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106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48例,接受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患者58例.比较两种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花费、恢复工作时间及返岗率、并发症、二次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腰椎曲度(Cobb角)、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变化.结果 PTED组及MSLD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花费、恢复工作时间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及返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和MSLD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3/48)和20.7%(12/58),PTED组少于MSLD组(P<0.01).3例患者行PTED失败或术后复发,择期行MSLD后症状缓解.PTED组和MSLD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6.7个月和17.3个月,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MSLD组术后3个月内腰痛VAS评分均高于PTED组.PTED组和MSLD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1.4%和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患者术前、术后腰椎曲度无明显变化(P>0.05);MSLD组患者术后腰椎曲度较术前减小(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腰椎失稳.结论 PTED与MS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PT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特点,对患者腰椎稳定性影响较小,是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自 2014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68 例,其中男99 例,女 69 例;平均年龄 (42.51±14.83) 岁。术前对患者的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吸烟史、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等进行采集,术后对其复发状况进行随访观察,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 6 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来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 168 例中,术后复发 17 例,复发率 10.12%。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之间,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 24 (HR=5.11,95% CI:1.17~22.37),糖尿病 (HR=2.91,95% CI:1.08~7.84) 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 (postoperative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PRLDH) 的危险因素,腰椎间盘脱出 (HR=0.31,95% CI:0.10~0.95) 是 PRLDH 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 (HR=2.86,95% CI:1.03~7.99),高 BMI (HR=4.51,95% CI:1.02~19.90),糖尿病 (HR=3.06,95% CI:1.13~8.28) 是 PRLDH 的危险因素,而腰椎间盘脱出 (HR=0.32,95% CI:0.10~0.98) 是 PRLDH 保护因素。结论吸烟、高 BMI、糖尿病是 PRLDH 发生的危险因素,腰椎间盘脱出是 PRLDH 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大类。近些年来,微创脊柱外科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进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疗效。其中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技术是目前创伤最小的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式。经皮内镜技术通过带工作通道的硬杆状内窥镜在生理盐水持续灌洗下进行,可在直视下对病变椎间盘进行操作,因其操作全程在内窥镜下完成,故又称为全内镜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后入路经椎板间入路治疗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岁。2名骨科医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MRI影像独立进行分析,确认腰椎间盘椎管侵占率50%者,评估为巨大腰椎间盘突出,行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进行MRI或者CT复查,和术前影像进行对比观察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1天、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3个月进行Mac Nab评分,评价经椎板间入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每个节段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 m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MRI或CT显示突出椎间盘髓核被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未再受压。术后1天、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9±1.0)分、(1.8±1.4)分,均较术前(6.5±2.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按照Mac Nab标准评定,优64例,良3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1%。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很好地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 PTED)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探讨PTED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确诊为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试验组)和常规椎板开窗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局部麻醉、G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TESSYS穿刺技术,内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进行神经根的减压和松解。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单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后随访13~29个月,平均19个月,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JOA评分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PTED组平均手术切口(0.7±0.2)cm,手术出血量(7.2±2.1)ml,手术时间(73.7±11.2)min,术后卧床时间(13.1±5.2)h,术后住院时间(3.5±0.7)天。FD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3.2±0.4)cm,手术出血量(47.5±11.3)ml,手术时间(52.4±8.5)min,术后卧床(98.7±19.6)h,术后住院时间(13.4±2.3)天。两组病例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两组术后1年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FD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PTED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PTED近期疗效与FD相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间盘摘除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 治疗青壮年与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的疗效差异。方法 2017 年 5~10 月我院采用 PELD 治疗 116 例 LDH 患者,按年龄段将患者分为青壮年组 (A 组,55 例) 和中老年组 (B 组,61 例),于术前和术后 3 个月、1 年及 2 年时随访分析患者疗效及复发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改进后 MacNab 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间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术前与术后 3 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 年 A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1.35±0.67、1.35±0.80 和 11.62±2.73,术后 1 年 B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2.05±0.85、2.39±0.69 和 13.41±3.12,术后 2 年 A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1.24±0.64、1.25±0.93 和 10.54±2.79,术后 2 年 B 组腰、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分别为 2.59±1.02、2.54±0.86 和 14.02±3.71。术后 1 年及 2 年随访时 A 组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 两组复发率分别为 1.82% (1 / 55) 和 9.84% (6 / 6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改进后 MacNab 标准 A、B 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 96.36%、90.16%。结论 PELD 治疗青壮年 LDH 疗效显著,应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中老年 LDH 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可避免开放手术的弊端及全身麻醉等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3月,对16例确诊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直视下气化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减压和松解受累神经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分,末次随访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出血量20~180ml,平均40ml;随访2-12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按照Macnab标准评定,本组优12例,良2例,可2例.结论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与显微镜辅助下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近期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采用TESSYS下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神经根松解和减压术(TESSYS组)和显微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及间盘内减压术(显微镜组)治疗1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03例,女86例,年龄26~82岁,平均52.1岁;中央型42例,旁正中型85例,外侧型14例,极外侧型5例,椎间孔型43例;TESSYS组120例,显微镜组69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周、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TESSYS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85±15)min,平均卧床时间(8±2)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1.2)天;显微镜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23±14)min,平均卧床时间(2.3±0.5)天,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1.5)天。172例(91.0%)获得随访,TESSYS组109例(90.8%),显微镜手术组63例(91.3%)。随访6~10个月,平均7.5个月。TESSYS组术前VAS评分(8.9±1.8)分,术后3周(1.8±0.5)分,术后3个月(1.0±0.3)分,术后6个月(0.8±0.2)分;显微镜组术前VAS评分(8.5±2.2)分,术后3周(1.4±0.3)分,术后3个月(1.1±0.4)分,术后6个月(0.6±0.2)分。两组在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术前、术后3周、3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 Nab标准,术后6个月时随访TESSYS组优良率84.4%,显微镜手术组88.9%。两组均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与显微镜手术相比,经TESSYS技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间孔狭窄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在外侧及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伴椎间孔狭窄患者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比较分析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3-18岁。记录患者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Oswestry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Nakai分级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7个月(13~26个月)。术后随访患者ODI、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Nakai分级:优17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92%。结论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中央型和旁中央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采用侧路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手术策略。方法 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患者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14~65岁,平均39.2岁。手术涉及T_(12)~L_1节段2例(2.4%),L_(1~2)节段1例(1.2%)、L_(3~4)节段7例(8.5%)、L_(4~5)节段52例(63.4%)、L_5~S_1节段20例(24.3%)。术前、术后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肢)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PTED术中因疼痛和显露困难转可动式椎间盘镜手术2例,发生出口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20.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7.88±1.20)分下降至(0.70±0.83)分,ODI由术前(46.00±11.71)分下降至(4.80±5.9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疗效评定优36例、良39例、可7例,优良率91.46%(75/82)。结论 PETD适用于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患者,良好的疗效说明其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手术不必追求完全切除骨化物,应围绕着"神经充分减压"这个中心目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6例,分别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I组,28例)和传统开窗手术(II组,28例)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天、3个月、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MacNab改良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骨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疗效明显,术后1天、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分别为(3.52±0.23,2.99±0.11,3.15±0.19;4.02±0.23,3.48±0.13,3.03±0.04),较术前(7.36±0.29;7.29±0.28)均有明显改善;ODI指数分别从术前(70.18±1.63;69.82±1.31)降至(34.24±1.39,32.84±1.38,33.33±1.40;36.51±1.39,33.50±1.50,32.48±2.87),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P=0.80)。术后6个月,依据MacNab标准,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92.9%,P=0.62)。I组在术中出血量、切除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II组(P<0.001);手术时间I组长于II组(52.93±6.66分:41.79±7.85分,P<0.001)。术后并发症,I组2例下肢麻木,1例硬膜破裂;II组1例下肢麻木,4例经保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永久性神经损害或症状加重。结论与传统开窗手术相比,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相同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及住院康复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治疗向上重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治疗向上重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通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手术疗效,术后12个月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手术优良率。结果 21例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时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入路治疗向上重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经皮椎弓峡部成形、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isthm us foram inoplasty and full-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IF-FELD)治疗头侧超高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very highly up-migrat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VHUM-LDH)的技术细节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6例VHUM-LDH患者接受PIF-FELD手术治疗。术后2天及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脱出物摘除及神经减压的彻底性。随访患者术后2天、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的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2年随访时评估MacNab评分及神经根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更改手术方式发生。术中发现脱出物为一整块游离者5例,其余11例均为多块游离型。术中无硬膜撕裂、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无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根功能损伤加重、椎间盘突出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复查腰椎MRI均显示脱出物摘除完全、神经减压充分。术后患者腰痛VAS、腿痛VAS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2年随访时,受累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及肌力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但腱反射功能无明显恢复(P0.05)。术后2年随访时,MacNab评分包括优6例,良9例,可1例。结论 PIF-FELD是治疗VHUM-LDH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9.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PELD ) technique provides high-quality images and clear spine anatomical structure to help surgeons analyze the pathological reason of pain in patien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ELD technique should be recommended except for some special cases. For a good surge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technique, he should not on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new techniqu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but also the proper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to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In the choosing of PELD or MED technique, every surgeon should make decision based on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condi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s in the hospital.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of PELD are postoperative intervertebral infection, nerve root injury, dural tear, spinal bleeding and scar adhesions. Although these complications may occur in any spinal surgery, but the occurrence rate of these complications in PELD is the lowest comparing with other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0.
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er 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已为骨科医师普遍接受.但其术后优良率仅为70%~80%.远低于传统椎管开放手术。如何提高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关注的话题。本院1996年10月至2003年10月行APLD35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