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ESSYS技术与椎间盘镜下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骨科住院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TESSYS技术组)及对照组(椎间盘镜技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卧床时间、是否存在并发症等情况;对比术前、术后1、3、6、12、24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于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56.92±23.83) min vs.(71.88±20.11) min,t=1.658,P=0.045]、切口长度[(0.89±0.13) cm vs.(3.59±0.92) cm,t=15.784,P=0.000]、术中出血量[(17.74±5.63) ml vs.(93.92±40.55) ml,t=27.944,P=0.000]、术后下床时间[(24.88±1.95) h vs.(72.77±3.74) h,t=4.332,P=0.000]、卧床时间[(5.02±1.22)天vs.(14.78±3.86)天,t=4.332,P=0.001]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个月ODI评分[(16.99±2.77)vs.(19.07±2.14)]、JOA评分[(18.44±1.52) vs.(17.78±1.59)]、下肢VAS评分[(6.48±1.34) vs.(7.15±1.42)]、腰部VAS评分[(3.11±1.02) vs.(3.56±1.24)]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7%vs. 87.50%,P0.05)。结论与椎间盘镜治疗术相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Schatzker IV~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研究对象按照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在手术复位并内固定后,对照组予主动肌力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4~5周CPM,术后1个月、3个月测量膝关节最大活动度,术后3个月采用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术后1天、1个月、3个月伸膝活动度及术后1天屈膝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92.4±10.8)°vs.(84.5±12.0)°]、3个月[(118.6±12.4)°vs.(112.3±10.5)°]屈膝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88.2±4.2) vs.(84.0±5.0)]及疼痛[(26.5±3.2) vs.(24.9±3.4)]、功能[(19.0±1.7) vs.(18.2±1.9)]、活动度[(15.5±1.5) vs.(14.6±1.8)]、肌力[(9.4±1.1) vs.(8.8±1.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atzker IV~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在主动肌力训练基础上给予CPM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经孔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术后联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机体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8例LD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4例术后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前,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部功能变化情况、腰部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最终有效随访患者: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2.08±1.14)vs.(2.65±1.22)]、3个月[(1.41±1.02)vs.(1.84±1.01)]的VAS(下肢)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3.18±1.04)vs.(3.71±1.02)]、3个月[(2.11±1.05)vs.(2.68±1.02)]的VAS(腰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6.99±2.77)vs.(18.07±2.14)]、3个月[(12.48±1.16)vs.(15.04±1.32)]、6个月[(9.58±1.19)vs.(11.35±1.15)]、12个月[(8.59±1.01)vs.(9.25±1.18)]的ODI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7.28±1.47)vs.(15.65±1.32)]、3个月[(20.48±1.46)vs.(18.81±1.47)]、6个月[(22.76±1.17)vs.(21.05±1.05)]、12个月[(23.73±1.65)vs.(22.11±1.25)]的JOA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SF-36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8.12±4.88)vs.(16.68±5.45)]、术后3个月[(25.85±4.24)vs.(21.82±4.85)]、术后6个月[(35.47±5.67)vs.(30.25±5.48)]、术后12个月[(33.34±5.32)vs.(29.65±6.97)]的身体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55.24±5.33)vs.(53.01±4.95)]的躯体角色(role physical,RP)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18.03±3.51)vs.(16.01±3.43)]、术后3个月[(23.55±4.41)vs.(20.16±4.14)]、术后6个月[(33.18±5.22)vs.(30.48±5.45)]、术后12个月[(46.32±5.71)vs.(41.16±5.53)]的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51.92±3.42)vs.(50.05±3.56)]、术后3个月[(67.0±4.25)vs.(60.0±3.75)]、术后6个月[(69.05±5.48)vs.(64.05±5.22)]、术后12个月[(67.34±5.02)vs.(62.42±5.11)]的活力(vitality,V)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MacNab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2.7%vs.75.0%,χ~2=5.028,P=0.025)。结论PTED联合康复治疗优于单一的PTED,能缓解早期腰背部及腿痛,早期及远期改善机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腰椎Wiltse手术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腰椎后正中入路改良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腰椎不稳症患者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41~72岁,平均60.8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22.6个月。改良TLIF组37例,行腰椎后正中入路改良TLIF术;Wiltse入路组31例,行腰椎后正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TLIF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肌酸激酶、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植骨融合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6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8个月,平均28.6个月,改良TLIF组与Wiltse组在术中出血量(462.32±52.28)ml vs.(266.82±56.42)ml、术后引流量(301.92±68.22)ml vs.(140.52±58.65)ml、术后卧床时间(5.8±1.2)天vs.(3.1±0.9)天、住院天数(9.8±1.4)天vs.(6.2±1.2)天方面比较,Wiltse入路组均优于改良TI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融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肌酸激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864.26±61.43)IU/L vs.(408.32±70.35)IU/L、术后3天(521.82±50.22)IU/L vs.(328.53±60.84)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腿痛VAS、JOA、ODI评分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1周(3.63±0.43)分vs.(1.94±0.53)分、术后6个月(1.14±0.37)分vs.(0.67±0.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Wiltse入路组术后改善优于改良TILF组;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17.93±0.84)分vs.(21.26±0.64)分、ODI评分(9.52±5.36)分vs.(21.85±4.8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Wiltse入路组术后临床功能改善优于改良TILF组。结论 Wiltse手术入路TLIF与改良TILF术式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术式,但Wiltse手术入路TLIF术式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出血少,对椎旁肌及小关节囊损伤小,可以早下床活动,术后慢性腰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行PVP治疗(PVP组),45例行保守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记录PVP组手术情况及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随访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及QUALEFFO-41评分;通过影像学比较两组Cobb’s角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本组9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26±3.67)个月。PVP组术后1天(4.83±2.35 vs. 7.22±3.41)、1周(4.36±2.14 vs. 6.74±2.64)、1个月(3.86±1.34 vs. 6.14±2.64)、3个月(3.62±1.42 vs. 4.48±2.04)、6个月(3.72±1.53 vs. 4.31±1.24)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1周(64.88±8.66 vs. 75.68±8.68)、1个月(45.76±8.24 vs. 73.44±8.17)、3个月(41.22±6.42 vs. 69.15±8.28)、6个月(40.65±7.63 vs. 61.28±7.94)、1年(31.52±8.22 vs. 42.68±9.42)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术后1个月[(11.24±4.39)°vs.(15.23±5.25)°]、6个月[(10.46±3.98)°vs.(15.41±4.71)°]的Cobb’s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术后1个月(85.29±9.67 vs. 67.67±7.68)、6个月(84.36±8.67 vs. 66.81±6.31)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QUALEFFO-41评分(41.23±6.85 vs. 52.48±7.2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早期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下肢功能,恢复椎体高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负重锻炼对距骨骨软骨病损 (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 经关节镜微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 80 例接受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的 OLT 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早期负重组 (40 例) 和延迟负重组 (40 例),其中早期负重组在术后第 1 天即开始部分负重锻炼、并于术后 4 周达到完全负重锻炼,而延迟负重组在术后第 5 周开始部分负重锻炼、于术后第 8 周达到完全负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1 年的 Berndt-Harty 分型、Mintz 分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12 个月和24 个月疼痛视觉模型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和 Tegner 活动指数差异。结果早期负重组和延迟负重组的术后 Berndt-Harty 分型和 Mintz 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 6 个月、12 个月和 24 个月的 AOFAS 评分分别为 (82.1±11.3) vs.(82.9±12.4)、(85.8±9.9) vs.(85.3±11.7)、(87.5±8.8) vs.(87.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 6 个月、12 个月和 24 个月的 VAS 评分分别为 (2.6±0.4) vs.(2.4±0.8)、(2.4±0.5) vs.(2.4±0.4)、(1.5±0.5) vs.(1.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早期负重组患者术后 6 个月、12 个月和 24 个月的 Tegner 活动指数均显著高于延迟负重组,分别为 (4.5±1.0) vs.(2.6±0.8)、(4.7±1.2) vs.(3.7±0.9)、(4.7±1.0) vs.(3.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负重锻炼并不影响 OLT 患者术后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并且能够促进术后活动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濮阳市惠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胃上部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4.43±1.37)h vs.(3.85±1.3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但切口长度[(5.16±1.70)cm vs.(17.04±2.68)cm]、出血量[(155.36±12.58)mlvs.(307.26±14.55)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2±1.26)d vs.(4.40±1.45)d]、首次进食时间[(5.07±1.55)d vs.(5.83±1.72)d]及住院时间[(10.81±3.13)d vs.(12.75±3.79)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躯体症状、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及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7%vs. 17.31%,χ~2=6.523,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生存率为96.15%(50/52),对照组的生存率为98.08%(51/5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05)。结论胃上部癌患者采取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可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同时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利于病情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训练对肺叶切除术后心肺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有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疲劳耐受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6MWT)变化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运动心肺功能采用最大摄氧量(VO_2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的VC[(3.51±0.42)L vs.(3.26±0.35)L]、FVC[(2.63±0.44)L vs.(2.14±0.43)L]、FEV1[(2.11±0.28)L vs.(1.79±0.26)L]以及VO_2max[(14.65±1.11)kg vs.(14.07±0.76)k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疲劳耐受评分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疲劳耐受评分低于对照组[(2.19±0.37)分vs.(3.07±0.41)分],6MWT高于对照组[(502.81±30.55)m vs.(476.33±30.09)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142.68±15.44)分vs.(121.94±15.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静息和运动心肺功能,对于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和保守治疗 (conservative treatment,CT)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189 例 OVCFs 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CT 组 (n=60)、PVP 组 (n=63) 及 PKP 组 (n=66)。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欧洲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生活质量问卷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the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osteoporosis,QUALEFFO)、罗兰·莫里斯残疾 (Roland Morris disability,RMD) 分别评估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身体功能。测量三组患者的 Cobb’s 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并进行比较。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1) PKP 组患者的透视次数高于 PVP 组患者 [(13.94±1.73) vs.(10.76±1.53),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 PVP 组患者 (9.1% vs.19.7%,P<0.05)。(2) PVP 组及 PKP 组患者术后 1 天、1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 VAS 评分均低于 CT 组 (P<0.05)。PVP 组患者术后 1 天的 VAS 评分低于 PKP 组 [(3.56±2.16) vs.(4.62±2.15) (P<0.05)]。(3) PVP 组及 PKP 组患者术后 1 天、1 周、1 个月的 QUALEFFO 评分均低于 CT 组 (P<0.05)。PVP 组患者的术后 1 天 [(43.58±9.06) vs.(46.58±9.36)]、1 周 [(40.62±7.74) vs.(43.51±7.79)] 的 QUALEFFO 评分低于 PKP 组 (P<0.05)。(4) PVP 组及 PKP 组患者术后 1 天、1 周、1 个月、3 个月的 RMD 评分均低于 CT 组 (P<0.05)。PVP 组患者术后 1 天的 RMD 评分低于 PKP 组 [(15.25±2.29) vs.(16.85±2.18)] (P<0.05)。(5) PVP 组及 PKP 组患者术后 1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 Cobb’s 角均低于 CT 组 (P<0.05)。PKP 组患者术后 1 个月 [(18.34±1.27) vs.(20.35±1.26)]、6 个月 [(16.53±1.31) vs.(18.32±1.43)]、12 个月[(13.42±1.74) vs.(17.42±1.78)] 的 Cobb’s 角低于 PVP 组 (P<0.05)。(6) PVP 组及 PKP 组患者术后 1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 CT 组 (P<0.05)。PKP 组患者的术后 1 个月 [(25.56±2.22) vs.(24.42±2.11)]、6 个月 [(29.24±2.39) vs.(25.83±2.33)]、12 个月 [(27.52±2.35) vs.(24.94±2.17)] 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 PVP 组 (P<0.05)。(7) PVP 组患者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 (22.2% vs.1.7%,7.6%) 高于 CT 组及 PKP 组患者 (P<0.05)。结论 PVP 更能有效降低腰背部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身体功能,但骨水泥渗漏及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较高。PKP 在改善后凸畸形、增加椎体高度具有优势。CT 在降低相邻椎体骨折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间盘摘除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 治疗青壮年与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的疗效差异。方法 2017 年 5~10 月我院采用 PELD 治疗 116 例 LDH 患者,按年龄段将患者分为青壮年组 (A 组,55 例) 和中老年组 (B 组,61 例),于术前和术后 3 个月、1 年及 2 年时随访分析患者疗效及复发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改进后 MacNab 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间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术前与术后 3 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 年 A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1.35±0.67、1.35±0.80 和 11.62±2.73,术后 1 年 B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2.05±0.85、2.39±0.69 和 13.41±3.12,术后 2 年 A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1.24±0.64、1.25±0.93 和 10.54±2.79,术后 2 年 B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2.59±1.02、2.54±0.86 和 14.02±3.71。术后 1 年及 2 年随访时 A 组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 两组复发率分别为 1.82% (1 / 55) 和 9.84% (6 / 6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改进后 MacNab 标准 A、B 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 96.36%、90.16%。结论 PELD 治疗青壮年 LDH 疗效显著,应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中老年 LDH 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可避免开放手术的弊端及全身麻醉等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监测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用于脑干胶质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118例脑干胶质瘤患者,68例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研究组),50例采用传统颅脑显微技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进展生存期、肿瘤切除程度、临床疗效、生存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82.16±56.23)min vs.(338.26±76.23)min、(12.14±5.26)d vs.(19.26±5.76)d],术后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2.38±4.19)月vs.(9.73±5.28)月];研究组患者术后肿瘤切除程度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24%vs. 3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死亡5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5%vs. 14.00%,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DL及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术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死亡8例;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死亡15例,研究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χ~2=4.345,P=0.037)。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用于脑干胶质瘤切除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肿瘤切除程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但不能降低患者围术期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老年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60岁以上患腰椎退行性疾病并采用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RAS组40例,男15例,女25例。ERAS术前措施包括院前宣教、营养指导、血栓预防、超前镇痛,术中措施包括选择短效麻醉剂、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式、切口局部注射长效局麻药镇痛、不放引流,术后措施包括术后减少补液、早期进食、24 h内拔除导尿管并下床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MISTLIF,其中男14例,女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术后1天、3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ERAS组术后1天、术后3天分别为2.5±1.2、2.0±1.3;对照组分别3.5±1.6、3.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8±16.2) min,平均出血量(85.0±24.2) ml,平均住院日为(7.3±1.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59750.8±21242.3)元,对照组为平均手术时间为(190.6±40.5) min,出血量(155.5±68.5) ml,平均住院日(14.3±7.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94374.9±22345.8)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出血量、住院日、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过程中应用ERAS措施,在达到与常规手术相同疗效的基础上,具有缓解术后疼痛,利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注射液与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腰椎手术中局部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氨甲环酸注射液和吸收性明胶海绵局部联合应用)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5~71岁,平均(51.13±6.20)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70.0%),腰椎管狭窄症4例(13.3%),腰椎滑脱症5例(16.7%);其中8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对照组(单独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4~78岁,平均(52.80±6.30)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63.3%),腰椎管狭窄症3例(10.0%),腰椎滑脱症8例(26.7%);其中10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实验组局部联合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与吸收性明胶海绵,对照组单纯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观察术后前3个8 h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红细胞容积(HCT)及Hb值,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第1个8 h引流量明显减少[(83.52±60.78)ml vs.(169.38±76.9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个8 h引流量均减少[分别为(47.24±40.67)ml vs.(54.93±44.03)ml、(23.86±26.01)ml vs.(33.21±26.1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3个8 h引流量之间比较,两组第1个8 h和第2、3个8 h之间总体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更为明显,第2个8 h与第3个8 h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总引流量比较[(154.62±97.74)ml vs.(257.86±123.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实验组。(4)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平均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5)两组术后第1天的Hb及HCT值[分别为(120.79±14.96)g/L vs.(111.14±19.64)g/L、(36.441±4.345)%vs.(33.717±5.0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第7天的Hb及H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漏,但未观察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腰椎后路手术中局部联合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与吸收性明胶海绵比单纯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可明显减少引流量,具有止血效果,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在胃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根据两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加速康复组(ERAS组)(36例)和传统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心理应激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5±0.5)天vs.(3.1±0.6)天]、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8±0.9)天vs.(5.3±1.5)天]、开始进食流质时间[(2.4±0.6)天vs.(3.8±0.8)天]、术后住院时间[(9.1±1.9)天vs.(11.3±2.1)天]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均P<0.05);ERAS组的特质焦虑评分[(36.8±12.43)分vs.(40.5±10.4)分,P=0.024]、状态-特质焦虑评分[(68.6±23.46)分vs.(72.7±21.9)分,P=0.035]明显低于传统组;ERAS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97.22% vs.83.33%,P<0.05). 结论 胃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主观感受,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KP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疗效优良率,记录两组术后1周、6个月、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及脊柱后凸畸形Cobb’s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并观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32.19±1.89)min、术中失血量(255.49±1.54)ml与对照组(124.29±1.05)min、(231.23±1.67)ml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疗效优良率94.00%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VAS评分[(2.16±0.12)分、(1.56±0.21)分]低于对照组[(2.35±0.12)分、(1.87±0.18)分],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18.75±0.44)分、(19.54±0.16)分]高于对照组[(17.58±0.44)分、(18.12±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Cobb’s角[(12.14±1.03)°、(9.78±1.23)°]小于对照组[(15.12±1.15)°、(11.15±0.78)°],而椎体前后缘高度比[(80.66±1.13)°、(86.38±1.09)°]大于对照组[(78.56±1.27)°、(83.10±1.75)°](P0.05);术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近期疗效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近,PKP联合内固定术后患者疼痛度、脊柱功能在远期改善更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J)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SiewertⅡ、Ⅲ型局部进展期AEGJ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者55例,新辅助化疗(Xelox方案)联合治疗者48例.结果 单纯手术组与联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82.73±38.27)minvs.(173.61 ±36.89)min,P>0.05]、术中出血量[(240.36±44.74)ml vs.(233.47 ±52.63)ml,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15.6±5.2)d vs.(14.2±5.6)d,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根治术后清扫所获淋巴结总数[(42.6±4.4)个vs.(40.7±3.3)个,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手术组的转移淋巴结数多于联合治疗组[(12.4±2.6)个vs.(5.8±3.2)个,P<0.05];联合治疗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R0切除率(83.33%vs.52.7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3% vs.25.45%,P>0.05).结论 对SiewertⅡ、Ⅲ型局部进展期AEGJ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安全可行,可显著提高R0切除率,同时可减少淋巴结的转移率,并不增加其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Kinema tracer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探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后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步行障碍的原因,同时探讨PTED术后LSS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征。方法将56例LSS患者按照术后腰椎JOA评分中对步态的分级分为a、b、c、d四个组,对四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天的腰椎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统计分析,对四组患者术后3天步行过程中症状侧下肢的支撑期比率、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TED术前与术后,a组和b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a组:(13.67±2.48) vs.(17.08±1.80);b组:(12.36±4.73) vs.(17.59±4.98)]和VAS评分[a组:(7.25±0.86) vs.(1.60±0.93);b组:(7.40±1.53) vs.(2.01±0.96)]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患者的VAS评分[c组:(7.69±1.17) vs.(2.17±1.30);d组:(7.20±0.84) vs.(4.40±1.1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腰椎JOA评分未明显改善(P0.05);c组和d组患者的支撑期比值超过75%;c组和d组患者的最大髋屈曲角度分别是(22.50±1.36)°、(27.00±3.11)°,显著大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PTED术后LSS患者而言,腰椎JOA中步态评分仍处于c级、d级,且症状侧下肢的支撑期比率超过75%,这可能是PTED术后需要针对性康复训练的部分指征;而针对骨盆前倾的康复训练可能会提高患者的步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 2018 年 1~12 月间前瞻性纳入 80 例 KOA 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 (40 例) 和对照组 (40 例),其中联合组患者每周接受一次体外冲击波治疗 (共 8 周) 和膝关节腔内透明质酸注射 (共 5 周),对照组患者仅每周接受一次膝关节腔内透明质酸注射 (共 5 周)。主要观察指标为 8 周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 的改变,而次要观察指标为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 骨关节炎指数和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 (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 的改变。结果经 8 周治疗后,联合组的 VAS 评分[(1.9±0.5) vs.(3.2±1.1),P0.001]和 WOMAC 总分[(19.2±6.5) vs.(25.3±7.3),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的 KOOS 评分中的疼痛[(74.2±17.1) vs.(65.9±16.2),P0.05]、日常活动[(69.1±12.4) vs.(63.2±9.6),P0.05]、症状[(67.8±11.4) vs.(62.4±12.3),P0.05]、运动和娱乐功能[(56.4±8.2) vs.(49.2±9.0),P0.001]、生活质量[(69.3±14.5) vs.(60.2±12.1),P0.01]等各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周期内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透明质酸治疗 KOA 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透明质酸治疗。  相似文献   

19.
Wang XH  Luo X  Chen SQ 《癌症》2008,27(1):62-65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是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方法很多,其中原位新膀胱下尿路重建在近年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及精囊对改善原位新膀胱功能及勃起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及新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27例,同期应用经典术式治疗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新膀胱(术后6个月)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及患者的勃起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84个月.术后6个月改良和经典组新膀胱容量[(385±68)mL vs.(388±71)mL]、最大充盈压[(24±16)cmH2O vs.(25±15)cmH2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最大尿流率[(18±5)mL/s vs.(14±7)mL/s]、剩余尿[(35±16)mL vs.(97±35)mL]、完全控尿率[(24/27)vs.(3/9)]、夜间尿失禁[(3/27)vs.(6/9)]、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4/27)vs.(3/9)],以及患者正常勃起功能术后得以保留[(19/23)vs.(3/7)]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远端的前列腺包膜及精囊,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保护阴茎的勃起功能,同时可有效防止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DOS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对手术安全性的评估。   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5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按入组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25例患者术前予以DOS方案化疗(观察组), 3个周期化疗后行手术治疗, 25例行单纯手术治疗(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DOS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64.0%, D2淋巴结清扫率(88.0%vs.64.0%)及R0切除率(92.0%vs.68.0%)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 0.05);术后淋巴结转移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3.2±2.5)枚vs.(6.3±2.9)枚, P < 0.05];两组手术时间[(230.5±45.6)min vs.(205.6±42.4)min]及术中出血量[(425.5±115.4)mL vs.(210.6±125.6)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6±2.8)枚vs.(21.2±2.0)枚, P > 0.05]。观察组患者化疗耐受性良好, 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结论   DOS方案作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率高, 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围手术期安全性高, 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R0切除率、降低术后淋巴结转移率, 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