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对照组内服西比灵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70.0%,两组比较,P〈0.05。结论: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孙淑英 《四川中医》2007,25(7):71-71
目的:寻求治疗偏头痛良方。方法:临床运用通络祛风法治疗偏头痛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5%,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通络祛风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焱民 《中医研究》2008,21(8):31-31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作与风、火、痰、瘀四者相关,治疗多从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清火化痰着手,临床疗效确切。2003—2006年,笔者采用自拟平肝活血汤治疗该病67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范畴,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骤,病势剧烈,易反复发作。笔者自2006年以来运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功效的祛风活血定痛汤治疗偏头痛患者60例,同时与头痛宁胶囊组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患者,符合第四版《神经病学》[1]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经神经系统及CT、MRI等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风散寒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予祛风散寒通络功用的汤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氟桂利嗪胶囊,若痛剧则予加用麦角碱或二氢麦角碱.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头痛积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积分显著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结论:祛风散寒通络法具有良好的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三叉神经痛采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8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4)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34)应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低于观察组的94.1%,差异明显(P0.05)。结论: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峰 《陕西中医》2006,27(3):281-283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取偏头痛患者67例作为治疗组,予祛风通络法组方(川芎、藁本、白芷、柴胡、白芍、菊花、蔓荆子、细辛)治疗;另取同期偏头痛患者5l例作为对照组,予镇脑宁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5,P<0.05。,祛风通络方药减轻疼痛强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通络法能明显缓解头痛,改善脑血流异常。  相似文献   

8.
王琰 《河南中医》2013,33(6):921-922
目的:观察平肝祛风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口服平肝祛风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3%,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祛风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理虚方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入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2例予理虚祛风通络方、西药组28例予西比灵。治疗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药组头痛次数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对头痛强度的改善与西药组相仿(P>0.0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中药组治疗显效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理虚祛风通络方治疗无先兆偏头痛优于西药西比灵常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功营  李小兵 《新中医》2006,38(8):72-73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通络活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应用祛风通络活血汤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口服西比灵、谷维素、维生素B.治疗。结果:近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6月~2年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30.8%,对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络活血汤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西比灵,并具有疗效稳定、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祛风活血汤治疗偏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伟彬 《陕西中医》2009,30(7):833-834
目的:观察平肝祛风,活血除痹类中药配伍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祛风活血汤(天麻、钩藤、川芎、白芷、地龙干、赤芍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4.29%,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活血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明显,有祛风活血,涤痰通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徐辉 《陕西中医》2006,27(12):1513-1514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川芎定痛汤(川芎、钩藤、白芷、地龙、天麻、白蒺藜等)治疗本病40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总有效率92.5%。结论:本方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通络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 4 2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通络止痛汤治疗 ,并与西药尼莫地平治疗 39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8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1 5 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通络止痛汤具有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的作用 ,确有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有关经颅多普勒(TCD)研究认为偏头痛发作期间歇期存在广泛的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1].笔者自1996年以来,运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效的头痛定胶囊治疗偏头痛30例,与正天丸随机对照,观察头痛定胶囊、正天丸对头痛发作次数、程度、疼痛发作时间、痊愈率及总有效率、TC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中医常从祛风通络、疏肝平肝、化痰开窍、活血化瘀等治法入手,常用方剂如川芎茶调散、柴胡舒肝散、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随着对该病的深入了解及在实验、临床治疗中的探索,发掘出成方验方、中成药、针刺新法、埋线、放血、穴位注射、颅骶疗法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及新的理论,均可达到不同程度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中医内治法辑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研究,主要从肝胆、从风、从瘀、从痰湿、从虚、从经络、从营卫、从神,结合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灵活立法,随证加减用药.治法以调理肝胆、祛风止痛、活血化瘀、化痰降浊、补虚通络、通经活络、调畅情志、养血定神等为主.进一步挖掘古方、经方、验方、偏方,如桂枝汤、承气汤、酸枣仁汤等,均为偏头痛治疗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历代医家临床应用虫类药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总结并结合现代药理毒理研究,对虫类药治疗偏头痛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虫类药的祛风化痰、逐瘀通络、轻灵走窜的特性及祛邪不伤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柴胡川芎细辛汤治疗偏头痛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运硕 《陕西中医》2008,29(7):829-829
目的:观察疏肝祛风、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柴胡川芎细辛汤(柴胡、川芎、细辛、当归、羌活、白芷、白芍等。)治疗偏头痛100例。结果:治愈62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柴胡川芎细辛汤治疗偏头痛能疏散并用,辛凉并施。  相似文献   

19.
镇偏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轲  崔晓军 《陕西中医》2005,26(7):651-65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养血通窍,通络止痛类中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采用自拟镇偏汤(川芎、当归、细辛、全蝎、白芍、木瓜、桃仁、红花)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偏头痛50例。结果:总有效率92%。提示:本方具有活血化瘀,养血通窍,通络止痛之功,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0.
头痛定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偏头痛是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发作性头痛。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效的头痛定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30例,与正天丸对照,疗效显著,并经动物实验研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观察1 1 一般资料1 1 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系门诊患者、采用病、证结合双重诊断标准,偏头痛参照国际头痛协会(HIS)于1988年制定的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1] ,血瘀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