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理念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理念,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4.5%明显高于研究组8.3%,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基础护理合格率97.6%、患者家属满意度98.8%均显著优于参照组86.9%、8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可控制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实现科学的优质护理。方法通过风险管理的试验方法,对常见的外周静脉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分类,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1200名,均分两组,对照组未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静脉留置输液的情况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表明,实现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常见的风险种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了较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风险发生率。保障输液的安全进行,提高老年患者的输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12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提供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5月在我院儿科输液治疗的8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渗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水平,降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提高整体输液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冲洗液/冲洗器在预防住院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00例,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100例为试验组,传统的0墘.9%氯化钠溶液封管10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的堵管情况、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平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配合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静脉留置针时间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静脉炎、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液体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儿配合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儿配合发生率、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配合发生率、家长不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可以有效的预防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率的发生,同时该冲洗器的使用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因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小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小儿科收治的10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观察两种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0%;观察组患儿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8.0%;此外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能够保证静脉输液及抢救危重患儿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良反应较少,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儿科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160例。患儿依据病历号尾数分为两组,单数者为观察组,双数者为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非计划拔管(包括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液体渗漏、静脉炎、自行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31±0.44)d,对照组的平均留置时间为(2.77±0.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2,P<0.05)。观察组患儿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静脉输液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及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5月在我院输液科就诊的婴幼儿患者50例,分对照组及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留置针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分析舒适护理及品管圈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管输液中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行外周静脉留置管输液治疗的患者40例选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共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0例,行舒适护理及品管圈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在外周静脉留置管输液中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2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及品管圈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管输液中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封管方法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疗程的影响。方法选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输液器内液体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直接封管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封管治疗。对两组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成输液疗程率、平均留置时间、堵管率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输液器内液体直接风管治疗具有简单易行,患儿无痛苦的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封管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70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85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85例患儿则采用护理管理风险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后其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进行护理可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且可有效的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7):112-114
目的探究防堵管留置针在儿童病患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12月我院需采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10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密闭式留置针,观察组患儿则采用防堵管留置针,对比两组患儿平均留置时间、留置针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留置时间为(82.4±6.5)h,对照组患儿平均留置时间为(53.5±2.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静脉炎1例,未发生脱管或堵管现象,风险事件发生率2.0%,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静脉炎1例,堵管9例,脱管2例,风险事件发生率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堵管留置针能够有效的防止堵管、脱管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有效适用于儿童病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方法 7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0例。对照组不实施护理风险管控,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控。评估护理风险类型、发生率。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后,显著降低了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堵塞、渗漏、皮下血肿、脱出、静脉炎、回血凝集等风险的发生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明确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各种风险发生频率及形成原因,认真做好宣教工作和防控措施,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在小儿个性化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诊治患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为研究组,采用常规钢针穿刺输液的为比较组,同时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出现手部肿胀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比较组,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比较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正确采用静脉留置针给予患儿输液,减少患儿输液时多次穿刺带来的不良情况,增加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4):91-94
目的分析小儿的护理与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问题,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输液的患儿共计1000例,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0例患儿采用普通穿刺的方式,观察组500例患儿则应用静脉留置针,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提供无差别的优质护理服务,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皮肤损伤、脱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外渗1例、堵管0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4例、外渗48例、堵管17例。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的临床护理与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明显地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究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儿科患儿1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为6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为67例,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82.08%,且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9.4%,两组患儿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留置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有效的降低,在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上,改善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有着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治疗组以鱼骨图为指导,选择静脉留置针置管与维护流程为基础,针对患儿的特点实施输液护理。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6 h时,治疗组的疼痛评分为(1.13±0.45)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3.19±0.54)分,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期间治疗组的皮肤红肿发生率为5.0%,异物感发生率5.0%,无导管堵塞并发症发生,对照组皮肤红肿发生率为20.00%,异物感发生率22.5%,导管堵塞发生率12.5%,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的护理干预能减少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1年内住院病房收治的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176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后1年内收治的217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相关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脱管、堵塞、回血凝聚、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静脉炎等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6.41±1.18)分高于对照组的(5.24±1.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风险,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行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100例患儿,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4例、观察组患儿5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静脉留置针护理,进行两组护理满意度、穿刺成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留置针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能够使护理满意度和穿刺成功率有效提升,并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