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患者女,57岁。因发现右侧乳腺包块10余天于2012年2月28日入院,入院前偶感右乳腺轻微疼痛,无发热、胸闷及乳头溢液等不适。体检:右乳腺内上象限12~1点钟处可扪及一3 cm×2 cm质硬包块,活动度尚可,界限清楚,表面不光滑,轻压痛,局部皮肤无凹陷及红肿。彩超提示右乳腺内12~1点钟处可见一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0岁,因右乳内侧包块渐进性增大1+月入院。查体:乳房表面无红肿,右乳内侧触及5cm×4cm×3cm大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可推动,基底不固定,无压痛。右侧腋窝可扪及3枚肿大淋巴结。腹股沟及双下肢未见异常。以右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中见肿...  相似文献   

3.
患者,20岁.因右阴囊无痛性包块10年,3天前阴茎根部突发包块以“阴囊多发包块”于1989年5月7日入院.体检:阴茎和睾丸发育正常.右阴囊可扪及 4 cm ×4cm×3cm包块,质硬,实质性、无压痛,同侧阴茎根部可扪及2.5cm×2.5cm×2.0cm大小包块,质软,囊性.3天后行右阴囊包块探查术,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9岁,因发现颈部包块2个月就诊并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部皮肤完整、局部无红肿,气管居中,无颈动脉异常搏动及颈静脉怒张;甲状腺右叶外侧可扪及一大小约3 cm×2 cm×2 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可,压痛不明显,包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听诊甲状腺未闻及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7岁,因发现右侧腰部包块1个月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患者无腰部外伤及手术史.入院体检:右腰部有一6 cm×6 cm×6 cm的半球状包块,右侧卧位和站立位时包块明显,左侧卧位时消失.嘱其咳嗽,包块明显突出,无红肿及压痛,质地软易于还纳腹腔,纳入腹腔时可听到肠道移动的咕噜声,还纳后可扪及卣径约4 cm的疝环口.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20余天入院。患者右侧前颈部包块约3.0 cm×2.0 cm大,无疼痛等其他不适。查体:双侧甲状腺未扪及明显异常,右侧前颈部近下颌处扪及一包块,约3.0 cm×2.0 cm大,质软,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不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患者,女,18岁,因"发现右腹壁包块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扪及右腹壁中部一包块,约1 cm×2 cm大,无特殊不适,未予重视。因包块增大,患者遂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以"腹壁包块"入院。查体:右中腹腹壁扪及一包块,约9 cm×7 cm大,无红肿,质硬,活动度尚可,境界尚清,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85岁.因颈前肿块逐渐增大8个月,声嘶、气促1周入院.既往曾行"胆囊切除"及"右乳癌根治术".体查:体温36.8℃,脉博6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0/80mmHg,颈软、气管左移,右侧甲状腺扪及一5cm×4cm大小包块,表面多个结节感,质硬较固定.左侧扪及一3cm×2cm大小包块,质韧,表面不平,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左颌下扪及一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可,余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6岁。发现右颈前无痛性包块5年。逐渐增大至乒乓球大小,有轻度压迫感。查体:甲状腺右叶可扪及4cm×3.5cm包块,表面光滑、界清,囊实性感,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左叶甲状腺大小正常、质软,未触及结节及包块,双侧颈淋巴结无肿大。B超检查:右侧甲状腺明显增大,其内可探及3.8cm×3.6cm×3.1cm低回声区,回声不均,左侧甲状腺下极可探及  相似文献   

10.
男性假两性畸形并睾丸横跨异位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社会性别男性,24岁.因右侧阴囊空虚,左侧腹股沟肿胀24年入院.其父母为表兄妹.查体:左侧腹股沟上方皮肤隆起明显,无红肿、触痛,皮下未扪及结节、包块,嘱忠者用力咳嗽无明显增大.阴茎发育正常.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内可扪及一个约2cm×3cm大小的椭圆形包块.刚囊上方腹股沟内可扪及一个约1cm×2cm大小的椭恻肿块,质巾,无压痛;一个约2cm×3cm人小、腹股沟方向的条形肿块,质硬,无压痛.右侧阴囊空虚,未扪及睾丸及附睾.肛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10余天,于2005年11月9日入院。查体:右中上腹可扪及一包块,质地较韧,表面光滑,边界较清,活动度可,无压痛。B超检查示胰头区6.5cm×4.9cm囊实混合性肿块;CT提示胰头区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5.0cm×5.0cm,边界清晰,其内密度不均,考虑胰头  相似文献   

12.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发现颈部包块6年"入院。患者6年前发现左侧颈部一包块,约3.0 cm×2.0 cm大,其间包块无明显增大、无触痛,患者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入院查体:左侧颈根部可触及一约3.0 cm×2.5 cm大包块,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可,不随吞咽上下活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颈部B超(图1)示:左侧颈部探及一3.4 cm×2.7 cm大低回声包块,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76岁。因反复阵发性腹痛20天,伴右下腹包块1天,以阑尾周围脓肿入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腹平软,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右下腹脐旁扪及10×10cm圆形包块,质稍硬,压痛,无反跳痛,可移动。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脓液。镜检:红细胞( ),少许白细胞,脓细胞偶见成堆。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44岁,因"发现左乳包块伴红肿疼痛1月余"于2019年5月22日入院。查体:左乳较右乳体积明显增大,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乳头稍内陷、固定,中央区扪及巨大包块,约10 cm×8 cm×6 cm,质硬,边界不清,触痛阳性,左腋窝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并融合成团。乳腺B超:左乳外上、外下及内下象限皮下软组织水肿,腺体内不规则低回声区。乳腺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7年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人院前7年患者无意问发现右腹股沟区一包块,约拇指头大小,无压痛,可还纳,逐年增大,体力劳动后有隐痛。门诊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右腹股沟区扪及一约4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平躺时缩小,手推可还纳。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2岁。发现双侧乳房肿物2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乳外观无异常,左乳房内上象限触及一约3cm×3cm包块,右乳房外上象限触及一约1cm×1cm包块,均界限清楚,质硬,无压痛,可活动,与皮肤及胸肌无粘连,右侧表面光滑,左侧表面不光滑,双腋窝及锁骨上下无淋巴结肿大。双乳(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同位素扫描示:放射性强度稍增浓。故以“左乳腺癌,右乳腺纤维腺瘤”先行双乳房肿物处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报告:双乳腺浸润性  相似文献   

17.
男,11岁。1982年偶然发现右腋窝有2cm×3cm包块。因逐渐增大影响右上臂活动而就诊,于1986年4月以淋巴瘤收住院。查体:发育营养状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右腋下可扪及一儿头肿块,质硬、边界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0岁,已婚,因"发现右乳包块、乳头溢血2月"入院,查体:右乳扪及一大小约7.0cm×7.0cm包块,活动性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硬,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轻度压痛,无侵及皮肤表现.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3岁,2008年4月30日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年,不能还纳16 h"急诊收住院.患儿因腹股沟区包块疼痛,哭闹不止,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查体:体温正常,患儿站立位右腹股沟区可及包块4 cm×3 cm,质地较硬,有压痛,包块未降入阴囊,周围皮肤无红肿,包块手推不能还纳.立位腹平片检查提示:低位小肠梗阻,右侧肠管可见液平,右侧腹股沟区上方可见4 cm×2 cm范围膨胀肠管影.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57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30年余,不可回纳10年余入院。起初患者包块约蚕豆大小,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行走、咳嗽等腹内压增高时出现,休息、平卧后消失;后包块逐渐增大,仍可手法还纳。10年前始,患者包块逐渐增大至无法回纳,无伴随症状。入院时查体:站立位,右腹股沟区可及11.0cm×6.0cm×5.0cm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界限清楚,表面光滑,不可回纳。包块位于腹股沟韧带正前方。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