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只有正确认识养生才能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2.
记者:冯主任您好!本期"健康讲堂"我们探讨的是春季养生的重要性,首先请您讲讲什么是春季养生? 冯明: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是一个综合性、持之以恒的医事活动,包括精神、饮食、运动等.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健康向导》2012,18(4):1-1
当今社会,健康证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人都谈健康养生.其实健康源于养生,养生中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那么如何健康养生呢?首先要明确养生的目的.人之生存,总有生死,养生并不是怕死,是要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培养生机、预防疾病的目的,从而延年益寿.健康养生,就是坚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劳逸结合、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运动有恒、舒畅情志.养生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养生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生命观,所以养生不单纯是医学问题,是人们如何看待生命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动养生     
南方 《健康博览》2012,(10):46-47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养生的形式也层出不穷。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而最实在、最简便的养生方式莫过于运动养生。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太极拳注意关节活动、变著转势,演练时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动作柔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近3亿人确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其中六成与生活方式有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就是通过保养生命以达强健身心、全其天年的方法和理论。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吃得饱、吃得好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自己精神方面的需求。于是,《论语》中的养生理念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法于阴阳  相似文献   

7.
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颐养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为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养生又称摄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中医历来注重养生,其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重点探讨了养生问题,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突出“不治巳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倡养生要“天人相应”,倡导人体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指保养、调养、补养;生,指生命、生存、生长。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剂生活等方法,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要有目标。我的目标是牢记廖沫沙的话:八十不算老,九十年尚少;人生活百岁,风光无限好。牢记人  相似文献   

10.
养生与养心     
一、养生与养身之别 养生之"养",是指"长养、涵养、保养、养育"之意;"生"是指"生机、生命、人生、生活"之意.养生即是指"长养生命,养育生机,涵养人生".而当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养生",实际是"养身".只求衣食住行上的满足,仅知身体的安逸舒适,而忽略了心理上的自在解脱,那么任他如何努力追求,都难以获得美满和谐的幸福人生,即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相似文献   

11.
李忠东 《家庭健康》2009,(11):18-19
中华养生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为殷商时期,主要是为了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抗病防疾的需要。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所谓生,指的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说的是保养、调养、补养。简而言之,养生指的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养生,即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来保养生命,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养生方法多样,绝非单一的“吃补品”可以涵盖。总体来说,主要有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及药物养生五大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养生贯穿生命全过程,需要越早越好。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而非疾病的治疗。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养生”一词,原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中国的养生文化自上古时期发展至今,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而其最基础的“五气养生法”是以气养生的修身之法,要求身、心、情志、修养的调节,与当今的健康观十分契合。  相似文献   

15.
高峰 《祝您健康》2014,(3):12-13
养生,又称摄生、卫生、保生,就是保养、颐养生命,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智增寿目的。养生就是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气功、禅定、针灸、娱乐等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强身健体、健康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中医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生活起居与疾病发生、演变的联系,以及与人体健康发展的规律,并从中提出一定相应的原则和方法 ,使人体内外协调统一,达到延年益寿,以防病于未然和促使病理过程消失,正常机能得到恢复的一门科学。其学说科学实用,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17.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早在《内经》就提到了养生的方法和原则。养生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养形体和养精神两大类,养生的原则是形体宜动,精神应静,动静得宜,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远古时代,人们通过养生,保养真气,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而现代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养生之道,这说明人的寿命长短不在于时世的差异,而在于人对养生的认识与态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华养生产生于上古时期,主要是为了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抗病防疾。所谓生,指的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说的是保养、调养、补养。《内经》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所谓养生有道,  相似文献   

19.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中医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生活起居与疾病发生、演变的联系,以及与人体健康发展的规律,并从中提出一定相应的原则和方法,使人体内外协调统一,达到延年益寿,以防病于未然和促使病理过程消失,正常机能得到恢复的一门科学。其学说科学实用,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20.
中医养生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中医养生保健重在有规律的运动,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要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有益于健康,重视起居保健养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