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肺静脉评价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拟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35例为房颤组,男25例,女10例,另选进行冠状动脉体检的35例正常者为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分析入选者的CT资料。结果两侧肺静脉的上下径均较前后径粗,两侧上肺静脉的上下径及前后径均较两侧下肺静脉粗,各肺静脉的上下径均较前后径粗(P0.05);各肺静脉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房颤组左、右上侧肺静脉前后径[(1.81±0.29)cmvs(1.49±0.24)cm,P=0.001,(1.75±0.34)cm vs(1.56±0.23)cm,P=0.002]、上下径[(2.27±0.28)cmvs(1.85±0.24)cm,P=0.001,(2.01±0.41)cmvs(1.79±0.27)cm,P=0.002]均较对照组增大,2组两侧下肺静脉上下径有显著差异(P0.05)。两上肺静脉开口走行较两下肺静脉开口角度更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射频消融术前指导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心脏重建技术在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电隔离大静脉肌袖后肺静脉狭窄的作用。方法 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大静脉肌袖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 ,3个月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 ,容积重建心房及其肺静脉 ,并与电隔离术前的造影资料对照 ,分析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和程度 (轻度狭窄为 <5 0 % ,中度狭窄为 5 0 %~ 75 % ,重度狭窄为 >75 % ,完全闭塞为 10 0 % )。结果  30例患者共接受大静脉电隔离治疗38次 ,共隔离大静脉肌袖 89支 ,其中肺静脉 80支 ,上腔静脉 9支。多层螺旋CT均可成功重建出左房后壁以及各肺静脉 ,共发现肺静脉狭窄 10支 (12 5 % ) ,其中轻度狭窄 7支 ,重度狭窄 2支 (均为 2次消融 ) ,左上肺静脉完全闭塞 1支。有 9例无任何临床症状 ,平均随访 (8 3± 5 7)个月。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造影增强后 ,可以清楚显示各肺静脉的开口直径及其分支 ,是评价和诊断肺静脉狭窄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无创检查方法。重复消融患者容易发生肺静脉的严重狭窄 ,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对肺静脉孔的形态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静脉孔径线及静脉鞍厚度的测量方法,分析肺静脉与左房连接变异的类型。方法:收集103例影像资料,在血管内窥镜(VIE)图像上观察肺静脉开口情况,测量长短径及静脉鞍厚度,计算肺静脉孔指数,测量左房体积。结果:标准4支肺静脉81例(78.6%),上肺静脉孔>下肺静脉孔,右上肺静脉孔>左上肺静脉孔,右下肺静脉孔>左下肺静脉孔;右肺静脉孔指数>左肺静脉孔,右下肺静脉孔指数>右上肺静脉孔,左上、下肺静脉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侧静脉鞍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肺静脉孔较女性大,男女性肺静脉孔指数和静脉鞍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左上肺静脉孔短径、右上肺静脉孔指数在≥70岁组与50~59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肺静脉孔径与左房体积有一定正相关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能直接对肺静脉孔进行形态学观察,明确肺静脉开口有无变异,并能对肺静脉孔及静脉鞍进行测量,提供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静脉成像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中肺静脉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8例,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术前、后分别进行MSCT肺静脉检查,经三维重建显示左心房和肺静脉主干及分支,并进行扫描前后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肺静脉检查前后的管径变化以判断有无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结果:在38例患者中前、后对比共发现12例患者出现肺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应用MSCT肺静脉成像可以清楚显示左心房和各支肺静脉的开口直径及其分支,并可发现有、无肺静脉狭窄及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血管造影在显示非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12月160例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心脏血管造影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解剖结构,利用工作站后处理,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图像了解肺静脉数目、开口大小,左心房囊样结构,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60例患者共发现肺静脉642根。3支肺静脉者8例(5.00%),其中左侧共干者4例,右侧共干者4例;5支肺静脉者10例(6.25%),其中左侧3支者6例,右侧3支者4例;4支肺静脉者142例(88.75%)。左上肺静脉最大径为(24.30±4.54)mm、最小径为(17.76±4.24)mm、开口面积为(352.92±124.11)mm~2;左下肺静脉最大径为(19.10±4.45)mm、最小径为(12.27±3.52)mm、开口面积为(201.96±93.65)mm~2;右上肺静脉最大径为(22.99±5.04)mm、最小径为(16.19±4.87)mm、开口面积为(316.53±144.20)mm~2;右下肺静脉最大径为(18.63±4.60)mm、最小径为(14.46±3.48)mm、开口面积为(219.20±95.85)mm~2。有左心房囊样结构者25例(15.63%),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8~74岁,平均57岁。25例患者共发现囊样结构29个(有4例存在2个囊样结构),19个(65.51%)位于左心房右顶壁,6个为Ⅰ型,13个为Ⅱ型;6个(20.69%)位于左顶壁,3个为Ⅰ型,3个为Ⅱ型;4个(13.80%)位于左心房左下壁,3个为Ⅰ型,1个为Ⅱ型;未发现位于右下壁者。结论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心脏扫描能够很好地显示肺静脉的数目、开口大小,左心房囊样结构,为研究肺静脉和左心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307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老年组的房颤病史长于中青年组,分别为(8.0±7.5)年和(6.1±5.7)年(P<0.05);并存器质性心脏病的比例高,分别为37.2%和23.9%(P<0.05).术后随访(13.5±6.3)个月,79例(25.7%)患者复发房性心律失常,两组复发率(30.9%和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9.1%)患者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14.9%和6.6%(P<0.05),两组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2%和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消融治疗是老年房颤患者一项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治疗包括节律控制,室率控制,抗凝及上游治疗等,节律控制是房颤治疗重要的环节。目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成为治疗房颤的常用方法之一,肺静脉隔离是房颤消融基石,而与其相关的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PVS)是房颤消融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因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方法之一。多层螺旋CT已成为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术前、后心房和肺静脉成像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本文现就多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状况和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64排CT图像与三维电解剖标测整合技术(Carto-Merge)指导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方法15例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术前1~3d行64排CT成像检查,然后应用新型的Carto-Merge软件包,将64排CT获得的图像导入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中,分离并重建左心房及肺静脉CT图像,应用Carto-Merge软件,陆标匹配(Landmark Match) 表面匹配(Surface Match)法将左心房及肺静脉的CT图像与电解剖标测成像进行整合,在整合重建图上指导环肺静脉隔离消融房颤。结果所有患者的CT图像均能与电解剖标测图像进行整合,并可指导房颤的导管消融,整合误差为2·11±0·82mm。完成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后,30对肺静脉全部实现电隔离;手术时间平均为170·51±38·47min。心脏压塞并发症1例,随访3个月后15例均无房颤复发。其中包括2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血栓及肺静脉狭窄并发症。结论64排CT图像整合Carto系统的方法有助于成功进行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EnSite-NavX系统与CARTO系统引导进行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各自特点、CPVA技术参数和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75例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EnSite—NavX(n=40)和CARTO(n=35)引导的环肺静脉消融术两组,房间隔穿刺后,重建左房三维结构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对持续性房颤进行线性消融以改良左房基质。消融终点为完全肺静脉电隔离。结果74例顺利完成消融术。CARTO组的总操作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显著短于EnSite—NavX组(P=0.03、0.04),左心房三维重建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肺静脉消融时,CARTO组的X线透视时间和操作时间显著短于EnSite-NavX组。EnSite.NavX组中14例(35%)房颤放电终止,多于CARTO组的5例(14%),P=0.04。单纯环肺静脉消融EnSite-NavX组实现肺静脉电隔离26例(65%),显著多于CARTO组的11例(31%),P=0.004。平均随访7个月,EnSite—NavX组32例(80%)和CARTO组24例(69%)无房颤发作,P=0.06。CARTO组1例发生心包压塞,经开胸修补痊愈;1例发生肠系膜小动脉栓塞,经药物治疗痊愈。EnSite-NavX组1例出现血胸,经胸腔穿刺引流痊愈。两组均未见肺静脉狭窄。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的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临床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和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电学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共对连续100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进行了在CARTO系统(76例)或EnSite-NavX系统(24例)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的彻底电学隔离。结果100例患者共完成200个环形消融环,肺静脉电学隔离率为95.0%。操作时间150~365(240±65)min,X线时间为23~61(37±12)min。其中8例(8.0%)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导管消融。随访5.5~12(10.2±5.7)个月,累计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为85.0%。术后1、2、3、4、5、6个月时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分别为66.0%、82.0%、87.0%、85.0%、85.0%、88.6%。并发症包括1例心脏压塞,经保守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出现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结论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电学隔离肺静脉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大小和机械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并比较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SPVI)和环肺静脉消融(CPVA)两种术式在此方面的异同。方法6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应用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天、1个月和3个月时的左房前后径、左房面积、舒张晚期跨二尖瓣血流峰速(A峰)和舒张晚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A’峰)。结果66例患者中,30例接受SPVI术,36例接受CPVA术。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及术前超声参数相似。术后随访(315±153)d,SPVI组和CPVA组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相似(70%与75%,P=0.650)。两组在手术后左房面积均较术前缩小,SPVI组发生于术后1个月,而CPVA组于术后3个月。SPVI组左房直径也显示出明显缩小(P〈0.05),而CPVA组术前和术后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房机械功能方面,CPVA组于术后1天A峰和A’峰明显降低(P〈0.05),两者均于3个月后较术后1天明显回升,A峰恢复至术前水平,A’峰较术前有明显升高。SPVI组术后1天没有出现A峰和A’峰明显降低;其A峰于术后1个月升高,并保持至3个月;A’峰于术后3个月时升高。结论阵发性房颤经导管SPVI术和CPVA术治疗后3个月,可以出现左房面积缩小和收缩功能改善。CPVA术比SPVI术造成了更多的左房损伤,表现为术后1天左房功能的下降以及术后左房大小、功能参数改善的延迟。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评价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4例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前 5 0例的消融靶点为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的起源部位 ,消融终点为自发和诱发的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消失 (终点 1) ;后 2 4例的消融靶点为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的开口部 ,消融终点为该肺静脉的肺静脉电位消失 (终点 2 )。结果 共发现 111个异位灶 ,行76次消融术 ,有 5 8例 (78 4% )达到消融终点。随访 1~ 31(12 9± 6 6 )个月 ,2 3例 (31 1% )消融成功 ,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术中达到消融终点者的成功率为 39 7% (2 3例 / 5 8例 ) ,其中达终点 1者为 34 1% (15例 / 44例 ) ,达终点 2者为 5 7 1% (8例 / 14例 )。并发症 :无症状的单支肺静脉狭窄 5例(6 8% )、气胸 1例 (1 4% ) ,均发生于本组的前 30例中。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为安全 ,但成功率尚待提高 ,目前可用于部分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而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经球囊超声消融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经球囊超声消融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4 7例 ,症状明显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经球囊超声消融左上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的开口 ,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学隔离。结果 总计消融了 137支肺静脉 ,肺静脉电学隔离 95支 (6 9 3% )。 4 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 3~ 19(11 7± 5 1)个月 ,其中 18例(4 0 9% )患者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并发症包括 2例右侧膈神经麻痹、4例一过性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抬高和 2例严重迷走神经反射 ,无肺静脉狭窄。结论 现阶段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超声球囊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接受。进一步改进球囊设计和以高温度 (6 0~ 6 5℃ )在肺静脉开口部消融 ,有助于提高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导管消融治疗慢性心房颤动两种消融策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单纯性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和CPVA结合左房内碎裂电位消融(CFEA)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对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药物无效的慢性房颤患者134例(男性77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56.8±12.3(38~76)岁,行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的房颤导管消融。随机分为两组:CPVA组68例患者行CPVA术,CPVA CFEA组66例患者在双侧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完成后,对左房碎裂电位进行消融。房颤消融术后随访ECG和Holter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VA CFE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增加(185min比147min,P<0.01),但X线透视时间并无明显增加;术后随访6个月时,CPVA组有41例(60%)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连续3个月未再发作症状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而CPVA CFEA组有51例(77%)达此标准(P<0.05);CPVA组术中出现1例无症状性左上肺静脉狭窄和1例心脏压塞,CPVA CFEA组有1例气胸,和1例股动脉静脉瘘,无其他重要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房颤,单纯CPVA的疗效并不理想,合并其他消融策略(如碎裂电位消融)可提高治疗成功率,且并不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心率变化的时间效应。方法入选导管消融术后随访无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复发的症状性房颤患者52例,平均年龄64.65±10.18岁(38~76岁)。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平均心率的变化。结果52例均完成导管消融术,术前平均心室率为68.92±7.53次/min,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平均心室率分别为75.58±6.48次/min、71.13±6.45次/min和68.90±7.28次/min。43例随访6个月时的心室率为70.47±5.95次/min。22例随访12个月时的心室率为69.95±5.35次/min。除术后1周平均心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房颤消融可引起心率增加,以术后1周最为明显。症状明显者可增服控制心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Aims Previous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efficac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blation in series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or comparing methods in a randomized way, without taking account individual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a strategy based on selecting the abl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patient clinical features in drug-refractory paroxysmal or persistent AF. Methods and results Patients with left atrial diameter ≤40 mm and runs of atrial tachycardia of more than ten beats during Holter recording were selected for selective segmental ostial ablation (SSOA) in order to disconnect only those pulmonary veins with electrical potentials. The remaining patients underwent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s ablation (CPVA) to modify left atrial substrate by extensive linear lesions. A group of 131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Mean follow-up was 21.5 ± 15.2 months. In paroxysmal AF, 44 and 55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SSOA and CPVA,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procedure was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77 vs 74%; log-rank test p = NS). In persistent AF, 6 and 26 patients underwent SSOA and CPVA, respectively, and greater efficacy was observed in the second group (17 vs 65%; log-rank test p = 0.004). Conclusions Selecting the abl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nd reduced the overall amount of ablated atrial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F. However, in persistent AF the SSOA technique showed very limited efficacy despite the previous patient selection and a CPVA-like procedure may be the appropriate choice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