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前后对比方式进行研究,比较与分析上海市浦东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97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期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采用WHOQOL100中文版评价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获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为(86.9±11.69)分较干预前(39.74±8.78)分,明显增加,P0.05;干预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利于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最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1(3个阶段:分期评估+健康教育+认知训练+预防性护理)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轻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3+1整体康复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前,2组MMSE和QOL—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MMSE和QOL—AD评分分别为(23.88±3.36)和(30.08±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64±3.70)和(27.68±3.09)分(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轻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俊 《健康研究》2014,34(6):654-65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语言能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优良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7.62±11.74)分,高于对照组的(56.93±10.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书写和阅读、复述、听觉理解、自发言语、信息量、流畅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挑选2012年4月-2012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于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对其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综合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护理有效性评估。结果于护理干预前,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评分为(58.32±9.02)分,抑郁评分为(55.63±8.10)分,干预后依次为(51.55±5.68)分、(48.62±6.72)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社会活动、体能、心理健康、精神影响、社会活动、精力、体能影响等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其治疗信心与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芹 《中国卫生产业》2014,(3):79-79,81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0例,所有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后62.86%患者评估结果为无抑郁状态,护理前后抑郁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BI评分(42.8±12.6),护理后评分为(86.8±13.2),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对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评估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效能指标变化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性评分、体育锻炼评分、医患交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4.43±1.53)mm Hg(1mm Hg=0.133 kPa)比(0.33±0.95) mm Hg、(-2.65±1.85)mm Hg比(-0.42±0.83)mm Hg、(1.18±0.32)分比(0.07±0.11)分、(0.51±0.12)分比(-0.05±0.07)分、(0.53±0.21)分比(-0.05±0.04)分、(2.04±0.08)分比(1.22±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善,提高高血压知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压达标控制率,是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探讨循证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某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JP2〗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采用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 36)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优良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EV1%预计值、PEF、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F 36、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F 36、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躯体功能(78.9±8.0)分、心理功能(77.5±8.0)分、社会功能(78.4±7.7)分、物质功能(79.1±8.0)分、总分(77.3±8.2)分,均明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干预组SAS为(35.4±6.8)分、SDS为(37.6±6.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与生活能力训练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和内科接收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年龄≥60周岁),根据不同护理方法的实施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及生活能力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认知功能(MMSE)评分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QOL-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中加入认知能力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选取在我院住院化疗的10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仅给予常规抗癌药物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化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于入组当时及研究结束时分别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评分(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的年龄、性别、病程、SAS、SDS评分、QLQ-C3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58.8±7.6)分、(49.5±10.1)分,干预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46.5±7.8)分、(37.4±9.2)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7、6.215,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一般情况、体力评分、情感情分、认知评分、社会角色评分、功能评分分别为(47.3±23.0)分、(54.9±26.6)分、(60.4±19.1)分、(66.2±25.8)分、(54.1±26.2)分、(49.4±21.5)分,干预组分别为(57.2±18.3)分、(63.0±25.9)分、(67.3±23.3)分、(75.4±28.2)分、(67.7±24.8)分、(58.5±22.3)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5、6.144、5.021、5.702、7.137、6.357,均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探究将亚低温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危重颅脑损伤中对患者NIHSS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10月于ICU中收治的危重颅脑损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共计52例,选用方便抽样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亚低温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以患者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概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评分作为具体观察指标。结果 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结果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结果为观察组所得数值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所得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对比评估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对比结果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个性化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FMA评分评估肢体运动功能,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力、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90.2±10.2)、(93.2±10.5)、(92.0±14.6)、(94.3±15.6)、(92.4±10.5)、(96.1±12.0)、(34.6±12.6)、(25.2±12.3)、(22.3±13.4)、(45.1±14.6)、(33.2±12.6)、(24.6±12.3)分,与治疗前的(15.3±1.3)、(11.2±1.5)、(10.6±1.8)、(11.5±1.8)、(11.0±1.3)、(12.0±1.3)、(15.8±1.2)、(11.0±1.3)、(10.9±1.9)、(11.2±1.6)、(11.6±1.8)、(12.0±1.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力、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94.8±16.8)、(96.2±18.2)、(95.3±15.3)、(96.2±16.3)、(97.2±13.2)、(97.2±13.2)、(36.5±15.6)、(29.6±12.3)、(28.3±12.0)、(49.2±12.5)、(39.4±15.3)、(25.4±13.0)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各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估得分分别为(25.14±2.26)、(26.12±2.09)分,均低于观察组的(28.25±1.41)、(29.41±2.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全依赖1例,重度依赖2例,中度依赖4例,轻度依赖16例,完全独立17例;对照组完全依赖5例,重度依赖9例,中度依赖10例,轻度依赖7例,完全独立9例;两组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延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腹腔镜胃癌(GC)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南阳市某医院接受腹腔镜GC根治术治疗的81例G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2组患者进阶能力、基本能力评分、ADL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进阶能力、基本能力评分、ADL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整体护理在GC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徐敏 《健康研究》2014,34(6):691-692
目的探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3例老年痴呆患者入院后介入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CM激越问卷(CMAI)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6、12个月,患者MMSE量表评分、CMAI问卷评分及ADL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各类激越行为发生率为61.6%(45/73),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2.5%(31/73),护理后激越行为发生率为9.6%(7/73),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9%(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激越行为及安全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观察组SAS(60.27±5.09)分及SDS(56.61±5.22)分,对照组SAS(60.33±5.12)分及SDS(56.54±5.16)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观察组SAS(41.15±4.48)分及SDS(43.70±4.32)分,对照组SAS(52.86±4.79)分及SDS(53.22±4.88)分,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两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理和认知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04年2~8月期间住院的轻、中度AD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除与对照组一样接受常规治疗外,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作为评定工具。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干预后,MMSE评分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除ADL量表中洗衣、洗澡、定时如厕、打电话4项外,其余各项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护理干预可提高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认知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叙事医学护理干预对慢性疼痛患者疼痛控制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106例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叙事组(n=59)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叙事组患者采用叙事医学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医患关系患者评分、疼痛控制情况,以及护理前后夜间睡眠时间、焦虑情况、抑郁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长于护理前,且叙事组患者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叙事组患者护理后医患关系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叙事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管理6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自我管理6个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护理前,且叙事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叙事组患者疼痛控制率为96.61%(57/59),高于对照组的85.11%(4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医学护理干预有助于慢性疼痛患者控制疼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增加夜间睡眠时间,并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62例已确诊为卒中合并AD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常规自我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学科综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脑电特征、肌力水平、偏瘫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韦氏记忆测试(WM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WM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WMS评分的改变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β1、β2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的β1、β2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β1、β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35.94±5.41 vs. 21.15±3.16;22.92±5.97 vs. 15.18±2.80)、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69.47±15.25 vs. 51.13±12.31)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卒中合并AD患者予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对部分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部分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马西平组(30例)和左乙拉西坦组(32例),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左乙拉西坦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16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组治疗第8,12,16周MoCA评分优于卡马西平组[(22.6±2.1)分比(20.8±2.6)分、(23.5±2.7)分比(21.3±2.8)分、(24.6±4.7)分比(21.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部分性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左乙拉西坦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优于卡马西平,但对情绪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认知损害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与其他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16例SIVD为研究对象,其中认知正常36例(认知正常组),轻度认知损害49例(轻度认知损害组),痴呆31例(痴呆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老年抑郁量表(CD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计时“起立-行走”测试等对患者认知功能及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进行评定.结果 轻度认知损害组和痴呆组CDT、MMSE、MoCA及CAMCOG-C评分均显著低于认知正常组[(5.64±2.72)分和(4.02±2.58)分比(7.98±2.65)分、(23.38±2.27)分和(18.01±3.78)分比(28.52±1.27)分、(18.34±4.14)分和(13.72±3.91)分比(23.26±3.12)分、(78.42±11.42)分和(64.55±12.14)分比(92.11±8.58)分],ADL评分高于认知正常组[(30.61±11.21)分和(42.74±15.87)分比(22.82±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MMSE、MoCA、CAMCOG-C以及CDT评分显著低于轻度认知损害组,ADL评分显著高于轻度认知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认知损害组和痴呆组步态障碍、排尿障碍、假性延髓麻痹以及跌倒发生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36.7%(18/49)和67.7%(21/31)比11.1%(4/36)、77.6%(38/49)和80.6%(25/31)比33.3%(12/36)、67.3%(33/49)和71.0% (22/31)比19.4%(7/36)、36.7%(18/49)和51.6%(16/31)比8.3%(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步态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认知损害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67.7%(21/49)比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情感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VD患者步态障碍随着认知下降而逐渐加重;排尿障碍、假性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