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但腰椎融合率与临床症状改善率之间不成止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合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或失稳,导致相邻节段退变.腰椎融合手术所存在的局限性及问题导致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一些新的手术方式,腰椎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腰椎退变疾病的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相邻节段退变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的15例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病例,自初次融合手术至再次手术平均时间6.7(6.1~8.3)年,临床表现为初次手术后症状缓解,2次手术前6~12个月再次出现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影像学表现为融合节段的上位或下位运动节段出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退变性节段不稳定。经保守治疗效果差。须再次手术。其中10例经 CT 重建发现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拆除初次内固定,进行相邻节段椎板减压,并咬除间盘突出侧的部分或全部关节突,切除间盘,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4例发现融合节段融合欠佳,保留原有内固定,向上扩大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并延长内固定。1例融合不确实,行原有内固定取出,改用 Dynesys 动态椎弓根内固定并延长至上位相邻节段。手术时间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60 ml。术后随访6~18个月。采用 VAS 评价腰腿痛改善情况,ODI 评价术后生活能力改善状况。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有1例因硬膜粘连出现硬膜撕裂,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伤口加密缝合,脑脊液漏愈合。所有病例未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术后腰腿痛 VAS 由术前的平均6.5分降至术后的1.6分。ODI 指数由术前的35%降至术后11%。结论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再手术,在去除部分或全部关节突,谨慎分离粘连组织,充分减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Coflex对比格犬腰椎间融合后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1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应用经皮穿刺比格犬腰椎间隙损伤椎间盘方法建立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仅行椎间融合的对照组及行椎间融合加相邻节段Coflex置入(Toppingoff技术)的实验组,术后3、6个月行MRI检查、髓核组织II型胶原(COL-2)阳性细胞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阻滞剂-1(TIMP-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内参基因GAPDH含量测定。结果 MRI检查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犬腰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退变,实验组MRI T2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为2.92±0.21,对照组为1.69±0.11,实验组较对照组退变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髓核的COL-2阳性细胞含量为8.66±1.31,较术后3个月时的12.33±1.24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TIMP-1、BMP-15基因表达量分别为1.86±0.14和1.98±0.24较术后3个月时的0.70±0.12和0.78±0.13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3、6个月自身对照髓核的COL-2阳性细胞含量,TIMP-1、BMP-15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髓核COL-2阳性细胞含量为11.33±1.7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BMP-15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85±0.13和0.98±0.1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棘突间固定装置Coflex对比格犬的腰椎间盘退变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椎间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有一定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价,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1~77岁,平均(57.25±8.52)岁;单节段融合10例,双节段融合26例,3节段融合20例,4节段融合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在颈椎X线上测量颈椎前凸角、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骨赘大小;在颈椎MRI上测量邻近节段椎管矢状径及评估邻近节段椎间盘Miyazaki退变分级。统计并分析随访时ASD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随访2~7年,平均(3.93±1.76)年。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下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上、下邻近节段骨赘较术前有明显增大(P0.05);上、下邻近节段椎管最大矢状径较术前有明显减小(P0.05);上、下邻近节段椎间盘Miyazaki分级均有明显退变表现。按ASD诊断标准,ASD的发生率为50.0%(30/60),其中单纯上位邻近节段发生ASD 18例(30.0%),单纯下位邻近节段发生ASD 8例(13.3%),上、下邻近节段均发生ASD 4例(6.7%)。融合节段上位ASD发生率高于下位ASD发生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节段融合组(单、双节段)ASD发生率55.5%(20/36)与长节段融合组(3~4节段)ASD发生率41.7%(10/24)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使ASD加速,ASD多发生于上位邻近节段,短节段融合患者与长节段融合患者ASD发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X-Stop)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的中期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应用X-Stop治疗且随访时间>2年的单间隙DDD患者共47例,其中男16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3±11.1)岁,主要诊断包括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症等,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各评价一次。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67.2(20~300)ml,术后随访时间平均37.2(25~50)个月,其中3例术后残余轻度腰痛及下肢麻木症状,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术后出现假体向棘突后方脱出,1例予以假体取出,其余2例因无明显不适症状,未行特殊治疗。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棘突骨折、腰椎后凸畸形、邻近节段退变等其它相关并发症。下腰痛JOA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13.30±2.79,末次随访27.55±1.38,P<0.05),腰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5.74±0.97,末次随访1.06±0.92,P<0.05)。结论 X-Stop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操作损伤小、术后康复快、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DD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但手术适应证选择应慎重,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患者术后5年发生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行P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根据最终随访时是否存在ASD,将患者分为ASD组和非ASD (NASD)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存在骨质疏松、职业、吸烟史;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资料,包括融合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上端固定椎近端第1个椎间盘退变程度,术前及术后腰椎前凸角,术前及术后上端固定椎近端第1个椎间隙的高度、成角,手术融合节段术前及术后椎间隙高度,椎间成角。分析其对术后发生ASD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SD组骨质疏松患者的比例高于NASD组(P <0.05)。术中相关因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腰椎侧路椎体间融合术是否会减少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固定融合节段。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8 年 9 月,33 例在我院行微创矫形术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女 21 例,男 12 例,年龄 58~82 岁,平均 (72.8±4.5) 岁。9 例采用经腰大肌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24 例采用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所有患者均采取分期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第一期从侧方植入 LLIF / OLIF 融合器,第二期从后路植入经皮椎弓根螺钉或经 Wiltse 入路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在两次手术前后均使用 EOS 系统摄站立位脊柱全长 X 线片,应用 EOS 软件系统测量、评估患者的矢状面平衡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 (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 (pelvic tilt,PT),腰椎前凸角 (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垂直轴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 以及冠状面 Cobb’s 角。并在第一期手术前后由一组资深医师评估、计划固定融合范围。在术前、第二期术后 3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本组随访时间 24~66 个月,平均 35.1 个月。第一期手术后,患者侧凸 Cobb’s 角较术前明显改善;LL、SVA、PT 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末次随访时腰痛 VAS 评分、ODI 也显著改善。LLIF / OLIF 术后需固定节段数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有 51.5% 的患者 (17 / 33) 经评估可以缩短固定节段。结论腰椎侧路椎体间融合术可以改善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从而可能缩短固定融合的节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因退行性腰椎侧凸行多节段OLIF治疗的26例资料,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47~84岁,平均(63.17±18.31)岁。Lenke Silva分型Ⅲ型15例、Ⅳ型8例、Ⅴ型2例、Ⅵ型1例。收集术前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测量冠状面侧凸Cobb’s角、骨盆腰椎匹配值(pelvic incidence-lumbar lordosis,PI-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aertical axis,SV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参数;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计算植骨融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OLIF联合内固定手术,一期行单纯OLIF,三节段18例、四节段8例;间隔5~10天,平均(7.2±1.7)天,二期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3例,经Wiltse入路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12例,切开植入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11例。住院时间平均(13.7±2.1)天。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5.9±3.4)个月。冠状面术前Cobb’s角(20.3±3.0)°,末次随访(5.4±1.4)°;术前PI-LL(30.7±8.8)°,末次随访(13.5±1.2)°;SVA术前(69.9±5.7)mm,末次随访(28.6±4.5)mm;术前PT(23.3±3.2)°,末次随访(12.1±6.1)°;腰痛VAS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6.3±1.0)分、(3.2±1.4)分、(1.8±0.6)分、(1.1±0.9)分;下肢痛VAS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5.2±0.8)分、(2.8±2.3)分、(1.3±0.2)分、(1.0±0.7)分;ODI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32.7±0.4、19.1±0.9、16.7±2.7、14.7±0.3。OLIF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侧凸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uk标准,所有患者椎间融合达到100%。术中1例出现节段动脉损伤,1例出现髂总静脉损伤;术后1例出现终板损伤;5例出现屈髋屈膝乏力,4例在术后2周内恢复,1例在术后4周随访期内消失。2例出现大腿前外侧麻木,均在术后3个月恢复。结论OLIF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侧凸围术期并发症较轻,脊柱畸形改善和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是一种微创、有效、风险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评价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纯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29例单纯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患者,其中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4(45~73)岁,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进行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腰椎CT和腰椎MRI检查,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侧位X线片上责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在三维重建的矢状位CT和矢状位MRI上分别测量责任节段两侧椎间孔的面积,将所有单侧症状患者的健侧与症状侧的椎间孔面积进行对比,评价症状侧椎间孔狭窄的程度;对比在CT及MRI上测量的椎间孔面积。结果 29例获24.2(8~41)个月的随访,其中单侧症状患者22例,双侧症状患者7例。术前所有患者责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平均为(9.38±3.49)mm,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增加至(13.19±2.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单侧症状患者术前CT及MRI上症状侧(SCT1=135.69±6.82,SMRI1=123.04±5.63)的椎间孔面积(单位:mm2)均明显小于健侧的(SCT2=139.65±6.24,SMRI2=136.0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患者术前CT上(S健侧=139.65±6.24,S患侧=131.46±8.97)测量的健侧及症状侧椎间孔面积(单位:mm2)分别与MRI上(S健侧=136.00±5.33,S患侧=120.28±6.27)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VAS腰痛=4.90±1.38,VAS腿痛=8.11±1.83,ODI=41.22±5.37)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腰痛=1.24±0.87,VAS腿痛=2.11±1.07,ODI=14.10±6.29)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中,19例为优,6例为良,4例为可,优良率为86.2%。1例出现健侧下肢麻木,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末次随访时,6例术前存在下肢肌力减退的患者中,4例(66.7%)较术前下肢肌力有1~2级的改善,另外2例肌力无明显变化。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结论 MRI在诊断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时较CT更为敏感,尽管目前尚无定量评价椎间孔的狭窄程度的统一标准,但椎间孔面积的测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椎间孔狭窄的程度,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选择不同的远端固定椎(distal instrumented vertebra,DIV)对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长节段后路融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74例DL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DIV止于L5还是S1分组比较分析其并发症。其中,A组(选择L5作为DIV) 44例,男11例,女33例,平均年龄(63.23±6.89)岁;B组(选择S1作为DIV) 30例,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28±7.81)岁。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减压节段和融合节段数和影像学指标[包括:侧凸冠状面Cobb’s角,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及早期并发症(3个月内)、晚期并发症(≥3个月)发生情况]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节段数和减压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比较:A组和B组手术后各脊柱测量参数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冠状面Cobb’s角、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18.2%和25.0%;B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33.3%和50.0%。A组和B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体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L5~S1退变;B组则易出现假关节。结论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DLS,严格按照DIV选择的原则,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非融合节段病变(non-fusion segment disease,NFSD)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17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74例,年龄31~72岁,平均(51.90±9.28)岁。探讨症状性NFSD的发生率和临床参数(患者初次手术时的年龄及融合节段数)及影像学参数(患者初次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术前C_5水平Pavolv比值,以及术前颈椎MRI显示非融合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171例中16例(9.36%)术后出现了NFSD。其中12例为融合部位邻近节段病变,4例为融合部位非邻近节段病变。NFSD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明显小于非NFSD组患者[(7.38±12.37)°vs.(17.26±9.75)°,P0.001]。NFSD组患者融合节段数为1.63个,而非NFSD组患者为2.27个(P=0.002)。NFSD组患者非融合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明显重于非NFSD组患者[MRI得分(2.63±0.62)vs.(1.62±0.99),P=0.008]。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症状性NFSD的发生有多种因素。术后颈椎曲度、非融合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以及融合节段数都参与NF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腰椎棘突间Coflex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和术后椎间盘再突出原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40例采用棘突间Coflex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4例,年龄39~77岁,平均58.3岁;后路单纯开窗减压+Coflex固定15例,开窗减压、髓核摘除+Coflex固定25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随访均拍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活动度(ROM)及椎间隙高度指数变化.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行腰椎MRI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ODI和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3.88±16.34和5.94±1.39降至末次随访的14.63±6.84和1.13±0.9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间隙活动度8.32±3.56,术后3.64±2.7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隙高度指数有明显提升(P<0.05),随访末期椎间隙高度指数逐渐下降,与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例行单节段减压、椎间盘切除+Coflex固定患者术后6个月内原有症状加重,MRI检查提示有椎间盘再突出,再突出率7%;1例患者行翻修手术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棘突间Coflex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近期疗效显著,但术后有再突出风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需慎重,术后指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术后3~5年随访中,腰椎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9例DLS患者,男14例,女25例,年龄51~79岁,平均(67.3±8.5)岁。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时固定节段的冠状位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比较影像学各指标术前、术后和终末随访的变化。结果随访36~66个月,平均(45.2±10.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和终末随访期间暂未观察到侧凸的明显进展。患者术后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角都获得一定的改善,但是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7例(43.6%)随访期间出现了侧凸Cobb’s角加重,进展0°~9°,但是均未超过术前Cobb’s角。12例(30.8%)术前腰椎前凸角度不良的患者中(术前腰椎前凸0°~11°),6例术后获得明显的改善(术后腰椎前凸16.5°~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出现腰椎前凸角度的减小(7.1~11.4)°。终末随访上位椎间楔形角进展0°~3.3°,平均0.51°/年,与术前椎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LS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即刻的侧凸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椎间角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3~5年随访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4.
Dynesys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 Dynesys 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 Dynesys 系统治疗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节段分为单节段组(32例)和多节段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节段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 ODI 指数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0.5±5.7)%,多节段组(21.2±9.8)%;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2.2±4.3)%,多节段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VAS 评分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9±1.3,多节段组3.2±1.4;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4±0.3,多节段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末次随访时 ODI 与 VAS 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11.3±2.7) mm,多节段组(11.1±2.0) mm;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0.8±3.1) mm,多节段组(10.3±2.2) 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4.3±2.4)°,多节段组(4.6±2.7)°;末次随访单节段组(4.8±2.2)°,多节段组(5.3±2.0)° 均显著下降( P<0.05)。两组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单节段组(9.1±2.1)°,多节段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单节段组(10.3±2.7)° 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单节段组大于多节段组(9.1±3.0)° ( P<0.05)。结论单节段与多节段 Dynesys 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术后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所增加,单节段组增加更显著,这可能存在相邻节段退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轻度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轻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伤椎相邻椎间盘及相邻节段椎间盘的转归。方法随机选取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55例(62椎体)得到随访,合并椎间盘损伤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于MRIT2加权像上按Pearce分级标准)、Cobb角改变、VAS疼痛评分改变等。结果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相比,伤椎相邻椎间盘的退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央终板骨折粉碎严重或复位不佳的患者与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组及中央终板骨折复位良好组与中央终板骨折粉碎严重或复位不佳组相比,术前术后VA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很好地避免术后后凸畸形的复发,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术前应尽可能行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的情况,术中尽可能复位中央终板骨折,尤其是术前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必要时可切除损伤椎间盘,行椎间融合术。由于坚强固定及融合术的相关副作用,新的固定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对强直性脊柱炎Andersson病变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ndersson病变且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9例,均为男性,年龄39~67岁,平均(52.6±7.5)岁。病变节段:T_(10~11) 1例,T_(11~12) 7例,T_(12)~L_1 1例。Frankel分级:C级6例,D级3例。评估获得随访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VAS评分、Frankel评分及病变节段后凸Cobb’s角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平均(32.8±8.75)个月,手术时间105~175 min,平均(133.9±25.3)min,失血量450~850 ml,平均(596.7±146.3)ml。术后3个月VAS评分平均为(2.80±0.43),较术前(8.53±1.1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VAS评分平均为(1.60±0.45),较术后3个月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Frankel评分:D级2例,E级7例。术后3个月Cobb’s角为(15.2±3.73)°,较术前(28.3±5.93)°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24个月时(15.6±4.09)°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P0.05)。所有植骨均发生融合,融合时间6~13个月,平均8.6个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可有效去除Andersson病变、恢复正常脊柱序列及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