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伤寒论》第176条是关于白虎汤的适应证一段条文,其原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本条中"表有热、里有寒"的注解上,历代医家对本条经文有各种不同意见,认为此原文字有误。作者认为学习经典应该反复研究、前后联系、举一反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读了《四川中医》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刘联群同志的大作《‘有’疑为‘冇’》(以下简称‘刘文’)之后,深受启发。刘文认为《伤寒论》第176条经文中之两个“有”字均应为“冇(没有)”字,所以此条“表有热,里有寒”应为“表没有热,里没有寒”。“里没有寒”,古今医家言之已详。惟刘文认为“表有热”应为“表没有热”则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兹就刘文所引《伤寒论》有关经文,逐条分论如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第29条是因中风兼津虚内热证误用辛温发汗,导致变证迭出。治疗当以保胃存津为原则,或用温中生津法,或用益阴通络法,或用和胃泄热法,或用温阳固脱法,视其方证,应用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温病的重新认识,认为温病病机是上热下寒、本虚标实,进而找到与伤寒论176条的契合点,提出了对176条的新认识,认为白虎汤证确实"表有热,里有寒"。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原文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笔者就本条谈两点看法:一是本条证是否兼有表证;二是大实痛产生的机理。一、是否兼有表证原文指出:“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属太阴也,是属自注文。《伤寒论》中此种笔法屡见不鲜,道出了本条的病机,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第176条用白虎汤之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致镛  廖文宇 《四川中医》2005,23(12):33-34
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论〉由于文简义奥,因而留下了少数悬而未决的、后人不好理解和解释的条文,因而成为千古疑案.尤其以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历代注家对此也各有各的看法,终归认为此条文字有误,因而不可理解.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条文中“脉浮滑”的理解,均认为滑脉主实,主热,主痰,是实脉,是实证.因此,条文中说“此表有热,里有寒”是错误的,不可理解.而笔者经多年研究和悟思,认为此滑脉并非是实脉,而是滑而无力的虚脉.以此为解,则该条文采用〈玉函经〉所说的白通汤主之,则该条文让人茅塞顿开,其疑义大白矣.  相似文献   

7.
朱勇  张国骏 《天津中医药》2011,28(2):135-136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揭示了人体在阴精阳气都虚衰的情况下,强发汗可引动血液外溢,提示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阴精阳气的盛衰变化,依此来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第 35 9条见于厥阴病篇 ,原文曰 :“伤寒本自寒下 ,医复吐下之 ,寒格。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陆渊雷曾说“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对于此条条文及其方证病机的解释 ,历来更是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该条进行考辨、分析 ,俾条文前后文理贯通 ,医理圆融 ,方证相符。不当之处 ,祈请高明赐教。1 历代伤寒注家学者的见解中医高校五版《伤寒论讲义》在第 35 9条释义中说 :“伤寒本自寒下 ,一般解释为本自虚寒下利 ,果然如此 ,就不应当治用吐下 ,即使误用吐下 ,也应该吐泻具甚 ,而不应单纯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伤寒论》第28、76、106、176这4条古今有争议的存疑原文进行讨论.文中罗列历代医家的主要观点,引证相关条文与知识,就原文涉及到的阴虚停水、阳虚烦热、热结太阳、表热里寒等理论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第176条中"表有热,里有寒"之"寒"字的含义认识存在不同,且争议颇多。笔者通过版本演变、医家阐述、医理探究、药效解读等方面考察,认为"寒"字并非有误,此"寒"字指痰饮水湿。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伤寒论》34条,各家注释颇多,此文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提出个人见解"太阳病,桂枝证"为太阳向阳明传变过程中,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并见的症状。经误下后出现两种状态,其一为一过性损伤脾胃阳气,表邪未解,兼见下利,宜桂枝加葛根汤,解表止利。若脾胃损伤较重者,可酌情给予桂枝人参汤温阳健脾,兼解表邪;其二为邪热入里,里热炽盛,迫肺作喘,迫津则汗,处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泻里热,生津止利。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一篇中第229、230条条文,因其句首冠以“阳明病”却出现“大便溏”“小便自可”“舌上白胎”等与典型阳明病相互矛盾的症候表现,并以小柴胡汤作为主治方,使其成为难以理解的两条原文。历代注家多以阳明少阳同病阐释症候,但对病机未做深入阐发,且针对该病机却单独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未能妥善解释。笔者认为,此二条条文病证是由少阳三焦之湿合阳明之热形成,湿热相和,湿重于热,阻滞气机,在上表现为“舌上白胎”,在中表现为“胁下硬满”“胸胁满不去”,在下表现为“大便溏”或“不大便”。小柴胡汤不仅能够和解足少阳胆表里气机之出入,也能调畅手少阳三焦上下气机之升降,从而疏利上下、通达津液。后续条文231条亦为佐证。此认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小柴胡汤和解上下之枢机使津液通达的作用,也扩展了小柴胡汤在湿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辨脉法》第21条原文,由于条文其义深长,内容繁多,故而颇令人费解,概括起来,其难点有二:一是要理解原文"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的涵义,需结合历代医家注解,了解其内涵;二是要明白文中"气噫而除"的机理,其病机并非是胃失和降,而可能是由于脾失转输而导致津液不行,大便硬结,肠道不通,肠中气机阻滞,迫使气从上出而出现嗳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版本文献、病证机制、临床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伤寒论》第176条白虎汤证,提出:该条文"里有寒"是符合医理临床的,因阳不敛藏,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运用白虎汤治疗是对证的。  相似文献   

15.
16.
《伤寒论》脉诊应用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脉诊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与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仲景学术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伤寒论>的脉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研究,归纳总结了仲景脉学的应用法则,分为凭脉辨证候、凭脉言病机、凭脉测病因、凭脉遣方药、以脉代证候、凭脉辨传变、凭脉断预后7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田瑞曼 《河南中医》2012,32(2):134-135
《伤寒论》第176条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对于本条中的“里有寒”,历代医家颇多疑惑,错讹说较多,均需改动原文来自圆其说.笔者认为若从医理认识此条,并无疑问,仲景此处之“寒”并非与“热”对应之“寒”,而是指邪气,此“寒”字正是仲景重视医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白虎汤证原文中对里有寒的理解,自古以来各位医家各执己见,对里有寒的确切含义的讨论从未停止.笔者对《伤寒论》第176条中里有寒的原文进行分析,并对其含义进行解读,使得其最符合仲景原意.通过对176条白虎汤证所载脉象、176条上下文互参、白虎汤方剂组成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研究,认为里有寒并非仲景笔误...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原文第100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现就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选读》(以下简称《选读》)对本条之释义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以就教于前辈及诸贤。一、对“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的认识。《选读》认为“脉迟为寒,浮为气虚,弱为血少,恶风寒为表证仍在,不发热而手足温是为病在太阴。此脾阳素虚,感受风寒,邪入里而表未解之证,当以温中解表为治”。笔者认为《选读》“不发热而手足温是为病在太阴”的提法欠妥。因太阴病主证并无“手足温”,就太阴病而言,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一部《伤寒论》从宋金·成无已创注,迄今踵之者已不下数十百家,但对某些条文要抉出仲景用心,阐释得既餍心切理而又符合临证实际,仍还不是件容易的事,论中第七条可为突出的一例。原文不算长,其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历来注家对本条病的概念、范围,发于阳、发于阴的具体所指,阳七日愈,阴六日愈是否符合临证实际,阳数七、阴数六作为愈病根据妥否,以至本条究竟是不是全论总纲等问题,则一向聚讼纷纭。本条的病和发于阳发于阴关于本条病的概念、范围和发于阳、发于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