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5年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恢复生活自理能力5例,轻残生活需照顾者7例,重残6例,死亡4例。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内科治疗无效时,早期积极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能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臻  王德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79-180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9例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根据入院的时间分为早期12h内和晚期12h后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其中,动脉血栓性脑梗死13例,脑栓塞3例,外伤性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性1例。结果:手术治疗19例中,死亡5例,早期手术10例中死亡1例,晚期手术9例中死亡4例,随访6个月~2年,恢复良好4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2例。结论: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能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对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去骨瓣减压治疗与保守药物治疗,并作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每组患者各为30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存活患者的康复情况;分析手术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窗、术前脑组织中线移位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脑梗死区域的脑组织低密度区面积均有所减少,手术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作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但患者的年龄、手术时机、术前脑组织中线偏移情况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5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56例全部存活。半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并根据GCS进行评分,15~13分患者35例,12~9分为20例,8~5分为2例,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度改善。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方式较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如手术适应证较为合理,手术时机较为适宜时对采用保守治疗无效的且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我院于1999~2006年间对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临床症状、体位护理、气道护理、饮食及基础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经治疗及护理后7例手术后意识清楚、偏瘫,生活能自理,8例呈植物生存状态,死亡7例.结论 通过积极抢救与高质量、全方位护理,大部分危重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文坡  张松林  郭峰 《河北医药》2009,31(9):1091-1092
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8例,均采用手术去除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指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的完全进行性卒中,患者表现为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对侧的凝视麻痹,可有头痛和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病情进行性加重,且患者多在情绪激动和活动时发病,意识丧失伴呕吐、肢体抽搐及瞳孔改变,其临床表现酷似脑出血,与普通腔隙性脑梗死安静状态下起病,病程缓慢进展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此病的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10年~2013年我院进行的26例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护理经验,包括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位护理、气道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等。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26例患者中22例患者存活,2例术后5 d内死亡,2例自动出院,回访均于1周内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死通过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重庆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4):40-42,46
目的 研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6年5月--2019年10月3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发病至手术时长、是否行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术前脑疝情况、凝血功能对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出血的影响.结果 38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52-154
目的探究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共75例,按照去骨瓣减压治疗不同时机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对照组接受择期去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接受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GOS评分与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13.2%,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34.2%,(x2=4.9642,P0.05)。观察组GOS平均评分为(3.26±0.67),明显高于对照组(2.36±1.03)(t=-4.4729,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平均分为(65.36±12.46),明显高于对照组(43.26±13.46)(t=-7.3740,P0.05)。结论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术后患者死亡率,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58例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52例存活,6例死亡.52例存活者中38例随访6个月,智能均接近正常.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1.2±4.4)分,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1.2±11.3)分.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不仅可作为一种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而且多数存活病例恢复较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以及充分手术减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idity of 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 in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l. Methods Totally 58 patients received early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because of deterioration after infarction. Results Fifty-eight patients had transtentorinl hernia due to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among them 52 survived and 6 died. 52 survival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and they had nearly normal intelligence and 38 of them lived independently. Conclusion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can be a life-saving intervention to some of larg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i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operation timing and extensive craniectomy.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脑得康丸辅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肿胀患者减压颅骨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112例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肿胀患者,均行减压颅骨切除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手术后第2日口服(或鼻饲)脑得康丸9 g,tid,连续治疗8周。12周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以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12周后,治疗组GOS评分中恢复良好和中度残疾的患者有44例(79%),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MMSE评分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变更为显著(P<0.01)。两组给药后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肿胀患者手术后服用脑得康丸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机能和精神状态恢复方面能明显改善,且无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3.
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均  梁维邦 《江苏医药》2005,31(11):823-824
目的探讨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12例,分为超早期组(<6 h)和常规组;以弥散磁共振(DWI)为超早期手术指征,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7 d GCS评分,30 d NIHSS和3个月的Bather index(BI)评分及病死率。结果超早期组和常规组病人术后7 d GCS分别为10.65±3.03和6.71±2.96;30 d NIHSS分别为16.24±3.20和34.68±5.48;3个月BI分别为69.58±10.17和40.61±8.96;病死率分别为16.67%和33.34%。两组病人术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DWI为指征的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闫光 《医药论坛杂志》2011,(17):121-122
目的评价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1年随访,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恢复良好10例,轻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颅高压,明显改善患者愈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去骨瓣面积大小如何确定。方法 :总结分析 132例去骨瓣减压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 94 .1% (6 4 / 6 8) ,对照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 79.7% (5 1/ 6 4 ) P <0 .0 5。结论 :去骨瓣的大小要经过多项指标来判定 ,可减少去骨瓣盲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年龄对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术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60岁,48例)和对照组(<60岁,55例).对比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术前并存疾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大多并存多种疾病(x2 =11.097,24.915,14.404,均P<0.01);且其预后较好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低(x2 =9.821,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年龄对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前开颅骨瓣面积大小如何确定。方法总结分析158例重、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的临床资料,选择GCS评分、瞳孔和头颅CT为依据,分析患者骨瓣得分,为开颅骨瓣计算方法。结果本组158例患者经过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5级69例(43.67%),4级41例(25.95%),3级10例(6.33%),2级2例(1.27%),I级36例(22.78%)。结论采用颅骨瓣面积大小的计算方法安全、可行,可减少去选骨瓣盲目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NO和NOS活性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CI)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8例,均采用全麻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分别于术前1h,术后1、12、72h采集静脉血5ml各2份。分别检测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本组患者18例术后3d内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意识不同程度改善;NO含量和NOS活性术前和术后1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和72h均出现进行性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明显低于术后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减低患者的死亡率;NO和NOS参与并影响了ACI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去骨瓣减压后局部脑血供得到有效改善,NOS活性减低,合成NO减少,神经毒性减低,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9.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伟俊  钱锁开  张珑 《江西医药》2009,44(12):1159-116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009年我科87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类型与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GOS5分54例,4分21例,3分7例,2分5例;去大骨瓣术后出现并发症以脑膨出、迟发性颅内出血、硬膜下积液多见。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可能因为发生并发症而降低效果,各种类型并发症有其典型时间窗口发生,对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积极防治、正确处理能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参照GOS标准,死亡12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4例,中残3例,良好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及早做出诊断、了解发病机理和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