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医药院校越来越关注学生专门用途英语(ESP)英语能力的培养。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选修ESP医学英语课程的大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词汇水平从量与质两个维度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其词汇水平及发展变化,并从词汇角度来探讨对中医院校ESP教学的启示。从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在接受性与产出性词汇量的总体上均有所提升,但增幅有限;学生在词汇产出上与接受性词汇量相关系数不高,未能协调同步发展;被试个体的词汇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建议通过提前渗透ESP词汇学习、加强词汇产出能力培养、加大ESP师资培养等方式来提升中医院校的ESP教学。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步伐,各大中医药院校在近些年陆续开启了培养中医外向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而这个模式的关键就在于"中医英语"教学。"中医英语"的概念是随着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研究传入中国而被提出的。中医英语被看作是ESP的一种。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类别,"中医英语"教学在课程设计、教材建设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而已经在国外拥有半个世纪发展历史的ESP教学模式拥有着先进的理念,因此本文简要探讨了ESP教学模式在两个不同方面对"中医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为未来的中医外向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思维方式与中医思维方式的差异,以《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为例,探讨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主要方法为:以多元化文化体验课程为铺垫,注重文化熏陶;丰富课堂授课形式,多方法结合运用;依托中医院校优势,加强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强化教师自我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旨在通过展示教学思路,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拓宽素质培养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承教育与现代教育模式相结合,巩固专业思想,加强中医临床思维等能力培养;加强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经典学习,树立专业信心,形成扎实的中医文化功底;精心打造临床诊疗能力平台,加强基本功训练,大力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全过程综合评价,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促进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对现行五年制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最切合该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探讨行之有效的培养对策。(1)重视经典学习,加强中医文化素养;(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良好医德医风;(3)加强临床能力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领航精湛技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建院于1934年,是湖南省首家省级中医名院,院区所在地为历代祭祀医圣张仲景堂旧址:素有"湖湘中医发祥地"、"三湘名医之摇篮"誉称。属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省内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你的中医龙头医院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医院校的大学英语与其他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样都要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有效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人文素质,是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冉雪峰是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一代中医宗师。从冉老培养中医人才情况,结合当前中医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以德为先、注重中医学生品德培养,强化专业教育、使学生笃信中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师承与科班相结合,熟读经典、做到融会贯通,在传统文化教育、文化素养等方面加强中医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湘中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湖湘特色不显、经典领悟不透、四诊技能不熟、辨证思维不强、科研创新不足等问题,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以“湖湘中医人才培养”为特色,以“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平台建设”为抓手,以“临床操作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一特色二抓手三能力”的全方位湖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检验发现,通过此特色培养模式能有效提升学校影响力与中医人才培养质量。以湖湘中医精神为引领,开展课程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进行高层次、高素质的特色中医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中医传承教育组和院校教育组的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综合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医传承教育组学生人文素养及专业素养得分均高于院校教育组学生,提示特色中医传承人才综合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11.
皮肤病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皮肤科需要临床实践技能、科研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医生。针对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因时因地优选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比如多媒体技术联合CBL、LBL组合PBL、助手式门诊教学联合督导式门诊教学等教学模式,提出研究生未来培养中的思考以及展望。最终期望通过选用恰当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医院皮肤科输送真正的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湖湘中医文献是湖湘中医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湖湘中医文献的特点,湖湘中医文献的作用,湖湘中医文献的研究内容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在中医临床实习阶段所开设海派中医学术流派医案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从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和师生调查问卷中探讨本课程教学方法,提出: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医案学习,拓展临床思路;临证抄方实践,加强临诊能力;注重中医文化传承,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建立更好的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加强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课程,提高基础理论知识;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考核方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导师的指导工作,是保证其质量、培养高层次中医外科学临床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赵雪丽 《中医教育》2007,26(3):21-23
目前在研究生阶段导师制模式业已发展成熟,为社会输出了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如何在本科生教育中引进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外向型中医人才英语综合能力是否可以借鉴导师制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导师制作用与实践研究分析,认为制定出适合的、可行的方案,可以为导师制在外向型中医人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提供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医教学的目的 是通过对中医传统文化以及中医经典的学习,加强对中医学子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培养中医专业人才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卓越医师视域下国医精诚班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五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四线同步的专业素质培养、三步续进的实践能力培养、两感并重的职业道德培养等方法实现双一流人才培养;通过中医思维、创新能力、模式创新、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法培养中医文化传承创新的继承者;通过国医精诚价值观培养出社会主流价值观下国医精诚价值观的践行者;进而培育出具有优秀的中医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具备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国医精诚价值观、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双一流卓越中医人才,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医英语语料库建设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英语”这一概念大约在 2 0世纪 80年代就有了 ,但那时的含义与现在有所不同。二十年前的“中医英语”主要指的是中医英语翻译 ,有关“中医英语”问题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翻译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随着中医英语翻译的深入开展 ,人们开始关注英语在中医对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并对这方面的发展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 ,试图构建所谓的“中医英语”。语言学意义上的“中医英语”的概念显然是受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按照ESP的理论 ,“中医英语”的定义应该是English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Purpose(ETCMP)。ETCMP既是“中医英语”的英语名称 ,也是“中医英语”的定义。目前“中医英语”作为一门课程 ,在许多中医院校中已经或者正在开设 ,但对其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本期发表的闻永毅、樊新荣两位老师关于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一文 ,提出了一个“中医英语”研究的新课题 ,值得认真探讨。张宏方老师提出应在中医教材中纳入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这一建议非常好 ,对于普及中医翻译和中医英语的基本知识、营造中医院校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加强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结合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独特的角度阐述了中医药与儒家、道家、佛学、理学、易学等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事业具有创新理论、夯实基础、培植潜力途径等作用,及其对优化中医药院校现有课程的意义和途径,指出:加强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因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培养"铁杆中医"、学习能力、发展潜力、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综合素养颇为有益。  相似文献   

20.
培养必要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中医素养是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的关键,也是目前中医教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从中医药人才职业发展特点出发,从优秀民族文化的独特视角,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核,能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不断反思。研究引导学生探索中药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药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中医素质,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