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NICU符合PICC置管指征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置管过程中使用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联合心电监护仪运用盐水柱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尖端,根据监护心电Ⅱ导联特异性P波确定导管最佳位置,固定后X线摄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即置管护士根据经验及采用体表测量法估计置管长度,置管完毕固定后X线摄片确定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儿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 0.05);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使用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联合心电监护仪运用盐水柱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新生儿PICC尖端能提高置管的一次性到位率,同时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张冬梅  徐华英 《黑龙江医药》2021,34(6):1285-1287
目的:探究心电监护仪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149例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选择术后X线定位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64例患儿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选择心电监护仪+术后X线定位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85例患儿为实验组,分析两种定位方式对两组患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的78.13%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相比,实验组的95.29%更高(P<0.05);与对照组的PICC置管时间相比,实验组用时更少(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还可以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的方法~([1]),通常是X线检查来确定其位置,被认为是PICC尖端定位的金标准~([2])。现我科有一例患者例外,在行PICC置管结束后,操作过程顺利,行导管尖端X线定位位于动脉,因为认定X线定位PICC尖端位置正确,而行拨管,换另一侧重复置管。而再次置管时遇到同样的结果,后通过护理操作实践、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正确判断,没有再次拨管而成功进行了全程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电图定位技术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最佳位置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PICC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利用X线定位法穿刺定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电图定位法定位。对比两组患者尖端位置、导管尖端到位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尖端最佳位置占比83%高于对照组的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尖端到位率97%明显高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患者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感染及导管滑脱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为(108.66±11.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65±1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电图定位技术可精确PICC尖端位置,整体把握导管放置程序,方便对位置进行调整。此外,穿刺点还可避免发生渗血等并发症,同时置管过程不需要患者配合体位,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心电图定位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没有辐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在血液肿瘤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自愿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110例,观察组55例,采用新型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置管;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穿刺法置管。观察组导管尖端位置和方向的确定依据ECGⅡ导联P波的变化,记录置管到位率及长度。两组导管固定后均行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导管尖端位置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导管异位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的准确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应用于血液肿瘤患儿置管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其应用受到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针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许多研究发现导管尖端位置至关重要,而导管异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观察腔内心电图的波形变化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准确定位的效果。通过监测PICC尖端位置,可有效地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EKG用于辅助PICC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可作为X线胸片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SVC)的一条静脉治疗通道。心电图(ECG)定位技术是以PICC导管内导丝为电极,通过监测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心电图 P 波变化来判断导管尖端位置,使导管置入长度个体化[1]。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科为31例肿瘤患者运用心电监护仪的心电图定位技术置入PICC,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体位改变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需置入PICC导管的70例病人,在X线透视下置管,置管过程中观察当病人由置管体位即平卧手臂外展90°(体位1)转变成平卧手臂内收于躯体侧(体位2)、由体位1转变成体位3(病人直立手臂内收于躯体侧)时导管尖端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探讨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等自变量对尖端移动总幅度的影响。结果 体位1到体位2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1.59±0.58)cm,体位1到体位3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3.02±0.87)cm。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对导管移动幅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改变是导管尖端位移的重要影响因素。PICC最初尖端位置的确定、置管后X线定位报告、带管病人的健康教育都应将此因素考虑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脐静脉置管尖端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医院新生儿科实施脐静脉置管的120例早产儿,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后,行床旁胸腹部X线摄片确定导管尖端的具体位置,干预组利用生理盐水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脐静脉置管后导管的尖端位置。比较两组导管末端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因导管置入过深或异位而需调整导管位置和需要复查X线片的早产儿比例,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送管困难率,统计两组的置管时间与穿刺处出血量。结果 干预组导管尖端位置精准率、下腔静脉1次到位率高于对照组,而尖端位置过深率、异位率低于对照组(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穿刺5 min后NIPS评分及送管困难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早产儿实施脐静脉置管时,利用生理盐水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导管尖端的准确率极高,能够在置管过程中精准调...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科中被引入治疗,且取得一定的疗效~([1])。该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新生儿多次穿刺置管、固定导管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能为新生儿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2])。在临床上新生儿行PICC后需进行摄胸部X线片,来判断PICC的吊管尖端位置是否到位,若发现位置不正常,则需要建立无菌区重新进行调整,该种操作方法比较复杂,且患儿易发生感染~([3])。本次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上腔静脉PICC尖端留置与早产儿身长、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0月在本院NICU留置PICC的早产儿55例,记录X线胸片上PICC尖端位置,导管尖端位置变化经椎体定位获得。计算第一次X线胸片拍摄及最后一次X线胸片拍摄定位时的身长体重增长率。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身长、体重增长与留置上腔静脉PICC尖端位置。结果 PICC置管留置时间为(26.00±20.00)(26.00±20.00)d。早产儿体重增长率为(61.12±20.72)%、身长增长率为(17.01±9.33)%。体重增长率与PICC尖端移位变化以-0.5椎体进行移动。身长增长率和PICC尖端移位无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均未发生感染和机械性静脉炎。结论 早产儿PICC尖端最佳位置是上腔静脉,且体重增长与其位置具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静脉给药途径,具有保护患者静脉,减少患者痛苦的特点~([1])。PICC置管后需进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如果没有穿刺到位,需再次调位,会增加感染、血栓的风险。后来又进一步采用腔内心电图进行PICC尖端定位的方法,具有安全简单、易获得、低成本的特点。目前大多使用专用心电连接转换器,虽然有较好PICC尖端定位效果,但其价格不菲,影响了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技术的使用和发展~([2])。近年来有人开展了自制简易心电连接器用于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的研究~([3]),但存在需自制,且需反复消毒的不足。为克服这些不足,我们探索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专科小组全程管理对于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乳腺癌行周期化疗患者12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对照组患者由本院具有PICC资质专科护理人员操作,置管后管理由护理单元所属人员完成。研究组患者由PICC护理专科小组完成置管,置管后日常管理由PICC护理小组全程监督、指导、执行、评价、改进,完成PDCA管理循环。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分别与置管前、后,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免疫荧光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培训、全程跟踪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可以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临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加强置管后各种规范管理,显著减少患者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有助于提示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以及血栓形成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生儿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结新生儿PICC置管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新生儿进行置管护理,观察护理过程新生儿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PICC置管新生儿进行有效的置管护理,3例患儿发生静脉炎,2例患儿发生导管堵塞,1例患儿发生导管脱出,无死亡患儿。讨论新生儿PICC直观护理相较于成人来说更加严格,做好新生儿PICC置管护理,可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EKG)辅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行PICC置管患者中选取259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EKG辅助下进行PICC尖端定位,用PICC自带支撑导丝替代RA体表电极,利用生理盐水的导电性,以上腔静脉外心电图、上腔静脉入口始至进入右心房,每次送管或退管1cm,作为观察心电图变化的位点,获取心电图P波的渐进式变化,置管成功后立即行X线胸片定位;归类总结P波出现的各种形态,并通过X线胸片评价PICC尖端到达上腔静脉较佳位置(T5~8)的比率;统计P波出现不同变化时的导管置入长度;对体外测量PICC长度与最佳置入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胸片显示,PICC尖端到达上腔静脉较佳位置的比率为100%。P波形态共出现四种变化,P波变高,再变矮无双向10例,占3.86%;P波逐渐变高,有双向(先高后低或先低后高形),再逐渐变矮(典型)202例,占77.99%;P波逐渐变高,有双峰(M形),无双向,再逐渐变矮(非典型)4例,占1.54%;P波逐渐变高,有切迹,无双向,再逐渐变矮(非典型)4例,占1.54%;18例由于各种原因心电图显示干扰波,无法清晰判断,7例中途退出定位。当导管置入长度不同时,P波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体外测量PICC长度与最佳置入长度呈正相关(r=0.918,P 0.01)。结论EKG辅助PICC尖端定位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可通过P波的形态和振幅变化,判断PICC尖端是否进入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e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异位后实时处置引导正位的作用及出现血栓等并发症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外周静脉血管行导管置入术的122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在X线发现有导管异位后立即在彩超引导下行位置调整及再固定,并对实施PICC导管置管后的肿瘤化疗患者或化疗结束即将拔管的肿瘤患者行外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122例中,X线发现有18例导管置入发生异位,均在彩超引导下一次调整成功;并经彩超检查发现有10例外周血管发生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对肿瘤化疗患者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导管尖端异位准确复位,并对置管后出现的血栓等并发症准确判断,为临床处置提供及时协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肘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引导下在肘上PICC置管92例(观察组),对比传统肘部或肘下PICC盲穿96例(对照组)穿刺成功率、舒适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颈内静脉异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后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解决了盲穿PICC的弊端,降低了颈内静脉异位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PICC尖端位置的正确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振幅在婴幼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住院或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维护的患儿100例,经超声成功置管后行腔内心电图定位并通过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按照结果分为A组(理想位置)、B组(位置过深)和C组(位置过浅)。观察患儿特征性P波振幅变化情况并将其与QRS波振幅比值(P/R振幅)分为5个区间段,探讨导管尖端处于3个位置分别对应的区间段,并分析腔内心电图的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等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结果 经定位,A组89例(89.00%)、B组6例(6.00%)、C组5例(5.00%),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振幅≤30%区间段除与≥60%区间段(P>0.05)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振幅31%~40%、41%~50%、51%~60%与>60%区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心电图技术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90.91%、97.75%、97.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结论 腔内...  相似文献   

19.
黄记裕 《江西医药》2021,56(4):543-545
目的 分析和研究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与X线定位的优劣区别.方法 以2018年7月-2020年6月为本次研究工作的起止时间,选取于我科住院并符合脐静脉置管指征的新生儿共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6例)及对照组(n=26例).研究组采用床旁超声实时定位引导脐静脉置管末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脐静脉置管后X线定位调整的方法,观察及对比2组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9.2%,导管留置时间10.88±1.07d显著长于对照组8.54±0.81d,并发症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30.8%(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脐静脉置管相比于传统方式的脐静脉置管可以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黄记裕 《江西医药》2021,56(4):543-545
目的 分析和研究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与X线定位的优劣区别.方法 以2018年7月-2020年6月为本次研究工作的起止时间,选取于我科住院并符合脐静脉置管指征的新生儿共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6例)及对照组(n=26例).研究组采用床旁超声实时定位引导脐静脉置管末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脐静脉置管后X线定位调整的方法,观察及对比2组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9.2%,导管留置时间10.88±1.07d显著长于对照组8.54±0.81d,并发症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30.8%(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脐静脉置管相比于传统方式的脐静脉置管可以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