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43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职业暴露比率较高(76.74%)、工作年限≤5年的发生暴露者较多(55.81%)、暴露方式以锐器伤多见(90.70%);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科室依次为手术室(18.60%)、急诊科(11.63%)、产房(6.98%)。结论加强重点科室培训,严格标准预防措施实施,暴露后及时、规范的局部处理,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降低暴露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浅谈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使护士达到自我防护及医疗部门对预防职业暴露工作的重视。方法分析血源性病原体的特征、危害,职业暴露的相对因素及预防感染的措施。结果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是可以避免的,在实践中要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才能有效防范并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枣庄地区各级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上报及管理措施落实等情况,为制订本地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完善规章制度及上报流程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度,采取不同时间段分层随机抽取枣庄地区36家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工勤人员、保洁人员,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对其一般资料、暴露源、暴露方式、处置方式、职业暴露发生、管理措施落实及上报等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 216份,回收有效问卷3 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35%;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16.34%,上报率为32.76%;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别为40.84%、13.34%、12.76%,不同级别的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694,P <0.001),护理专业发生率最高为60.92%,其次是医疗医技人员和助产士;上报率为37.11%,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上报率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别为13.46%、30.43%、49.27%;三级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管理优于二级、一级医院;暴露...  相似文献   

4.
医护人员眼部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眼部职业暴露的原因,拟制定防护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报院感管理科职业暴露人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30例发生眼部职业伤害,30例医护人员中,以手术科的人员为主共28例,专业技术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26例,构成比为86.7%,人员类别以护理人员为主19例,构成比为63.3%,造成眼部职业暴露的物质以血液为主12例,构成比40%,伤害的环节以剖宫产手术为主11例,构成比36.7%.结论 预防眼部职业暴露的措施是:重点加强年轻的术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知识教育,提高操作技术及防护意识,医院提供适合的护眼用品,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龚淑琴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0):113-113,118
医务工作者主要指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由于他们每天的临床工作都离不开查体、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和分泌物,手术医生还必须使用医疗器械进人患者体内手术,手术室护士要递送医疗器械及清理污物等,而这些都存在着潜在的传染性,如不小心,就可能受伤,造成职业暴露,故医护人员存在着被无形伤害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文山市及下属的乡镇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水平现状,给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佐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市221名乡镇医护人员及271名城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论是乡镇的医护人员还是城区的医护人员均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乡镇医护人员与城区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暴露后的防护处理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标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价,指导医护人员做好艾滋病自我防护。方法在全院所有科室中共选择350名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培训,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特别是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方法的掌握情况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在医护人员中开展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可以增加他们自我防护意识及职业暴露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于降低医务人员的艾滋病发病率有很大的作用,适合在医院内开展。  相似文献   

9.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接触患者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的暴露^[1,2]。护理人员是医院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在诊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与患者的接触距离近,频率高,成为不可忽视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群体^[3,4]。为此,本文针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少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29-2230
1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1.1针刺伤和锐器伤:针刺伤和锐器伤害是医院职业性伤害中,导致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染病最常见的原因。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引起的针刺伤,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而传播。据研究,因针刺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机率为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报告的118起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危职业是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7.46%,职业暴露构成比占60.17%),高危暴露场所是住院病房(44.07%),高危暴露环节是拔针与拔针后处置(占54.24%),高危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针头占79.66%).结论 针对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高危场所、高危环节配备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规范操作规程,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调查2014年1月—2015年1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5名医务人员,对暴露工作者的人员结构、暴露地点、暴露源病种、暴露方式、锐器伤伤器种类和发生职业暴露操作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45名医务人员中,护士比例最高,占66.67%,其次为医师,占24.44%;病房内发生职业暴露最多,占48.89%,其次是手术室,占35.56%;暴露源病种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55.56%,其次是丙型肝炎病毒,占22.22%;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9.11%;锐器伤伤器主要是注射器,占31.70%,其次是输液器和缝合针,分别占29.57%和24.39%;职业暴露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以手术中操作和护理技术操作居多,分别占31.11%和22.22%。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通过规范医疗护理技术操作、改变惯性错误行为、落实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感知,加强职业防范能力,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等能有效降低职业性暴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况,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评估暴露后预防处理效果,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7例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中,发生针头和锐器伤32例,发生率为86.49%,血液和体液造成的黏膜暴露5例,发生率为13.51%;所有医务人员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一例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结论职业暴露,尤其是锐器伤,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高危风险,实施标准预防及暴露后的干预措施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彭姗 《安徽医药》2020,24(2):300-303
目的探讨团队培训模式对急诊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急诊护士 60名,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月未实施团队培训模式急诊护士 30名作为训前组,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2月实施团队培训模式后的急诊护士 30名作为训后组,培训时间为 2个月,比较两组职业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知识、应对方式、职业暴露。结果训后组职业安全防护掌握率明显高于训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训后组紧急处理知识掌握率 98.33%明显高于训前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训后组消极应对( 6.98±0.78)分、总压力得分( 10.12±1.63)分明显低于训前组( 10.62±1.52)分、(13.59±1.22)分,训后组积极应对得分( 26.32±2.54)分明显高于训前组( 20.62±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后组职业暴露频率 3.33%明显低于训前组 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团队培训模式可有效改善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知识、应对方式,有利于减少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了解本市疾控中心预防门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探讨预防门诊职业暴露防控的主要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调查表,对南昌市四县五区预防门诊随机抽取165名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的问卷调查。结果 165名医务人员工作中有职业暴露人数160名,占96.97%,其中,暴露致伤126名,占78.75%。发生职业暴露后造成身体健康危害34名,感染率为21.25%。职业暴露致伤后76.19%进行了有效的局部紧急处理。结论预防门诊医务人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锐器伤是预防门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疾病主要途径。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严格按照医疗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加强工作责任心,改善工作条件;强化职业暴露知识的学习,提高认知能力;同时重视及调整预防门诊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才能保障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防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结合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开展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目标性监测。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目标,收集分析、反馈监测结果,实施干预措施,评价监测效果,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目标性监测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9.6%,实施后为2.7%,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能有效防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方法统计不同科室2002~2012年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2007~2012年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人数分别为173、87、92人次。2007~2012职业暴露情况高于2002~2006年, P〈0.05;暴露类型比较, P〈0.001;暴露级别比较, P〈0.001。结论随着采血量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加大,职业暴露有增加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