庄子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静默补病”。就是说,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故应遵循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学识渊博,还有一套"少私、清静、寡欲、乐观"的养生之道. 少私庄子认为私是百症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满腹,就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终日不得其安,必致形劳精亏,积虑成疾.庄子认为,只有心底无私,才能胸怀大志,不计较功名利禄,才能知足常乐,乐观坦荡.  相似文献   

5.
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就认识到生老病死如同昼夜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以古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生死观为训,在生之年不寻欢作乐,空耗精力,也从不因为“老之将至”而畏惧死亡。庄子活到84岁,无疾而终,他的寿命比同时代的人平均寿命翻了一番多。  相似文献   

6.
赵广兰 《家庭医学》2007,(21):48-48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哲学家,他对人的精神、情操、养性、养心颇有研究,他主张“少私、寡欲、清静、超然”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7.
现代养生学告诉我们,养生有道,百岁可期。养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达到益寿延年。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就认识到生老病死如同昼夜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的养生之道有四:一是少私。“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二是寡欲。“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三是清静。静默祛病。四是豁达。“安时而处顺、  相似文献   

8.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真是智人睿语。大凡人生,总不免忧国忧民忧亲忧己。忧虑自有高下之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即为大忧大虑,于强者并非致命的重斧,倒可能成为催人奋发、造福民族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但还应当将望"气"结合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地提高诊断和预测的正确率. 望"气"的重要性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  相似文献   

10.
平安 《现代养生》2015,(1):65-67
【一】18世纪英国作家西德尼·史密斯嗜茶如命,他曾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茶,要是没有茶,这世界不知成何样子,不知还能继续存在否?我不生在茶叶未出世之前,真是喜不自胜哩!"史密斯属于卢仝、陆羽之流;论其性格,仿佛可以与之分为"皮包水"的类型。有人说茶是英国人的"国民饮料",我们公认茶是中国人的"祖传苦汤"(因曾有称茶为苦药者,故彷酒为黄汤例,姑且名之)。总之,在中英两大民族,茶之为物,  相似文献   

11.
正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得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庄子·让王》连续几期养生格言,谈的都是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从而养生的问题。岂料却有老友讽刺,谓"何不食肉糜",大意是一生衣食无缺,平安顺利,不知众生之疾苦,哪里有那么多的快乐?其实快乐与人生疾苦无关。君不见庄子说:"古代得道的人,穷时快乐,通达时快乐。他们的快乐与穷、通达无关。在他们看来,穷和通达就像寒暑风雨一样,是不断循序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健康必读》2009,(9):35-35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漆园吏。著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经》。这是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作之一。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为人达观,很善于摄生,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先秦时代里,他竟然活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就要算是十分高寿的了。  相似文献   

13.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真是智人睿语。大凡人生,总不免忧国忧民忧亲忧己。忧虑自有高下之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即为大忧大虑,于强者并非致命的重  相似文献   

14.
先秦文献中,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后世道教和中医中的很多养生思想和修练方法,都可以从《庄子》中找到源头. 在庄子看来,个体生命的价值远高于世俗的功名,养生、尊生在《庄子》各篇章中频繁出现.但他又反对刻意追求长寿,讲究顺应自然的养生,对生死亦淡然处之.庄子的养生之道格外强调养神,并提出了"心斋"、 "坐忘"的养神方法,以养神为核心也在日后成为东方养生哲学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诚无悔,恕无怨,和无悲,忍无辱。养性,修养品质性格。我国道家主养性,认为修心炼性就是清心寡欲,补充后天消耗的精气神,恢复到原始的状态。苏东坡有言:"道如黄金",珍贵也。养性的核心是"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显现在道德品质的修养上。《遵生八笺》载录的以下内容,值得借鉴。一、"四字"引领《遵生八笺》载《梓童宝章》曰:"饶一着,添子孙之福寿;退一步,宽驹隙之易过;忍一言,免驷马之难追;息一怒,养身心之精和。"饶一着,意为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在强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气"的生成复杂,来源不一,分类多端。其功能有五:推动、温煦、固摄、防御和气化。"气"之为病有气虚、气郁、气滞、气阻等,心气虚、肺气虚、肝郁气滞、肺气阻塞等。鉴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17.
"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特别是宋后新儒家尊崇的政治伦理,对中国影响深远,其理路一本孔、孟之旨.然而考诸典籍,"内圣外王"的提出源自庄子,内涵与儒家截然相反.与孔、孟"仁政"、"性善"阐发的"内圣外王"学说不同,庄子承袭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以"率性"、"自私"为阐发基点,提出了"无为无不为"的"内圣外王"主张."无为"为"王",法天;"无不为"生民,合天.在"上无为而下必有为"的社会制度关照下,全社会成员"各遂其私",而成就"天下为公"的终极目标.本文通过儒、道学说的比较,期翼透过历史实践的迷雾,厘清文化源头的智慧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养生格言当乐境而不能享受者,毕竟薄福之人;当苦境而反觉甘者,才是真修之士。明·郑瑄《昨非庵日纂》老人家常说现在的年轻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年轻人毕竟生活在当下,没有经历过老年人过去的贫苦日子。即便你唠唠叨叨地给他讲早年的艰辛,他一句话就打发了你:"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说它  相似文献   

19.
一个形容憔悴的人一瘸一拐地走进诊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向内科医生诉说他的痛苦:"头痛,高血压,胸闷,背痛和其它不知原由的病痛。"这很快就被查清楚了,先后有6名大夫为他进行了检查。这些大夫给他开了一些相互抵触的处方,并给他拿了有12种之多的药物——有些每天要吃24片——其中一些是他已经服用了3年之久的"老药"。  相似文献   

20.
一天,惠施与庄子在闲聊世间万物. "你主为世界的至美之道是什么?"惠施问庄子. "万物该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就是至美之道."庄子答曰. "此话怎讲?" "植物该长绿叶的时候就长绿叶,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开花结果,该落叶的时候就落叶,这就是至美之道."庄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