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对康复护理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8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康复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肢体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23个月的早期康复训练,本组资料中的68例偏瘫患者康复情况良好,4例痊愈,38例病情有明显好转,大部分患者能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降低偏瘫患者病发后的残疾程度,所以在偏瘫患者的早期治疗中要重视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3.
康复护理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康复护理组为34例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性的早期肢体被动康复护理、日常护理和心理康复指导等 对照组34例按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护理组偏瘫的恢复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康复进程,减少致残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2):143-144+146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01~2022-06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肢体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数字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肢体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康复训练后功能活动能力评分,康复训练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本组康复训练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72.61±4.13)分高于对照组的(58.72±5.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功能活动能力评分为(42.52±4.35)分,高于对照组的(26.23±3.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6.43±3.26)分,高于对照组的(39.21±5.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肢体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功能活动能力,有利于偏瘫肢体的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菊青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14-1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评估,训练组从保持良肢体位、被动活动、主动锻炼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等方面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结果:在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自理能力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训练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的有效率达95%,对照组为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云珠 《上海医药》2016,(21):40-4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各56例,参照组使用基础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术后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护理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对肢体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且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有着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4):34-36,40
目的 探讨肢体康复训练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和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3、6周的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运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74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类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分为两个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包括被动与主动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肌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 vs.70.0%),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 vs.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护理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康复具有明显效果,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9-151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和治疗组(强制性运动疗法),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MA评分、改良Barther指数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脑机接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肢FM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分别为(31.63±6.60)、(34.13±6.15)、(62.27±10.81)分,对照组分别为(26.50±7.55)、(29.50±8.87)、(51.63±7.16)分;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WMF评分、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机接口治疗技术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组织保护治疗及物理治疗(电蜡疗+气压式循环驱动治疗仪),治疗组患者另外每天接受以抗痉挛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临床康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治疗组MAS、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肌痉挛,而且较为持久的功能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痉挛上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在给予药物、营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在急性期给予保持良肢位,对意识清醒及病情稳定的患者由专业的康复科医师进行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在入院后24 h内、入院后21 d、35 d时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并在治疗35 d后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采用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患者入院后35 d ESS评分为(80.3±6.6)分,明显高于入院后21 d的(74.4±7.7)分和入院后24h内的(61.4±6.5)分(t=4.5064、15.8041,均P<0.05);治疗组在治疗35 d后BI评分为(68.4±17.7),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1.5±16.5)分和对照组(t=6.9845、3.1484,均P<0.05);治疗35 d后,治疗组QOF评分为(8.3±0.6)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8.3±0.6)分和对照组(t =7.2036、6.9424,均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a need for an obj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al response of the muscles of stroke patients’ paretic side and nonparetic side using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with an alternating current to confirm the degree of muscle degeneration. The subjects were ten stroke patients (five male and five female). The pad of an electrical stimulator was applied to the vastus lateralis and the vastus medialis regions to measure the amplitude of FES until the contractive muscle response to th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ecame visible. The amplitude of FE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 the paretic side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nonparetic side of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Furthermore, the amplitude of paretic sid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nonparetic sides in female group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stroke affects muscle contraction. When performing rehabilitation, the appropriate input for each stroke patient needs to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康复方案治疗肺移植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肺移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标准化康复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满意度为83.3%,对照组为6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标准化康复方案在肺移植术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而减轻状况,优化功能状态,标准化康复方案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将75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均给予早期康复训练,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行为学疗法;分析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的步态能力(功能性运动量表 FAC),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步行相关指标(步速和跨步长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指数)及偏侧空间忽略情况(直线二等分、线段划消及画钟试验)。结果观察组治疗3 个月后的 FMA 评分中的运动功能、Barthel 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 6个月后的FAC 评分、FMA 评分、步行相关指标、Barthel 指数及偏侧空间忽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偏瘫步态和下肢功能,而且可改善偏侧空间忽略,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功能训练中实施。  相似文献   

19.
龚丽萍  肖帆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05-108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60例分娩后患PF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 三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健身操进行产后康复,B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产后康复,C组患者采用健身操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产后康复.比较训练前后患者Ⅰ和Ⅱ类纤维肌力和肌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夜尿次数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训练后,C组患者Ⅰ、Ⅱ类纤维肌力Ⅳ、V级的例数多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A组与B组Ⅰ、Ⅱ类纤维肌力Ⅳ、V级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Ⅰ、Ⅱ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Ⅰ、Ⅱ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阴道压力大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阴道压力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的夜尿次数、PFIQ-7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的夜尿次数、PFIQ-7指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健身操训练均对盆底功能恢复具促进作用,但相较于单一疗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对改善盆底肌Ⅰ、Ⅱ类纤维肌力、收缩强度和盆底压力有明显优势,可有效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20-223
目的探讨临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加强行吞咽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治疗及冰刺激治疗对吞咽功能和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8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单纯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方案治疗(对照组,n=40)与加行电刺激、冰刺激方案治疗(观察组,n=40)对吞咽功能、总有效率、呼吸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造成的影响展开比较。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的降低,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呼吸功能指标PEF、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下降,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在行吞咽康复基础上,联合行电刺激、冰刺激治疗,可显著增强吞咽功能,呼吸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非常重要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