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脏起搏部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 ,起搏部位是决定心脏起搏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心脏的最佳起搏部位 ,许多学者对各种部位的心脏起搏进行了大量的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学研究。1 右房起搏右房起搏可保持房室收缩、舒张的正常顺序及心房、心室各部分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同步 ,较右室起搏更接近生理状态。右心房肌平滑 ,肌小梁缺乏 ,翼状电极难以固定 ,而右心耳位于右房前上方 ,多数具有深凹的肌小梁结构 ,形成一个自然囊袋 ,有利于心房电极的放置与固定。因此 ,心房电极首选安置部位是右心耳 ,但右心耳或右心房游离壁起搏可导致房内和(或… 相似文献
2.
吴印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8):635-638
自1958年Furman首次经静脉安置心脏起搏器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随着电子、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脏起搏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心脏起搏器功能的不断提高,使心脏起搏的作用从最早仅限于救命,发展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一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心脏起搏技术已成为医学治疗学上应用高精尖技术最有成效的实例.本文将对传统心脏起搏部位进行一些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4.
5.
6.
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部位起搏 ,观察房室同步和心室激动顺序对人体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及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心输出量 (CO)的关系。 1 5例射频消融术后的病人分别按顺序进行右房、右室心尖部和室间隔起搏 ,采用心导管法分别测定右房压 (RAP)、肺动脉压 (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CO ,并计算心脏指数 ,记录心电图。结果 :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室间隔起搏较右房起搏时RAP、PAP升高。心尖部起搏时CO较右房起搏降低 1 9.1 5 % (P <0 .0 1 ) ,室间隔起搏时CO较右房起搏降低 7.86% (P <0 .0 5 ) ,而较心尖部起搏提高 1 2 .2 4 % (P <0 .0 5 )。心尖部起搏和室间隔起搏较右房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明显延长 ,而室间隔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比心尖部起搏平均缩短 1 8.6ms(P <0 .0 0 1 )。CO和△QRS波时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r=- 0 .30 ,P <0 .0 5 )。结论 :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与CO呈负相关 ,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不同 ,其中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犬急性血液动力学及心肌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过采用 5种不同的心脏起搏方式 ,观察房室同步和心室激动顺序对犬急性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犬 10只 ,随机顺序进行右心房起搏 (RAP)、右房 His束顺序起搏 (AHSP)、右房 右室顺序起搏(AVSP)、His束近端起搏 (HBP)和右心室起搏 (RVP) ,在每种起搏稳定 5min后测定有关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力学参数。结果 :RAP和AHSP对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力学无显著影响 ;AVSP时心输出量 (CO)、等容收缩期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等容舒张期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 (-dp/dtmax)分别降低了 16 .32 % ,15 .0 1% ,15 .19% ;HBP时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均升高 ,而CO降低了 14.93 % ;RVP时mPAP、PCWP、LVEDP均明显升高 ,CO、+dp/dtmax和 -dp/dtmax分别降低了 2 3.95 % ,2 2 .2 8% ,19.74%。结论 :丧失房室同步活动引起左室前负荷变化 ,影响整体收缩功能 ;而心室激动顺序异常既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也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永久性心脏起搏已成为症状性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基于最大程度恢复心脏正常激动和传导顺序的原则,生理性起搏成为近年来心脏起搏研究的热点。关于起搏部位的研究也有很多新的进展,现综合近年来心脏起搏部位临床研究的结果,对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 右室流出道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右室双部位起搏位点为右室流出道或间隔部及右室心尖。其实,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国内已有开展[10],只是右室流出道作为心尖部起搏失败而选择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但其应用亦显示右室流出道起搏有良好的电(心电呈RS型)及临床效果。吴印生等[11]对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研究,并与心尖部起搏对比,结果表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每搏心输出量(SV)、每搏心输出指数(SVI)、心输出量(CO)及心输出指数(CI)均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增高,详见附表。与国外报道相似[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53例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均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模式(VVI),其中RVA起搏28例,RVOTS 25例。随访3~10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LVEF、左室内径缩短分数(FS)、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研究RVOTS与RVA起搏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心室起搏保证在80%以上,与手术前比较,RVOTS起搏时,LVEF、FS、CO、CI分别下降了3.46%±3.89%、1.20%±2.47%、(0.19±1.32)L/min、(0.09±0.52)L·min~(-1)·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5)。与手术前比较,RVA起搏时LVEF、FS、CO、CI分别下降了14.27%±5.83%、8.10%±3.79%、(1.56±1.11)L/min、(1.13±0.52)L·min~(-1)·m~(-2)(均为P<0.01),RVOTS起搏与RVA起搏相比LVEF、Fs、CO、CI明显改善(均为P<0.05),且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RVOTS起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组织多普勒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心脏机械活动的同步性,了解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后左心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即刻变化。方法选择拟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患者9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在右室心尖部、右室低位室间隔、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和间隔部按随机的顺序行房室顺序起搏,采集彩色编码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进行下线分析。计算整体收缩振幅(global systolic contraction amplitude,GSCA)和16节段峰值收缩速度和位移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与Tdis-SD。结果右室流出道游离壁或间隔部起搏的GSCA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或低位间隔起搏时,但低于基础状态(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节段收缩位移比较显示,右室心尖部起搏时左室侧壁、后壁和下壁的平均位移显著降低(P〈0.05),余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心尖部或低位室间隔起搏时,组织位移曲线由正常时的单峰变为双峰或三峰,且舒张末期出现负相位移,组织速度曲线出现等容收缩峰增高。Tdis-SD和Ts-SD在右室各部位起搏时均较基础状态时显著降低(P〈0.01),但各部位起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室起搏即刻导致左心室内收缩非同步现象和左心收缩功能的下降。右室流出道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和低位室间隔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所入选患者按右心室起搏电极置入部位随机分为被动固定导线心尖部(常规组)和螺旋电极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非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非常规组在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明显高于常规组,但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阻抗及R波振幅二者无明显差异.非常规组起搏时QRS时限较常规组明显要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选择性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Finn Akerstr?m Miguel A Arias Marta Pachón Jesús Jiménez-López Alberto Puchol Justo Juliá-Calvo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5(11):410-419
Symptomatic bradycardia is effectively treated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a cardiac pacemaker. Although a highly successful therapy, during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focus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pacing of the apex of the right ventricle (RV). It has been shown in both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that RV pacing leads to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similar to that of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with subsequent detrimental effects on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in some cases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such as atrial fibrillation, heart failure and death. There is substantial evidence that patients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LVEF) are at particular high risk of suffering the detrimental clinical effects of long-term RV pacing. The evidence is, however, incomplete, coming largely from subanalyses of pacemaker and 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 studie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educed LVEF and an expected high amount of RV pacing, biventricular pac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vices can preven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RV pacing and reduce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Therefore,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has emerged as an attractive option with promising results and more clinical studies are underway. Furthermore, specific pacemaker algorithms, which minimize RV pacing, can als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RV stimula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may prevent clinical deterior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为参照,评估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心室电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20例患者植入全自动双腔(DDD型)起搏器,随机分组,一组10例行间隔部起搏(RVS组),一组行心尖部起搏(RVA组);分析两组有效起搏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RVS组和RVA组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A组为(203.0±127.3)s,RVS组为(581.0±124.7)s(P<0.05)。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RVA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RVS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P<0.05),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术前2组LVEF、E/A比值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随访的LV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无明显变化(P>0.05)。6个月随访RVS组LVEF、E/A均明显高于RVA组(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比较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对心动过缓患者6个月后心脏电机械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例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置入VVI单腔起搏器的患者,将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1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另外1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置人起搏器前后两组的起搏参数、QRS宽度、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两组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0.1)mV和(0.56±0.12)mV;(14.7±1.2)V和(12.6±2.3)V;(904±56)Ω和((815±45)Ω,P〉0.05],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的QRS宽度明显缩短[(108.3±11.2)ms和(134.5±12.6)ms,P〈0.05],且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58.9±2.5)%和(54.3±2.5)%,61.8±2.3和56.2±5.1,P〈0.05]。结论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较心尖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情况,能增加患者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提高心功能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顺序双心腔起搏、感知触发和抑制型(DDD)模式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行右心室电极室间隔(RVS)及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其中最终10例行RVS起搏,10例行RVA起搏。术后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月及1年,观察左心功能变化,检测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术后6个月,RVS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54%±5%、SV(46.2±6.8)ml与术前LVEF 53%±6%、SV(43.2±5.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INEF46%±6%、SV(34.3±5.8)ml与术前INEF 54%±8%、sV(42.3±6.8)ml比较均减低(P0.05),此时两组LV-EDV、LVESV较术前变化差异不明显;术后1年随访,RVS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54%±6%、SV(44.1±8.4)m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43%±9%、SV(31.5±8.2)ml与术后6个月比较进一步减低(P0.05),RVS起搏组LVEDV、LVESV较术前仍变化不明显(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LVEDV(71.2±8.1)ml、LVESV(41.8±6.1)ml均较术前LVEDV(68.5±10.7)ml、LVESV(27.1±3.4)ml增大。结论长期的RVS起搏对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而RVA起搏可降低左心功能,并造成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CAVB患者被随机分为RVOTS组(25例)和RVA组(25例),全部植入房室全能(DDD)型起搏器,分别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以DDD模式或心房同步心室抑制(VDD)模式起搏,心室起搏比例为100%。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术后6个月两组LVEF、FS无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12个月,ROVTS组LVEF[(57.29±2.87)%比(50.03±2.98)%]、FS[(34.24±2.59)%比(29.06±3.72)%]显著优于RVA组(P均<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左心室和双心室起搏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 对 16例心电图呈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的晚期心肌病患者行左室游离壁和双心室起搏 ,记录左室、双心室和基础状态下的左室腔内最大压力上升速率 (dP dtmax)、主动脉根部压力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结果 左室和双心室起搏分别使左室dP dtmax提高 2 1%和 18% (P <0 0 1) ,左室和双心室起搏组间无显著差异 ;左室起搏和双心室起搏使主动脉收缩压较基础状态升高 6 %和 5 % (P <0 0 1) ,左室和双心室起搏组间差异不显著 ;左室起搏心电图QRS间期缩短不明显 ,而双心室起搏QRS间期明显缩短。结论 对于心电图呈LBBB型的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 ,行双心室起搏和左室游离壁起搏均使患者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 ,两者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