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大黄不同极性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与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90%乙醇回流提取大黄,采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分级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以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其蒽醌类物质,以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法和总还原力法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抑菌圈直径和生长曲线测定法探究大黄不同极性部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结果]正丁醇部位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和大黄酸-8-O-葡萄糖苷含量最多,峰面积分别为(2.72±0.07)mAU*min和(2.59±0.06)mAU*min,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9.95±4.95) mg·g-1和(35.71±3.26) mg·...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现代医生》2016,(24)
目的研究垂盆草80%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5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得到5种萃取物,通过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4种方法对各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垂盆草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总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四个极性部位,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0.0131 mg/m 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1.0730 mg/m L。结论垂盆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扩展垂盆草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苗药头花蓼不同提取物(水、乙醇、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抗炎及抗菌活性。方法 采集11批次黔产苗药头花蓼药材,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水、乙醇、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苗药头花蓼提取物,用1,1二苯基-2-苦酰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抗氧化活性、用脂多糖(LPS)诱导产生NO模型筛选抗炎活性、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筛选其抗菌活性。结果 乙酸乙酯提取物浓度为10 mg/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0%~99%;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绿脓杆菌(PA)及大肠杆菌(EC)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8~0.65 g/L、0.13~0.82 g/L及0.15~0.78 g/L;在抗炎活性测试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NO的生成,抑制率为70%。结论 苗药头花蓼乙酸乙酯提取物与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及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宁夏大蓟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对4种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大蓟的水、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大蓟水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革兰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0 mg/mL;大蓟正丁醇提取物对4种革兰阳性菌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芽胞杆菌的MIC均为1.0 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的MIC均为0.5 mg/mL。结论:大蓟正丁醇提取物对4种革兰阳性菌有抑菌作用,大蓟的水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革兰阳性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6)
目的:比较米口袋不同萃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找到米口袋抗菌消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水煎法和65%乙醇浸渍法分别得到米口袋水提物总浸膏和醇浸液总浸膏,再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总浸膏进行萃取,得到米口袋的不同萃取部位,然后利用药敏纸片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水煎液的石油醚部位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链球菌中度敏感,水煎液的氯仿部位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中度敏感,65%醇浸液的乙酸乙酯部位对枯草杆菌中度敏感,65%醇浸液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部位对肺炎链球菌中度敏感,且水煎液的石油醚部位对枯草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米口袋65%醇浸液的氯仿部位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米口袋抗菌消炎的有效部位主要是水煎液的石油醚、氯仿萃取部位及醇浸液的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银露梅醇提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 TAC)及DPPH自由基( DPPH·)的清除效果,比较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TAC较强,石油醚部分和水部分的TAC较弱,乙酸乙酯部分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于阳性对照L-抗坏血酸。结论:银露梅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抗氧化作用较强,可做为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做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疆紫草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在体外不同氧化模型中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DPPH?法、OH-检测法、铁离子还原能力检测法(FRAP法)、AAPH诱导卵磷脂和DNA氧化损伤法、红细胞溶血法分析新疆紫草石油醚部位(APE)、95%乙醇部位(AEE-95%)、50%乙醇部位(AEE-50%)、水提醇沉部位(AWE)、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头花蓼和头状蓼。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0·4%磷酸(5∶95)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72nm。结果:头花蓼与头状蓼色谱图有明显不同。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有效地鉴别头花蓼及其混淆品头状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头花蓼地上部分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E, 16E)-12, 16-二十碳二烯酰基]-2-[(E, E)-7, 11-十八碳二烯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1)、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植醇(3)、β-谷甾醇(4)、山柰酚(5)、原儿茶酸乙酯(6)、对羟基苯甲酸(7)、没食子酸乙酯(8)、5, 7-二羟基色原酮(9)、3-甲氧基槲皮素(10)、没食子酸(11)、N-反式咖啡酰酪氨酸(12)、β-胡萝卜苷(13)、槲皮苷(1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6)、2″-O-没食子酰基槲皮苷(17)、槲皮素(18)、2″-O-没食子酰基陆地棉苷(19)、杨梅苷(20)、短叶苏木酚酸乙酯(21)、短叶苏木酚(22)、槲皮素-3-O-(6″-O-反式阿魏酰基)-β-D-吡喃半乳糖苷(23)、酒渣碱(24)、鞣花酸(25)。结论 化合物1~3、7、12、21~2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初步明确菊花不同极性洗脱部位,并对其成分组成进行辨识。方法 采用中压制备色谱法对菊花醇提物进行分离,使用25%、40%、70%甲醇溶液洗脱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组分,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法、总抗氧化能力法(FRAP)和亚硝酸盐清除法对不同极性部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测定,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对照辨识。结果 菊花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洗脱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但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在体外抗氧化实验中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40%甲醇洗脱物>25%甲醇洗脱物>70%甲醇洗脱物;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25%甲醇洗脱物为绿原酸部位,40%甲醇洗脱物为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及黄酮苷,70%甲醇洗脱物为黄酮苷元。结论 40%甲醇洗脱部位是菊花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以木犀草苷为代表的黄酮苷类和以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代表的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可为菊花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头花蓼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头花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头花蓼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三烷醇(Ⅰ),二十五烷醇(Ⅱ),二十二烷酸(Ⅲ),二十四烷酸(Ⅳ),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Ⅴ),二十二烷酸-2,3-二羟基丙酯(Ⅵ),齐墩果酸(Ⅶ),乌苏酸(Ⅷ),二十八烷基-1,27-二烯(Ⅸ),阿魏酸二十二酯(Ⅹ),β-谷甾醇(Ⅺ),二十三烷(Ⅻ),十六烷酸(),亚油酸()。结论:化合物Ⅰ~ Ⅹ为从头花蓼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Ⅸ、Ⅹ为从蓼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对黄荆子中总黄酮进行初步分离,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来筛选出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方法利用70%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铁还原力、总抗氧化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黄荆子的抗氧化活性,并同VC进行了比较。结果黄荆子总黄酮四个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该活性与总黄酮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四个部位中氯仿部分抗氧化活性最高,氯仿部位铁还原力、总抗氧化力高于VC,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略低于VC。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测定宁夏产蓼草叶、花、茎各部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微量元素历、Cu、Fe、Cr、Cd、Pb和Se进行了检测。结果 同一元素在蓼草不同部位含量不同,其中Cr、se、Pb和Cd的含量为叶〉花〉茎;Fe含量茎〉叶〉花;Cu含量花〉叶〉茎;Zn含量茎〉花〉叶;必需微量元素Fe、Zn、Cu含量较高,而有害元素Cd、Pb含量很低或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未检出。结论 可根据需要对蓼草这一中草药的不同部位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厚朴不同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厚朴不同部位的水提物溶液;利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上述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厚朴(皮)作用最好,厚朴果实活性较低,厚朴叶居两者之间。其中厚朴(皮)对大肠埃希菌作用最强,MIC=0.125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0.25g/m L,对铜绿假单胞菌MIC=1g/m L;厚朴果实水提物在1g/m L的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厚朴叶水提物在1g/m L的浓度下对3种供试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厚朴不同部位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18.
HPLC测定不同产地的头花蓼中槲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苷的含量.方法:DiamonsilC18.(250 ×4.6mm,5u);以甲醇-0.2%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50hm.结果:槲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1226~1.226u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为评价不同产地头花蓼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蜂斗菜不同极性部位抗过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斗菜抗过敏有效部位。方法:蜂斗菜95%乙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各部位均进行小鼠同种和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从而确定蜂斗菜抗过敏有效部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蜂斗菜氯仿提取部位在小鼠同种及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模型、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以及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上均显示显著的抗过敏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斗菜氯仿提取部位有良好的抗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 -Ham. ex D. Don)为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的全草,又名石莽草、省订草、四季红、惊风草等。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之功效”。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和广西等省区,全草人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