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粥,从宫廷到民间,由早点到晚餐,由治病到养生,补虚强身,益寿延年,实是一宝。粥的主要成分是粳米,《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下边介绍几种祛病养生药粥: 花生粥 花生性味甘、平,有润肺、和胃、补益、健身、益寿之功效,被称为“长生果”。高脂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凯歌 《长寿》2011,(8):35
秋季每天早晨吃粥,《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饮代参汤。"雪梨粥将粳米放在锅中熬至八分熟,然后把洗净的雪梨连皮一起切成块,放进粥里再熬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雪梨粥最好在晚上喝,因为晚上寒湿气较  相似文献   

3.
夏季说饮食     
<正>随着季节的变化,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时令果蔬和其他食材平衡营养,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夏季如何安排我们的饮食呢?夏三月,历代养生家都认为,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代孙思邈认为,"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元代医家在《茹谈论》中说:"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中医还有一种观点,夏季宜养脾。炎热的天气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胃功能,更好地补充营养。但过食肥甘厚味会损伤脾胃,影响人体消化吸收,甚至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  相似文献   

4.
饮食:宜多食滋阴润肺食物古医书《素问》描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意思就是,酸味的食物可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大原则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少吃葱、姜、辣椒等辛辣味食物,可适当多食酸味果菜。《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意思是,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应以滋阴润肺食物为主,此时,已可多食用银耳、粳米、生地  相似文献   

5.
食粥与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食、药同出一源”。粥是“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清代、民间隐士曹慈山所辑著的《老老恒言》、其中曹氏根据老年生理上的特点,编制了粥谱,按上中下三品分类,多达100种。粥由米或豆煮烂而成。其米、豆的种类不同,所各有的功能亦异。粳米、小米、黄米能补益中气、益血生津。高梁米能清胃养脾,糯米能补肺气、养胃津。苡仁米,益脾胃、清湿热。绿豆解暑热等。  相似文献   

6.
园丁 《药物与人》2007,20(1):42-43
历代医家赞山药山药,既是滋补保健的食物,又是益气补虚的中药,属于药食两用之品。我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对山药极为推崇,称其具有“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  相似文献   

7.
<正>山药,既是滋补保健的食物,又是益气补虚的中药,属于药食两用之品。我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对山药极为推崇,称其具有“补  相似文献   

8.
我国元朝的《农书》中说,大蒜“夏日食之解暑气.北方食肉尤不可无,乃食经之上品”。夏天吃蒜不仅可增加营养、改善食欲,还可防治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2 500年前,阿胶就被作为滋补上品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清代杰出的医学大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阿胶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补最甚"。中医认为"血肉有情之品"与植物类药"草木无情之品"相对而言,是动物药(以脊椎动物、有血动物为主)中具有滋补强壮、添精益血等功效的药食部分。但是阿胶等动物药容易有味道不佳、难以入口的情况,怎么样能使阿胶变得容易入口些呢?其实也是有方法的。  相似文献   

10.
周贻谋 《长寿》2007,(8):40-40
上文谈了《饮膳正要》第三卷的《米谷品》,本文接着谈《兽品》。《兽品》介绍了牛肉、羊肉、黄羊、猪肉、野猪肉、狼肉等家畜和野兽的肉类食物35种。关于牛肉、羊肉、猪肉,这里不拟多说,此处拟谈谈驴肉、鹿肉和野猪肉。书中说,驴肉味甘性寒(一说性平),治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解心烦。头肉治多年消渴,煮食之良。乌驴者尤佳。又说.野驴性味同,食之能治风眩。  相似文献   

11.
周贻谋 《长寿》2013,(3):52-53
《本草纲目》草部药中收有肉苁蓉、锁阳二药。李时珍对肉苁蓉加以解释说:"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又引陶弘景的话说,本品"生时似肉,以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可见肉苁蓉也是药食兼用之品。李氏认为此物能补中,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大补壮阳,可治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且能益髓,长肌肉,暖腰膝,悦颜色,延年。肉苁蓉为列当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它含有多种抗衰老的活性成分,如甘露醇、肉苁蓉多糖、肉苁蓉  相似文献   

12.
羊肉粥组成:羊肉500g,粳米60g,精盐少许,葱白2茎,生姜4片。制法:先将羊肉洗净,切成肉丁,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放葱茎、姜片,煮成粥趁热食之。特点:具有益气血、补虚损,暖脾胃之功效。阳气不足、气血亏损、体弱羸瘦、畏寒怕冷、中虚及胃、腰膝酸软诸证者,可经常食用。本方出自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一书。该书载“羊肉粥治骨蒸久冷”。羊肉味甘性温,能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品。羊肉含有优质完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A等。所以有人把羊肉的补益作用与人参相提并论,认为“人参…  相似文献   

13.
周贻谋 《长寿》2012,(10):52-53
在《本草纲目》所载金石类药物中,绝大部分是单纯的矿物药,但也有少数是药食兼用之品,如食盐就是。本书卷十一载有食盐,言其性寒味咸无毒,能杀虫去风毒,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长肉补皮肤,通大小便,滋五味,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同时又指出:"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多食则脉凝泣(涩)而变色。"还说:"喘嗽水肿消渴者,盐为大忌。"对食盐的功效和利弊谈得很全面。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古代的启蒙读物——《急就篇》中就有五参之说,人参居其首。两千多年前的中药经典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将人参列为上品,所以,人参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人人称颂的好药。由于它能补虚益损,益寿延年,因此,不论古今,王公贵胄、寒士布衣、男女老幼,都争相服食,以求长命百岁,长生不老。现在我国政府已明确认定,人参不仅是药品,也可充作食品、食物使用。那么应如何选购这一药食两用之品呢?兹简单地介绍如下,谨供参考。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参药,大体是  相似文献   

15.
刘姿含 《保健医苑》2013,(10):60-61
山药又称淮山、怀山,是很好的延年益寿之品,有"神仙之食"的美名。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专论:山药可使人久服耳聪目明,轻身不饥延年。《神农本草经》称其"性平,味甘,补脾胃,益肺肾,生津止渴,益肾气,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它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神农本草经中》中把它和薏米、芡实一起尊为上品",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  相似文献   

16.
正芡实是医食两用之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古药书说"儿童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在我国自古芡实是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同时,芡实具有补中益气、养肾固精、健脾止泻、滋阴祛湿等功能,历来被医家作为秋冬季节平补首推之品,经常食用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疾治病。下面介绍一些芡实食疗药膳,有兴趣者不妨根据自身情况对症选用:芡实大米粥芡实(炒)50克、大米100克。芡实洗净放入砂  相似文献   

17.
李忠 《健康向导》2014,20(4):53-53
<正>《黄帝内经·素问》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了均衡摄取各种营养,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五谷为养"是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谷物和豆类,为养育人体之主食。"五谷"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  相似文献   

18.
施芳英 《家庭医生》2021,(10):34-35
前段时间,很多网友为“白粥能不能养胃”的问题吵得面红耳赤. 在中医看来,“白粥养胃”一说,并不假. 谷类食物性平和,具有健脾养胃、化生气血、补益脏腑之效.文火久蒸久煮后,温软熟烂,汤多汁宽,滋养脾胃效果更佳,有利于消化吸收. 中医食疗经典著作《食医心鉴》中,谷类食疗方剂就有86首,运用的谷类包括红米、白米、青粱米、白粱米、粳米、粟米、大麦、小麦等,而粥方又占63首之多. 《食医心鉴》作者、唐代医家昝殷,还特别推荐高良姜粥.  相似文献   

19.
张炜 《大众医学》2013,(11):63-63
根据PM2.5致病特点,应适当多食清肺润肺之品,以药食同补。  相似文献   

20.
米油补身     
《长寿》1995,(1)
取一斤稻米水煮,在饭汁滚开时,汁面即浮起浓稠的米沫,即米油。这是很好的补剂。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说:“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清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