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霞  蒋春红  左毅 《光明中医》2014,(8):1792-1794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根治手段,为了增加手术的治疗强度,术后常需进行放化疗治疗,中医药可有效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胃癌的死亡率占各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我国,特别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5%左右,其中超过50%死于复发和转移。胃癌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发瘤增殖;癌细胞侵袭毛细血管基底膜,进入血管或淋巴管;癌细胞在循环系统存活、增殖;穿出血管或淋巴管,在靶器官形成转移灶;肿瘤问质内新血管生成,转移瘤快速生长。在分子水平,肿瘤转移可分为黏附、降解、运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收集自1996年以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治疗方法(辨证施治、中药成药,单方验方等法)的文献资料,显示中医对胃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方面使肿瘤生长减慢,甚至使肿瘤缩小,另一方面能减轻手术,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调整内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基质降解酶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抗多药耐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抑制黏附侵袭能力、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干预肝癌细胞的转移与复发,有效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中医理论、实验研究整理汇总,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991年,我国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 a间患病率增加了25%.  相似文献   

7.
<正>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随环境恶化等因素在逐年上升。由于哮喘具有反复发作和进行性加重的病理特点,对患者本人的健康、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成为患者和社会的重要经济负担。在我国,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积累了两千余年的经验,发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中医药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机制、减少或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吸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而达到治疗目的。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中医药在胃癌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可以通过多个信号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如四藤方、山慈菇、蛇六谷等中药可通过线粒体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抗癌灵、南蛇藤、重楼总皂苷等中药可通过死亡受体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木犀草素、杠柳毒苷、榄香烯等中药可通过调控MAPK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南蛇藤、蟾蜍灵、木犀草素等中药可通过影响PI3K/Akt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熊果酸、紫杉醇和冬凌草甲素衍生物Geridonin可以通过Pte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刘喜平  李沛清  张炜 《中医杂志》2012,53(4):288-290
胃癌腹膜转移是多阶段、多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医药防治胃癌腹膜转移多从肿瘤血管生成角度认识,大多集中在单味药物或提取物的研究,没有阐明中医治法和相应方剂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认为升降失常是胃癌腹膜转移的关键病机,虚实夹杂、寒热互结是其重要的病理演化特征,辛开苦降法是防治胃癌腹膜转移的关键治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抑制交感神经活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血管重构、预防靶器官损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中医药在调节机体整体平衡、控制血压水平稳定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其防治高血压病作用的多效性、增效减副性、多靶点性、前瞻性、稳定持久性均体现出了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12.
肺纤维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本病临床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药在防治肺纤维化方面优势渐显,作用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入。故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外基质代谢、干预细胞凋亡、调节微血管新生、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内质网应激7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可为临床中医药有效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指全身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继而引起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病率约为59.8%,OP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已不断深入,但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本病辨证施治,整体调整,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肝衰竭为临床难治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目前运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肝移植等方法治疗本病已较为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疾病的演变,以上方法用于肝衰竭也受到了限制。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中医内治、外治、综合治疗等疗法归纳中医药防治肝衰竭的研究进展。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瘟黄”“急黄”“血证”“鼓胀”等范畴。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黄疸病》中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可见其认为湿邪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唐代孙思邈则在《千金药方》有“内瘀所致发黄”之说。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防治间质性肺病近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防治间质性肺病近况陶凯,周晓园间质性肺病(IntersititiaLungDisease,ILD)是以肺泡壁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一组疾病,由已知及未知的病因所致的肺泡上皮细胞、肺泡间质、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致使上述组织炎症波及细支气管,并发生纤维性...  相似文献   

16.
17.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胃癌细胞、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血管生成、影响癌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功能、调控信号通路传导、影响肿瘤微环境、抑制免疫检查点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抗癌研究,今后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在对单味中药进行研究的同时,应加大中药复方研究比重,利用好现代实验技术,建立更客观更有效的实验研究体系;(2)应完善中药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对比作用研究,以发现中药的某些特殊疗效,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3)加强中药结合靶向异位点的研究,提高中药抗癌治疗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抗癌转移是治疗癌症的主要目标,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与方法,攻克癌症,是当今世界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中医药在癌症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抗癌转移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证实中医药的抗癌转移的确切疗效,揭示其可能的机制,努力开发出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中医药在大肠癌转移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健脾、解毒、散结等临床治疗可以一定程度防治大肠癌转移;益气扶正、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湿化痰、拔毒化腐等中药在细胞与动物模型中可以抑制大肠癌转移或黏附、移动、侵袭、悬浮生长等转移生物学行为,其机制涉及细胞凋亡、失巢凋亡、血管生成、转移调控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基质重构蛋白、肿瘤炎症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具有明确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调节RAAS系统,降低儿茶酚胺含量,减少血容量;调控钙离子转运,降低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水平,抑制兴奋-收缩耦联反应;调节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血管重构,维持血管壁结构和弹性,稳定血压.实验证实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多层次、多途径和多靶点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