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腰椎小关节(facet joint or zygapophyseal joint,FJ)是整个脊柱惟一的滑膜关节,与同节段椎间盘共同构成一个功能单位-三关节复合体[1]。相较于其它大的负重关节(比如膝关节、肩关节等),国内外学者对FJ的研究较少。近些年,由于发现FJ与其它脊柱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退变、腰椎滑脱等,尤其与腰背痛的密切关系[2-8],学者们对FJ退变的研究逐渐增多。FJ退变最主要的病理过程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生、发展,笔者就  相似文献   

2.
正成人脊柱侧凸是指骨骼发育成熟的患者伴有Cobb’s角10°的脊柱畸形~([1])。成人脊柱侧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所有原因引起的脊柱畸形,根据Aebi分型~([2]),可在病因学角度将成人脊柱侧凸分为4型(表1)。I型: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通常50岁以后起病,被认为源于非对称性的椎间盘和关节突退变,进而导致脊柱节段受力失衡,常伴有侧方椎体  相似文献   

3.
正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typ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GCT)起源于腱鞘及滑囊的滑膜细胞,是一种滑膜样单个核细胞破坏样增生,其组织学特性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相同,呈浸润性生长~([1]),且复发率较高,易误诊为恶性~([2-4])。D-TGCT病因不明,常见于20~50岁女性患者,主要累及膝、踝、髋等负重关节,也有少数发生于颞下颌关节、脊柱小关节等部位的报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锁骨和喙突之间一般由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构成的喙锁韧带复合体连接~([1-2])。当锁骨锥状结节下缘和肩胛骨喙突水平部上缘同时或分别出现软骨关节面时可形成喙锁关节(coracoclavicular joint,CCJ)~([3-5])。CCJ在灵长类动物猩猩和长臂猿中常见,人类少见~([6])。Gruber~([7])于1861年通过人体解剖研究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的纤维软骨化生情况时首次发现并报道CCJ。其后国外学者通过骨骼标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经侧后路腰椎间孔逐级扩大成形术对腰椎解剖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6具人脊柱功能单位(L4-5)新鲜尸体标本,依次用外直径为7.5mm和10mm的环锯对脊柱运动节段右侧椎间孔下半部分进行扩大成形,观察不同直径环锯对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后解剖学变化.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MTS 858MiniBionix Test system,Minneapolis,MN)测量脊柱功能单位在椎间孔成形前后腰椎稳定性,包括未加载时中性区的位 置及加载10.0N.m后脊柱功能单位的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范围等指标.结果 使用外直径7.5mm的环锯对腰椎间孔进行扩大成彤时,仪切除L5上关节突腹外侧部分骨性结构,而对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及关节囊无任何破坏,腰椎稳定性无明显改变;使用外直径10mm环锯对腰椎间孔进行扩大成形后,L5上关节突腹外侧骨质被部分切除,同时上关节突尖部及部分关节面、腹侧关节囊被一并切除.腰椎侧屈稳定性明显降低.结论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幅度过大,可降低脊柱功能单位的侧屈稳定性,但无明显破坏.  相似文献   

6.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主要表现为病变关节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继发性骨质增生,可累及病变关节滑膜、关节囊和关节其它毗邻结构~([1]),涉及关节软骨的侵蚀、骨赘形成、软骨下硬化以及滑膜和关节囊的一系列生化和形态学改变的慢性迁延性疾病~([2])。骨关节炎自被发现以来,其定义一直存在争议,osteoarthritis最初由John Spender于1886年讲到类风湿关节炎的更适合名称时提出  相似文献   

7.
正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属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原发性免疫缺陷性良性肿瘤样病变~([1])。骨EG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发病率约占骨肿瘤的1%,而脊柱EG更少见~([2])。脊柱EG表现为椎体溶骨性破坏,以单发为主,少数有侵袭性,可侵及椎体附件和周围软组织;其中,胸椎EG发病率最高(54%),颈椎EG发病率最低(11%)~([3])。笔者所在医院  相似文献   

8.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关节疾病,其病变特点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软骨反应性骨质增生,目前世界发病率在5%~10%左右~([1]),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70%,80岁以上人群中约90%有OA的影像学表现~([2])。现在OA的病因还没有完全确定,性别、遗传因素、年龄、  相似文献   

9.
关节软骨是滑膜关节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对维持关节运动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种疾病和外伤造成的关节软骨退变或缺损在临床上很常见,损伤后的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关节软骨损伤通常会导致更严重的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现就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据估计,1%~3%的初次置换患者以及3%~5%的翻修患者会发生PJI ~([1-5])。根据最新文献报道,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首要原因~([6-7]),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第三或第四大原因~([7-8])。随着关节置换手术量的逐年增大,关节翻修将是未来关节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PJI的病例量也必将随之逐年上升。预计到2020年,美国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关节软骨是一种无血管、神经和淋巴腺的组织,其含有的软骨细胞数量少且缺乏干细胞~([1-2]),因此关节软骨损伤后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在接受关节镜术的患者中,60%存在软骨损伤~([3-4])。而软骨损伤后,大多数都会进展为骨关节炎~([2])。目前临床上针对软骨损伤的处理方案有以微骨折法为代表的促进修复手术和以自体软骨移植或同种  相似文献   

12.
正脊柱是恶性肿瘤常见侵犯部位,根据不同文献报道,脊柱转移瘤发生率为10%~15%,10%~20%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会发展成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1-3])。脊柱转移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打破溶骨与成骨平衡并促进肿瘤生长,形成骨质破坏恶性循环~([4-6])。背部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临床表现。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治疗以患者生活质量为中心,提倡多学科联合合作,主要包括外科开放性手术~([7-9]),微创成形术,放化疗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11年Albee和Hibbs首次报道了脊柱融合术后,腰椎融合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畸形、腰椎创伤等疾病的治疗。随着腰椎内固定的发展,腰椎融合术融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不能忽视腰椎融合术后假关节的发生。腰椎融合术后假关节发生率为5%~56%~([1-2]),发生假关节患者早期多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易被外科医师忽视。如何进行对腰椎融合术后假关节形成的准确诊断和治疗仍是难题。  相似文献   

14.
正肩峰撞击征(subcromicai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成人肩部疼痛最常见原因,常被误诊为肩周炎。以肩关节功能受限并伴疼痛为主要特征。1972年,Neer第一次提出SIS的概念,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1])。其机制包含肩峰前突骨赘的形成、关节盂唇的增生、肩峰下滑囊的增生及冈上肌肌腱的钙化等造成肩关节活动时和肱骨大结节产生碰撞,从而出现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2])。按照肩峰角及其外形(Bigliani分型),将肩峰可分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已经遭受结核疾病几千年的折磨~([1]),对于脊柱结核治疗的艰辛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抗结核药物应用前的保守或手术治疗阶段,应用药物后的保守或联合手术治疗阶段~([2])。随着对脊柱结核治疗认识的深入和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论结核发生在人体的何种部位,其本质是以抗结核药物应用为主的感染性疾病,而手术主要是来处理结核病灶破坏导致的并发症。然而,由于结核导致椎体破坏的多样性,结核病灶在影像学中表  相似文献   

16.
正术后手术区域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1])。据报道,脊柱外科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7%~16%,其主要的原因为不同的术式会产生不同的风险~([2-5])。虽然近年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手术技术以及术后管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脊柱术后SSI依然是影响患者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2])。一旦明确诊断为术后感染,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清创、抗生素治疗、闭合  相似文献   

17.
正关节软骨细胞作为一种力效应细胞,接受应力刺激并产生力学信号,调控基因表达以及组织和细胞的生长发育~([1])。软骨细胞的力效应取决于机械负荷的多种因素,例如:频率、应变率、载荷时间关系曲线图、幅度等。一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改良TLIF)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获取新鲜小牛脊柱标本6具,制备节段不稳模型,继而重建脊柱稳定性,分别测定不稳节段在各状态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三维运动(range of motion,ROM)值。生物力学测试顺序依次为:A组(完整脊柱)、B组(模拟节段不稳)、C组(模拟内镜辅助改良TLIF椎间单枚cage置入)、D组(单枚cage置入联合双侧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E组(单枚cage置入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F组(单枚cage置入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结果与A组比较,B组三维运动ROM值均有明显增加(P0.05),C组后伸时ROM值明显减小(P0.05)、前屈时ROM值明显增加(P0.05),D、E、F组三维运动ROM值均明显减小(P0.05)。与F组比较,A、B、C组三维运动ROM值均明显增加(P0.05),D组在前屈及左/右旋转运动时ROM值明显增加(P0.05),其它运动时ROM值没有明显改变(P0.05),E组在前屈及右侧弯运动时ROM值明显增加(P0.05),其它运动时ROM值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内镜辅助改良TLIF术式可有效重建失稳脊椎的稳定性,可用于单节段不稳的治疗。单枚斜向cage联合双侧关节突关节螺钉或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均可达到融合所需生物力学要求,且具有较为理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正1743年,Hunter提出了他的经典论断:"滑膜关节的软骨一旦破坏,就不能再得到修复"~([1])。关节软骨缺乏修复能力缘于其无血管、淋巴和神经分布,伤后没有炎症反应和再生现象。虽然损伤累及软骨下骨时也可以产生炎症反应,并出现部分组织修复现象。但新生的软骨组织主要是由I型胶原组成的纤维软骨,缺乏透明软骨的生物和机械特性,不能正常发挥关节软骨的作用。Hunter的观点历经200余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直到近30年,自然科学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了用  相似文献   

20.
正胫骨干骨折的发病率是16.9/100 000~([1]),多由高能量损伤(如车祸伤等)引起,胫骨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发生率占所有胫骨骨折的2%~12%~([2])。因损伤机制不同,胫骨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分为肥大型、营养不良型、萎缩型、感染型及滑膜假关节形成等~([3-5])。针对不同类型骨不愈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骨不连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和方法,但首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