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利用自体硬脑膜分层,将其面积扩大作硬脑膜减张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去骨瓣减压并扩大自体硬脑膜减张修补手术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中、术后观察。结果:手术费时较长,术后能达到减压效果,去骨瓣减压术相关并发症少。颅骨修补术中可见修补后的硬膜完整,与颞肌分界清晰,但与颞肌瓣有较紧密粘连。结论:扩大自体硬脑膜减张修补术不影响减压效果,能减少去骨瓣开颅的一些相关并发症,但受一些条件限制的病例不能施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大面积脑梗死运用颞肌脑表面贴附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8例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单纯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22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通过一个月及3个月后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存活率为86.4%优于对照组的56.3%,表明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死亡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比较(P〈0.05),表明一个月两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老年大面积脑梗死采用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63-964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瞳孔恢复率、 NIHSS评分、 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瞳孔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9%,低于对照组的26.03%(P <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瞳孔恢复,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彭国宏 《现代保健》2013,(10):36-37
目的:探讨采用逐步减压去骨瓣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近几年来本院采用逐步减压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愈好转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GOS评分结果等方面比较,逐步减压组明显优于标准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逐步减压去骨瓣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能显著提高治愈好转率、GCS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秦兆为 《现代医院》2013,13(3):33-35
目的观察去大骨瓣减压术加颞肌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21例。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加颞肌贴敷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的梗死灶消失,9例患者的梗死范围明显缩小,6例患者CT扫描见到模糊效应;17例意识障碍的患者,有12例术后意识恢复清醒;15例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有10例术后肌力完全恢复;1例患者于术后第三天死亡。余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有71.42%的患者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或者部分自理。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加颞肌贴敷能够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哲 《现代保健》2012,(15):27-28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1 年8 月收治的92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8 例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44 例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标准骨瓣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骨瓣组,中残与死亡率低于常规骨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骨瓣组术后并发症12 例(25.0%),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23 例(52.3%),标准骨瓣组与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刍议临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分为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开颅术组各30例。大骨瓣减压术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开颅术组行常规开颅术治疗。将两组的格拉斯哥(GCS)评分、颅内压变化以及预后效果予以评价与对比。结果治疗后大骨瓣减压术组GCS评分高于常规开颅术组;大骨瓣减压术组颅内压水平低于常规开颅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减压术组预后恢复良好率为63.33%、死亡率为13.33%,效果分别优于常规开颅术组的36.67%、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促使患者意识苏醒,降低颅内压,预后良好,可在最大限度上救治更多生命。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23-1524
目的研究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栓塞患者血清BNP(脑钠肽)及血管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大面积脑栓塞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BNP和ET(内皮素)的水平,CT检查其脑栓塞面积,给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结果治疗7 d和14 d后,观察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脑栓塞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 d,观察组的BNP和E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大面积脑栓塞时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降低BNP和ET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膜减张缝合技术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方法分析自2000年5月~2006年5月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均给予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结果术后大部分病人的减压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硬膜下积液等情况.结论硬膜减张缝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方便、安全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操作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mo,观察组GOS优良率92.11%较对照组73.68%高(P0.05);术前两组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3d、第7d、第14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较对照组23.68%低(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硬膜下积液的8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脑积水分为合并脑积水组(n=28)和未合并脑积水组(n=52)。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硬膜下积液诊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67、24.282,均P0.05);两组患者的骨瓣大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纵裂间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62,P0.05);两组患者脑室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3,P0.05)。硬膜下积液诊断时间、纵裂间积液、脑室出血均为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的危险因素(OR=1.321,95%CI为1.153~1.436;OR=92.055,95%CI为4.657~1 749.558;OR=46.306,95%CI为2.556~833.743)。结论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硬膜下积液和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纵裂积液、脑室出血、硬膜下积液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杨伟山 《中国卫生产业》2012,(32):132+134-132,134
目的?探讨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改良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之间来该院治疗的100例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就实验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35例,采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抢救,与同期内科治疗的35例患者进行对照,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组患者死亡率较低,重症监护时间较短,生存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颞肌代硬脑修补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2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24例,采用了改良翼点入路减压术加颞肌代硬脑膜修补术;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的方法。将两组方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颞肌代硬脑膜扩大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105例确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62.26%,明显高于对照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83±4.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8±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优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具有降低颅内压充分、术野开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对手术方法和远期效果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谭欣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52-2153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亚低温治疗脑外伤降低硬膜外压力和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唐海县医院2008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开颅术后常温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降低硬膜外压力和改善预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4、72 h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11.1%,略高于对照组的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亚低温治疗脑外伤患者可以明显降低硬膜外压力,并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是较佳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用于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我院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例,随机将其拆分成两组,对照组入选患者10例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治疗,治疗组入选患者10例给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治疗,比较其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用于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高,疗效更佳,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术回顾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死亡7例,存活36例,生存率83.7%。随访0.5~2年,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Ⅲ级良好率60.46%。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改良颞部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探索最佳术式。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去大骨瓣组,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改良颞部减压术1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骨瓣组存活15例,其中良好1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3例;改良颞部减压组存活15例16例,其中良好14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大骨瓣组多于改良颞部减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颞部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在能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67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西医内科保守治疗组1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4例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组26例;西医内科保守治疗组采用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方剂及针灸治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三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15/24)和69.2%(18/26)]显著高于西医内科保守治疗组[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而且治疗后三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西医内科保守治疗组(t=10.86、19.83,P<0.01);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t=9.69,P<0.01).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病死率高,应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应个体化、综合化;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良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