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脏是合成或产生许多凝血物质的场所,除合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产生多种凝血因子外,还储存铁、铜、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因素,间接参与造血。严重肝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异常。本通过检测85例肝硬化患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观察这4项指标与其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其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公认 ,血小板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与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关系较为密切。血小板的异常变化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 ,而且对缺血后梗死范围的扩展和疾病的预后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往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血小板聚集、释放等功能方面的变化及其在心肌缺血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 [1 ] 。近年来许多学者观察到 AMI时血小板不仅发生了质变 ,而且发生了量变 [2 ]。本文观察了 5 0例 AMI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AMI组 ,5 0例住院患者 ,男 3 4例 ,…  相似文献   

3.
肝脏是合成或产生许多凝血物质的场所,除合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产生多种凝血因子外,还储存铁、铜、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因素,间接参与造血.严重肝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异常.本文通过检测85例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观察这4项指标与其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其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丹丹  王晶  王丽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345+347-345,34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心内科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574例(A组)和正常对照568例(B组).用日本东亚Sysmex21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MPV、PDW、P-LCR.结果 A组与B组比较,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MPV、PDW、P-LC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血小板体积变化与活化过程有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飞  刘柱  杨修明  柏立山 《安徽医药》2020,41(2):173-175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PLT、PDW、MPV与急性阑尾炎(AA)病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术的116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PLT、PDW、MPV检查,术后均将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41例)与复杂性阑尾炎组(75例),评估PLT、PDW、MPV与AA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组患者PDW为(13.37±3.00)%、MPV为(11.42±1.27)fL、PLT为(220.96±58.79)×109/L,与复杂性阑尾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MPV、PDW均呈负相关(r=-0.499,P=0.000;r=-0.464,P=0.000),MPV和PDW则呈正相关(r=0.933,P=0.000)。结论 PLT、PDW、MPV与AA病理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可作为AA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6.
郑方  罗吉祥  赵立新 《贵州医药》2007,31(11):1012-1013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许多功能异常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近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急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和统计住院的6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PLT、PDW、MPV、P-LCR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病情越重、梗塞面积越大则差异越明显。结论 PDW、MPV、P-LCR等,可作为临床上估计病情和梗塞面积的一项指标,对预防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LT的变化则可提示急性脑梗塞的病程。  相似文献   

8.
王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87-1188
对近年来住我院的10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以下简称肺炎)进行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时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Couher公司GEN S sysLem2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55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的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急性期时患者PLT、PCT明显减少(P〈0.05),MPV、PDW明显增加(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小板4项参数对脑梗死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1)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了解他们对ACS患者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2)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ACS患者易损斑块是否相关。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该院心内科因胸闷/胸痛住院患者209例,根据冠脉造影、肌钙蛋白检查及临床症状分三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29例,ACS患者136例,正常对照组44例。在该院检验科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量检测血常规(包括MPV、PDW及RDW);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1) ACS组PDW 较SAP组PDW显著升高(P<0.000 1)。SAP组与对照组PDW之间无显著差异;(2) ACS组MPV较SAP组MPV显著升高(P<0.000 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3)三组间RDW-CV无显著性差异;(4)ACS组RDW-SD较SAP组RDW-SD显著升高(P=0.0156);其余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提示PDW与ACS之间具有独立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ACS组患者PDW、MPV较SAP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DW可能是反映ACS易损斑块不稳定的一个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参数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将129例冠心病患者分成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 n =43)、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n =41)、急性心肌梗死组( n =45),并将43例因“胸痛”入院但已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疾病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血细胞比容(HCT)、平均血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心肌酶谱[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多因素分析三种参数心在肌梗死并发症与非并发症的作用。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MCV、MCHC、RDW、PLT、PCT、PDW、MPV、AST、LDH、CK-MB、cTnT、cTn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后HCT呈下降趋势(P<0.05),MCV、MCH持续升高(P<0.05),MCHC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在≤1 d增高,在1~7 d内持续增高并达到峰值(P<0.05),7~30 d内逐渐减低,但幅度较小(P>0.05)。 PLT、PCT均呈下降的趋势,MPV和PDW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中各项目的AUC分别为MCV 0.691,MCH 0.686,MCHC 0.763, RDW 0.892, PLT 0.652,PCT 0.685.MPV 0.852, PDW 0.796。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参数和心肌酶谱均可影响发生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结论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参数对诊断心肌梗死密切相关,可应用于预测评估冠心病患者患病概率和心肌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心血管类疾病,血常规是临床常用检测方法,本文就血常规常用指标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脑梗死CISS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天津市北辰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住院患者200例作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血小板参数,将脑梗死患者进行CISS分型,并进行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脑梗死CISS分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数值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患者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大血小板数目(P-LCC)数值较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116例、心源性卒中(CS)28例、穿支动脉疾病(PAD)56例。PLT、PDW、MPV与CISS分型呈正相关,并且PDW、MPV的相关性显著。PCT、P-LCR、P-LCC与CISS分型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P-LCR、P-LCC需要综合更多的临床和患者因素来考虑。结论血小板参数作为一种简单的、临床易获得的血栓形成的血液标记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初步作为脑梗死病情预估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成分与男性冠状动脉慢血流( SCF)的关系。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经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男性患者199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分为SCF组151例,正常对照组48例,比较2组临床变量。结果2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史和冠脉轻度狭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SCF组年龄较低,而高脂血症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血液细胞成分比较发现SCF组白细胞计数[6.70(5.62,7.94),6.12(5.38,6.65)]、血红蛋白[150(142,157),145(137,151)]和红细胞压积[43.2(40.74,5.0),42.2(40.4,44.2)]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高脂血症( P =0.014,OR 2.385,95%CI 1.197~4.753)和血红蛋白( P =0.030,OR 1.034,95%CI 1.003~1.066)是SC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脂血症和血红蛋白是男性冠状动脉SCF的临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沈正军 《安徽医药》2016,20(9):1709-1711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1,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宽度情况。研究组患者根据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不同分为红细胞宽度增加组和正常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外周血红细胞宽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P<0.05);血红蛋白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组(均P<0.05),病死率比较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存在密切联系,红细胞分布宽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697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53例和非冠心病组24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RDW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值与冠心病独立相关;以冠脉病变支数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进行RDW值比较,发现随着病变支数增加,RDW值逐渐升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DW值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RDW值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β=0?.282, P =0.000)。结论 RDW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DW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 对确诊的110例AMI患者(治疗组),于人院第5-10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并与10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术前1天和术后1天的标准十八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随访发病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CI前,QTd明显延长;发病30天内,MACE发生率增加(P<0.05).经PCI治疗,AMI患者较术前QTd缩短(P<0.05).AMI患者中,MACE发生组与未发生MACE组相比,术后较术前QTd降低幅度较小(P<0.05).结论 AMI患者QTd明显高于正常人,成功的PCI,能显著减小AMI患者QTd; QTd及其变化程度,可作为评价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侧支循环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术(PCI)后左室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AMI患者29例行急诊PCI,术中应用冠脉内压力导丝测定冠状动脉内压力,计算压力源性的侧支血流分数(PDCF).依据冠脉侧支血流是否充盈,以0.24为PDCF截值将样本分为两组,术后采用Simpson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ESV、EDV),并计算相关的容积指数(ESVI、EDVI)。结果两组患者的PDCF均与PCI术后30d时的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9,P〈0.01)。结论冠脉内压力源性的PDCF可预测AMI时左室功能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