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升清祛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2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均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治疗基础,治疗组口服健脾升清祛浊汤,对照组口服葡醛内酯、B族维生素、维生素C,治疗期间监测转氨酶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转氨酶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升清祛浊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异常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祛痰利湿方治疗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护肝、内科对症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祛痰利湿方治疗。结果: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脂等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ro touch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祛痰利湿方治疗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化浊去瘀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NAFL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化浊去瘀方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和血脂指标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基础上,加用化浊去瘀方治疗NAFLD,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效果较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邹志红 《中医药导报》2009,15(12):25-27
目的:观察降脂化浊汤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降脂化浊汤治疗,对照组用易善复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减轻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32-2133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健脾化浊法治疗,对照组予益肝灵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健脾化浊法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2):141-143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健脾理气化浊方和西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C、TG,凝血酶PT、TBil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血清肝酶、血脂、血凝结果均明显降低(P0.05);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两组轻度AFLD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重度AFLD患者相比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方法: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健脾化浊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通过健脾化浊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疏肝健脾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我院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C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31/34),较对照组70.59%(24/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GCT、TG、TC水平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ALT、GCT、TG、T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加用疏肝健脾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5,(5):520-52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均予以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ALT、r-GT)方面优于对照组,并降低TG;两组均能提高肝/脾CT值(P=0.000、P=0.002)。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给予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彩超、肝功能、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BMI及腰围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祛湿活血方能够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重指数、腰围,改善肝功能、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时应用清肝降脂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临床治疗的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清肝降脂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B超检总有效率为85.71%(36/42),比对照组的69.05%(29/42)高,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及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等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中,应用清肝降脂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2):135-138
目的:分析健脾疏肝活血中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将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复方益肝灵片口服,治疗组予以健脾疏肝活血中药煎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以及患者肝功能、血脂及B超等变化,疗程3个月。结果: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健脾疏肝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符丹  万兴富  伍世文 《四川中医》2020,38(9):109-112
目的:观察二陈四物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hem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6月~2019年9月收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陈四物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及血清Chemerin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BMI、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hemerin、IL-1β及IL-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四物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Chemerin水平,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经典方剂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结果显示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典方剂柴胡疏肝散具有明确的降脂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肥胖症患者(BMI28)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口服,中药组患者采用祛脂保肝方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肝功能、甘油三酯)、体重、BM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西药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实验室检查、体重、BMI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肥胖症疾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肝化浊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LDL-C、ALT、AST、GGT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HDL-C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瘀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调脂方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25例采用凯西莱口服,2组均在饮食及运动基础上进行,疗程均为1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脂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肝功能及血脂情况经过治疗得到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调脂方穴位外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配合纯中药配方,达到健脾祛湿逐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泄浊化瘀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分型属于浊瘀内积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泄浊化瘀方,对照组用硫普罗宁片合壳脂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肝脏B型超声及上腹部CT,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检测肝功能与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方治疗浊瘀内积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能有效恢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19.
孙靖若  吴艾恩 《新中医》2017,49(7):55-57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脾虚湿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虚湿阻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运动和生活指导等生活方式调整,治疗组在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方。2组均以3月为1疗程,3月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肝脏B超结果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胁痛、体倦乏力、脘闷腹胀、食少纳呆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以上4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TC、TG、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超声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超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祛湿方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脾虚湿阻型NAFLD患者能够缓解脂肪肝的各种症状,减轻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肝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复肝消脂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TC、TG、HDL-C、腹部B超显像水平均有较好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肝消脂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