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价值。方法:某消毒供应室2012年3月开始实行细节管理,选择护理工作人员22例并进行安全问题识别、差错防范意识、监测合格率、服务意识以及满意度调查,并与去年同期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前总满意度81.82%,管理后总满意度95.45%,管理前总满意度低于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供应室检测合格率95.45%,管理后供应室检测合格率100.00%,管理前供应室检测合格率低于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安全问题识别、差错防范意识及服务意识均差于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可以保障供应室运作良好,有利于树立良好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提高的作用研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66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细节管理模式定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科室医师对其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及消毒护理差错率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科室医师对观察组满意度为99.0%,对照组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手术配合能力、安全识别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14%,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能显著提高其护理质量及护理技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加强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在2016年5~8月期间对我院32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细节管理教育,评价接受细节管理教育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差错防范行为、护理意识。结果护理人员的差错防范意识、护理意识在实施细节管理教育后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室包装破碎、配置器械功能问题、物品失效、内容物不符等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实施细节管理,能提高供应室的消毒清洁质量,降低院感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240-243
目的分析全程质控管理改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化护理管理,这一阶段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这一阶段作为研究组,对照分析全程质控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洗涤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物品发放准确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环境、效率以及流程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消毒供应室消毒质量生物监测结果来看,研究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消毒供应室消毒质量B-D试验结果来看,研究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院内感染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消毒供应室来说,实施全程质控管理,不仅可以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提升,还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加满意消毒供应室工作,保证消毒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避免医院感染问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3年2月在内科试点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技能,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实施前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理质量和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和医师满意度分别为94.00%、96.88%,明显高于实施前满意度82.00%、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23%,明显低于实施前3个月内总发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应用于临床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护理质量和操作技术,提高患者和医师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安全管理:手术室及器械消毒、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做好相关记录。观察组引入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实施手术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8.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7%;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4.0%,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护理人员护理干预后业务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考核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62,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160例新生儿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实施前后患儿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以及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投诉和护理的质控评分等各项质控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缺陷的总发生率为5.63%,明显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为96.88%,无护理差错发生,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措施在消毒供应室风险及安全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某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对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湿包发生情况、管腔类器械清洗情况及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发生数目进行对比,并调查各临床科室对消毒灭菌的满意度,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及安全识别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根据上述调查结果评价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湿包发生率从5.0%下降至0%,管腔类清洗治疗不合格率从11.6%下降至0.76%,外标签与器械不相符发生率0%。实施前,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满意率为76.0%(380/500),实施风险管理后,满意率明显提高为94.0%(47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及安全识别能力与实施前相比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措施在消毒供应室风险及安全管控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的住院治疗患者22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14例给予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前各项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观察组基础护理、特级和一级护理、护理文书的书写、急救药品管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和器材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前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较本组实施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观察组实施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在帮助患者疏导自身住院期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机制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采取沟通协调机制措施,同时选取我院17个科室中的60名护士填写自制调查问卷,对实施沟通协调机制前后的服务满意度及工作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1)实施沟通协调机制措施前满意度为85.0%,实施沟通协调机制措施后满意度为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实施沟通协调机制措施后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意识、护理服务意识及无菌物品管理质量评分均比实施沟通协调机制措施前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实施前可回收物品交接合格率、无菌包过期率及器械处理合格率分别为75.0%、18.8%及77.5%,实施后可回收物品交接合格率、无菌包过期率及器械处理合格率分别为93.8%、2.5%及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沟通协调机制措施对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提高了各科室护士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了临床的需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症病房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护理管理对策;对比护理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0%、1.67%,分别低于实施前的15.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中应用护理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优化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用药中的护理风险与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160例儿科患者,根据护理措施采取的时间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实施前(2019年2月—2020年2月)80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施后(2020年3月—2021年2月)80例患儿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护理风险防控效果、护理满意度、用药知识程度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治疗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生活护理质量、用药健康宣教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实施前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用药知识程度掌握率为98.75%,高于实施前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和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护理风险事件、差错、纠纷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模块化配合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18年3月实施模块化管理前各专科手术患者75例,2018年6月实施模块化管理后的择期手术患者75例。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模块化管理后手术室术前护理准备时间明显降低,手术安全配合能力、手术器材的准备程度、仪器管理能力、消毒隔离能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78.67%,实施后为98.67%,实施模块化管理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模块化配合模式,可明显的缩短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使手术室管理更加准确、规范,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20名护理人员资料,依据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实施前后进行分组,一体化管理前组和一体化管理后组。结果一体化管理后组手术结束时、手术开始前的物体表面、手术器械结果均优于一体化管理前组,一体化管理后组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一体化管理前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器械、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有效的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组,其中20名人员为对照组,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取常规护理管理;20名人员为研究组,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采取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研究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后,工作人员满意度和各项操作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工作人员器械清洗合格率、服务意识、安全防范、差错防范意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价值优于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可明显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和各项操作的依从性,保证器械清洗合格率,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差错防范意识,高效完成消毒供应工作且工作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在中医康复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半年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护士服务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78、4.12,P<0.05);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6.7% (58/60),实施前为81.7% (49/60),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9,P<0.01).结论 层级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中医康复科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全年实施细节护理作为研究阶段,2010年一般护理阶段为对照阶段。比较2010年与2011年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2011年供应室加强细节护理后,供应室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细节护理,提高了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和各科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虹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67-169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二线值班人员规范化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5名满足二线值班条件的护理人员,依据24 h值班制,每日安排1名护理人员进行值班,且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和考核,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与基础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儿科护理二线值班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抽取2021年1—6月医院未实施门诊西药房加强管理前的21名药房工作人员的药品发放记录500条(实施前),另抽取2021年7—12月实施门诊西药房加强管理后同组工作人员的药品发放记录500条(实施后)。比较实施加强管理前后药品发放的差错类型、差错率、投诉率、合理用药率及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药品发放出现的差错类型主要包括剂量差错、药品名称差错及用药不对症几方面,实施加强管理前后总差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1,P=0.687);实施后投诉率为0.60%,低于实施前的3.20%(χ2=9.067,P=0.003);实施后合理用药率为99.40%,高于实施前的97.40%(χ2=6.352,P=0.012); 21名工作人员实施加强管理后工作满意度为95.24%,高于实施前的61.90%(χ2=6.929,P=0.020);实施后工作人员书写质量、工作态度、药品掌握程度、调剂质量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 <0.05或P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11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护理方案处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护理方案处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中对护理人员出现差错、差错纠分、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方案后,护理人员出现差错、风险事件、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0%高于对照组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