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杨勇  崔恩慧  拾翠翠 《河北医药》2012,34(5):698-699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斜疝、隐睾、鞘膜积液、包茎手术的患儿42例,在七氟烷麻醉下行骶管阻滞.观察清醒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骶管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病例麻醉诱导前后、术中、术毕、苏醒期,MAP、HR、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七氟烷+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七氟烷麻醉加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观察结果 表明患儿更易接受,60例均较顺利完成诱导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七氟烷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手术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6月我院择期行斜疝或隐睾、鞘膜积液手术的2~5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与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麻醉维持期间呼吸、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可缩短诱导时问和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以及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分为2组,各112例,Ⅰ组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Ⅱ组为静脉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变化不明显。Ⅱ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术前。而且Ⅱ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延长、苏醒期不良反应也多于Ⅰ组患儿。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相比,患儿更容易接受,麻醉过程平稳,苏醒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在小儿疝修补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下腹部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和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儿麻醉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诱导苏醒时间、术中肢体运动、喉痉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七氟烷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七氟烷组BP、HR比较平稳,而氯胺酮组BP、HR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术中肢体运动、喉痉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下腹部短小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具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完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基础麻醉合并骶管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接受斜疝手术的1~6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骶管麻醉组(观察组,n=40)和丙泊酚组(对照组,n=40),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65.1±16.7)s、术后清醒时间(10.2±7.9)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55.1±13.6)s、(42.2±11.8)min,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基础麻醉合并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意识消失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气管内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应用于新生儿肠闭锁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2例新生儿肠闭锁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气管内麻醉复合骶管阻滞(A组)32例和单纯气管内麻醉(B组)30例.两组均术前开放两路静脉,A组静脉注射阿托品0.01 mg/kg、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3 μg/kg、罗库溴胺0.6 mg/kg气管插管后,行骶管阻滞.B组单纯气管内麻醉,诱导维持同A组.术中、术后评价麻醉效果,连续监测心率、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七氟醚维持浓度.结果 全部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各项生命征在各时点表现平稳,但手术开始和拔管时B组心率明显高于A组[(168.8±16.9)次/分vs(156.3±17.2)次/分,(166.3±16.1)次/分vs(149.8±17.3)次/分,P值均<0.05],B组血压明显高于A组[(89.9±11.6)mm Hg vs(73.8±11.1)mm Hg,(96.5±11.7)mm Hg vs(83.2±11.2)mm Hg,P值均<0.05].拔管时A组所需的七氟醚维持浓度低于B组[(1.7±0.6)% vs(2.5±1.0)%,P<0.05];罗库溴胺用量明显低于B组[(1.06±0.32)mg/kg vs(2.35±0.56)mg/kg,P<0.05];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19.35±2.13)min vs(29.32±5.16)min,P<0.05].结论 新生儿肠闭锁术采用气管内麻醉复合骶管阻滞较单纯气管内麻醉能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是新生儿肠闭锁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雪林  孙红梅 《江苏医药》1999,25(10):797-797
我院1992年4月~1997年12月,应用骶管阻滞麻醉于新生儿手术6O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全组60例,男50例,女10例,日龄4h~28天,体重2.8~4.5kg。先天性无肛10例,脐迹6例,腹裂4例,肥厚性幽门狭窄18例,肠梗阻22例。均采用单次骰管阻滞,并辅助基础氯胶酮和安定,本组手术时间为3O分~2小时3O分,平均1小时ZO分。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O.ling,氯胺酮lins/ks或安定0.Zing/kg静脉注射。取左侧B啦,用7号针尖经能裂孔行能管穿刺,进入能管腔后,注气无阻力,回抽无血液或脑积液,注入O.l%地卡因,剂量为1~l.sing…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在婴幼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麻醉评分(ASA)Ⅰ级、3个月至3岁、行泌尿外科手术的婴幼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观察组,n=40)和氯胺酮组(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骶管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维持镇静,对照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混合泵注全静脉全麻.观察记录麻醉前、切皮时、术中及术毕时的收缩压(SB 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8小时的不良反应,并作相互统计学处理.结果 诱导后和术中的SBP、DBP、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骶管阻滞辅以丙泊酚麻醉用在婴幼儿泌外手术中的安全、有效、麻醉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行小儿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对照组(全身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意外,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高,术后出现尿潴留例数少,刺激患儿可睁眼或肢动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确切,且麻醉用药量少,对小儿生理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姚向国  贾俊香 《海峡药学》2010,22(6):109-111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经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中腹以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个月-5岁择期实施中腹部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实验组,采用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骶管用药标准:0.1%罗哌卡因复合0.8%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1mL.kg-1,Ⅱ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麻醉。两组均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术中监测Bp、HR、R、ECG、SpO2、记录术中体动次数、术中静脉用药量、苏醒时间、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及术后出现疼痛时间。结果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小于Ⅱ组;术中静脉用药及体动次数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后患儿出现疼痛时间Ⅰ组迟于Ⅱ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中腹部以下手术可减少静脉麻醉用药量,麻醉效果安全可靠,而且适用于中等长度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全麻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术后早期苏醒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面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采用骶管阻滞加七氟醚吸入全麻维持,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静脉全麻维持.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哭闹评分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切皮时均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较稳定;观察组术毕苏醒时间[(5.8±3.6)min]与对照组[(15.6±8.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出室时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结论 七氟醚吸入全麻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手术有利于患儿的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快速苏醒,并且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氯胺酮与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56例小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组,每组2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生命体征及麻醉效果,记录诱导和清醒时间。结果术中心率(HR)及血压(BP)A组大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手术麻醉中诱导及清醒时间较为迅速,且患儿生命体征更为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魏多刚 《河北医药》2006,28(1):24-24
目的探讨肛管内神经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32例内痔、肛乳头增生肥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肛管内神经阻滞与肛门手术常用的局部浸润麻醉相对照的麻醉方法.结果在两组患者中,采用前者麻醉方法的患者出现的疼痛、肛门下坠感、心慌恶心、出汗、尿潴留等症状明显低于后者.结论采用肛管内神经阻滞具有安全可靠、无或少有术中术后反应、用药量小、操作简单的优点,易于被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合颈浅丛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腺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颈浅丛阻滞麻醉+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B组30例,颈浅丛阻滞麻醉+静脉注射芬氟合剂组;C组30例,穴位注射芬氟合剂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组。结果:患者疼痛情况比较,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C组(P<0.01);B组与C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脉搏血氧饱和度B组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与B组、C组比较,A组血压、心率高于其它组(P<0.05)。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芬氟合剂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咪唑安定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1~6岁行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患儿,随机双盲分成布比卡因(2.5mg/kg)对照组,罗哌卡因低、中、高(2.5、3.5、5.0mg/kg)剂量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吸入麻醉加骶管阻滞罗哌卡因,复合咪唑安定(0.2mg/kg)。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罗哌卡因复合咪唑安定对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小;术中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有轻度下降,但均在生理范围内;高、中剂量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类似布比卡因,低剂量短于布比卡因。除个别患儿在术中有牵拉反应和术后呕吐外,其余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咪唑安定在小儿麻醉中对患儿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可延长镇痛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林立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25-225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法,为今后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次性双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8例。结果:本组38例均一次治愈,治愈率为100%,未发生肛门失禁、移位、瘢痕狭窄等后遗症。结论:一次性双挂线不失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患儿60例,依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奇数氯胺酮-丙泊酚组(K组),偶数七氟醚-丙泊酚组(S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麻醉后即时(T2)、切皮时(T3)、切皮后10 min (T4)、手术结束时(T5)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及其诱导、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血流动力学:与T.相比,K组T2、T3、T4、T5各时点SBP、DBP、HR均明显增高(P<0.05);S组的SBP、DBP、HR比K组明显降低(P<0.05);诱导、苏醒、嗜睡时间:K组时间均长于S组(P<0.05);不良反应:K组术中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 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使患儿诱导、苏醒更迅速、平顺且术中体动、呕吐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分为CSE组(改良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与EP组(连续硬膜外麻醉)两组,对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无痛率、肌松满意度、麻醉前、麻醉开始时5、10、20、30、40分钟(MAP)和HR的变化进行比较,记录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和寒战发生率,术后48小时头痛、腰背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CSE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平面达T6时间和最高平面时间短,而且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好,与E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EP组用药后MAP缓慢下降,25分钟时出现明显下降(P<0.05);CSE组MAP下降迅速,15分钟时即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改良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安全简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杨函  朱代华  官一平  孙家琛  田泽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296-1297,1299
目的 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痿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73例肛痿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其中A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5 ml;B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0ml;C组57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0.6 ml.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肛管内压变化,麻醉后肛直肠环可及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C组镇痛效果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肛管内压、肛直肠环可及度明显高于A、B组(P<0.05),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 0.75%布比卡因0.6 ml腰麻,既有满意的镇痛效果,又能清楚扪及肛直肠环,在肛痿手术时,既避免损伤肛门自制功能,又避免盲目挂线治疗,为治疗提供了解剖辨认基础,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