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10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和肢体肿胀平均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患肢疼痛水平和肿胀周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和肢体肿胀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患肢疼痛水平和肿胀周径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肢疼痛水平和肿胀周径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肢肿胀疼痛,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吴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274-275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疗法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9),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热熨乳房来缓解乳房胀痛。结果两组产妇在乳房肿胀程度、疼痛分值、乳汁排出量三方面观察者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疗法对乳房胀痛有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感觉舒适,护理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高压氧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NRCS)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84例NRC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压氧疗法+中药封包外敷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SF-36)比较,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分别为(57.63±7.41)m/s、(59.28±9.47)m/s、(55.28±7.48)m/s,高于对照组的(49.83±6.25)m/s、(50.13±8.25)m/s、(48.56±6.4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16、t2=4.721、t3=4.418,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1,P<0.05);经治疗,观察组VAS评分为(1.52±0.61)分,低于对照组(3.45±1.02)分,SF-36评分为(77.54±8.43)分,高于对照组(65.08±8.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524、t2=6.789,P<0.05).结论 联合采用中药封包外敷与高压氧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泳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29-130,137
目的 探讨早期镇痛在四肢骨折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40例四肢骨折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进行早期镇痛组)20例和观察组(早期镇痛组)20例,然后比较两组入院后不同时间VAS评分、肢体肿胀情况及干预前后血清疼痛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入院后12、48、72 h的VAS评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肢体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镇痛可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及肢体肿胀程度,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不适感均发挥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2017年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中药封包+中频脉冲电)和对照组(西医治疗)各31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中药封包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活血止痛汤联合脱水剂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对照组(30例,常规脱水治疗)和观察组(30例,活血止痛汤联合脱水剂治疗)。结果 活血止痛汤联合脱水剂治疗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常规脱水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χ2=4.952,P<0.05)。活血止痛汤联合脱水剂治疗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脱水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28.491、19.245、24.016,P<0.05)。活血止痛汤联合脱水剂治疗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VAS疼痛评分为(0.52±0.10)分,低于常规脱水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7.396,P<0.05)。活血止痛汤联合脱水剂治疗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患肢肿胀严重程度评分为(0.68±0.15)分,低于常规脱水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6.823,P<0.05)。活血止痛汤联合脱水剂治疗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急性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后SHS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SHS急性期患者中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肢体关节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伤续断汤治疗四肢骨折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患者96例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伤续断汤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疼痛消失时间、肢体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浆黏度、高切血浆黏度、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常规组的83.33%(χ2=6.008,P=0.014);研究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肢体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1);2组患者血浆黏度及高切全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1);2组患者肿胀、气滞血瘀及寒凝湿滞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1);2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命力及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的影响,促进骨折愈合.方法 选择四肢长骨骨折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第1d,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5.82±1.35)d,对照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6.69±2.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患肢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及术后7d,观察组患肢VA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四肢骨折术后患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肢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补肾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94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7)与参照组(n=47),两组分别应用补肾接骨汤治疗与常规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基本指标与治疗前后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情况。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 <0.05);且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将补肾接骨汤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8,(2):326-329
目的:评价微创钢板内固定术配合七叶皂苷钠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患者90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术后常规康复,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测得值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肿胀等症状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D-D水平测得值和VAS、肿胀的评分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结论: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患者肢体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肢体肿胀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肢体肿胀程度,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炎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住院、肢体肿胀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0级率高于对照组,Ⅱ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IB、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BC、NEU%、CRP、ESR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肿胀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及血液高凝高黏状态,促进术后康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创面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清创、取出内固定、重建骨稳定性、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服医院自拟补肾益气活血方,每日1剂,连服8周,并给予中药洗剂清洗创面和创面湿敷,每日1次,连续12周,12周后对比两组创面感染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1,P=0.048),观察组愈合率为21.88%,总有效率为8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9.09%和81.8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16个月,均未出现二次感染,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2±2.4)个月和(7.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3±2.9)个月和(10.6±3.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3,P=0.005;t=2.880,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补肾益气活血汤剂并中药洗剂湿敷能改善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创面感染疗效,显著缩短创面与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熊秀萍 《黑龙江医药》2023,(5):1213-1216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结合术后加速康复(ERAS)护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患者残留痛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21年10月—2023年2月时间段内入院诊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8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在围术期施行术后加速康复(ERAS)护理,研究组施行围术期术后加速康复(ERAS)护理结合中药封包疗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N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护理后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及术后第1天时疼痛NR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出院当天疼痛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术后第1天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出院当天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满意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满意率的80.95%(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围术期施行ERAS护理结合中药封包疗法,能显著减轻患...  相似文献   

15.
朱春桥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82-1682
在四肢骨折和软组织外伤的治疗中,患者常伴有患肢不同程度的肿胀,严重者可影响静脉回流,甚至影响患肢的血液供给,增加患者痛苦,给骨折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肢体肿胀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笔者采用中药治疗肢体骨折肿胀,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握力锻炼对尺桡骨骨折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9月收治的尺桡骨骨折患者59例,采取常规康复指导设为对照组。2018年10月~2019年6月将握力锻炼运用于尺桡骨骨折患者60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VAS评分、上肢不同位置肿胀度、并发症及患者对康复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上肢不同位置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肢不同位置肿胀度与干预前差异明显,且实验组患者的上肢不同位置肿胀度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86%,且实验组患者对康复的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尺桡骨骨折的患者采取握力锻炼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感,缩短上肢不同位置围度,减轻肢体肿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康复的满意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双氧芬酸钠口服联合头孢唑啉钠静脉注射,观察组同时加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和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在术后14和28 d骨痂密度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患侧肢体功能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具有减轻患者疼痛、肿胀、促进骨折愈合和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四肢骨折和软组织外伤的治疗中,患者常伴有患肢不同程度的肿胀,严重者可影响静脉回流,甚至影响患肢的血液供给,增加患者痛苦,给骨折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肢体肿胀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1].笔者采用中药治疗肢体骨折肿胀,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四肢骨折和软组织外伤的治疗中,患者常伴有患肢不同程度的肿胀,严重者可影响静脉回流,甚至影响患肢的血液供给,增加患者痛苦,给骨折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肢体肿胀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1].笔者采用中药治疗肢体骨折肿胀,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艳勇 《首都医药》2022,(6):121-123
目的 分析桃红接骨汤加减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段时间内收治的104例四肢骨折患者展开分组研究,一组采用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采用桃红接骨汤加减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VAS)、肿胀程度、临近关节活动度评分情况、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